原创 清朝末代太监:晚上侍奉妃子时,鞋里要放样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
迪丽瓦拉
2025-07-04 02:02:37
0

太监制度作为封建专制社会特有的产物,从春秋时期到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里一直存在于宫中。

太监,这个离皇帝以及后宫妃嫔们最近的男性身份,一直以来都是史书小说以及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角色的,后来便专指“太监”。

史书里多次记载太监专权、干预朝政,甚至颠覆国家,影视剧里的太监也大多以反派的身份出场,他们忸怩作态,阴阳怪气的形象一直被人唾弃。

那么,在皇宫之中,太监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曾经,我国最后一位太监讲述:

“在照顾妃子们的时候,鞋子里一定要藏一样东西,否则很有可能会受到惩罚”。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太监的生活。

太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说起太监制度,就必须要说一说它的成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位宗法世袭制。帝王们为了保护自己皇氏血统的纯洁性,避免服务自己的男性与后宫纠缠不清,他们必须避免祸乱伦理的事情出现。

曾经,秦始皇的母亲赵氏和没有阉割的太监嫪毐媾和,虽然没有给秦始皇戴绿帽,但是给他无中平添了弟弟妹妹,让他作为一国之君颜面尽失。

不仅如此,嫪毐还企图篡权夺位,把秦国的继承人换成自己的子女,最后落得五马分尸,断子绝孙。

因此,为了保证皇位的合法性、延续性,就必须要让这些近侍失去生殖能力,而且在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纯属是一种娱乐。

太监最早始于周代,《周礼》中对带有各种职衔的太监的人数、职掌已有明确记载。这时候的太监数量比较低,地位也极为低贱,所做的工作也就是打打杂,传递一些文书。

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完善,太监制度也在发展中,朝中的太监人数不断增加,太监的工作也领域也更加宽泛。

由于太监和皇帝朝夕相处,深得皇帝的信任,一些有能力的太监因此也会得到重用,有的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比如明朝的郑和完成了下西洋的壮举。

只是,有的则太监专政,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大太监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锐全军覆没,皇帝被俘,明朝朝代嗝屁。

明清时期的太监地位

关于太监“辉煌历史”,明清两代是最为丰富的,而在对待太监的态度上,两朝却是截然相反的。明朝是重用太监,将太监在监察以及为皇帝做私事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了内监,明朝还设立了东厂西厂等情报组织,这些组织都是由太监把控的,太监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时候到了最高点。

到了清朝康熙帝对于明朝太监专政的事深恶痛绝,称其“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可见,他对于太监是极为鄙视的。

他颁布严格制度限制太监,在数量上他规定太监数量不得超过3000人(事实上,整个清王朝都没有出现超过2000人规模的太监,和明朝数以十万计的太监规模相比小得多得多。)

这些太监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但凡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结交满汉官员、评议官吏优劣等情形,即行凌迟处死。

纵览整个封建王朝历史,清朝的太监日子是很难过的,这种日子并不是说他们的收入很低,而是因为他们的地位前所未有的低下。

其实,太监的收入不差,有品级的太监规定的俸禄就和统计的官员差不多,这还不包括他们与皇帝妃嫔们生活遇到的打赏以及相关的灰色收入。

只是,人数不多的他们,却要把所有的活儿一丝不苟地超负荷完成。更要命的是,遇到的主子如果心理变态,那么身心遭遇摧残就一定是板上钉钉事情了。

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

清宣统皇帝一朝,有一个太监叫作孙耀庭,他作为侍奉皇后婉容的近侍,可以说在太监这个岗位,干到了极致。

虽然他没有像李莲英一样,凭借慈禧太后的提拔,破格荣升而二品大员,但是孙耀庭这么一路摸爬滚打,到这个位置,也实现了他太监生涯的“职业目标”。

曾经,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自传,在1988年被改编成电影《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而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值得被关注。

孙耀庭作为婉容皇后的近侍,经常需要通宵达旦的夜里值勤,以备床榻之上的皇后不时之需。按照人的生理机制,值夜班免不了打瞌睡,但在孙耀庭的“任职”后期,晚上他一般都能做到不睡觉。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话说,在婉容皇后在失宠以后,她的性格变得乖戾,把自己的怨气全部撒到低下的奴才身上。起初,孙耀庭在侍奉皇后时会打瞌睡,这当然逃不了婉容皇后的严厉惩罚。

一开始,婉容看见孙耀庭瞌睡,会拿锥子把他刺醒。与此同时,他还会被罚俸禄,到后来就是体罚挨打。照这个情形发展,孙耀庭未来很有可能要面临杀身之祸。

惶惶不可终日的孙耀庭,被老太监刘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身为几十年太监的他,自然知道如何让自己一晚上不睡。

不过,若是正大光明地跟孙耀庭说,一旦被传到婉容皇后耳朵里,不仅会被处罚不说,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被杀头。平时,刘公公也收到孙耀庭不少帮助,所以他便悄悄地“暗示”他。

一次,刘公公私下与孙耀庭喝酒,借此机会,他便将秘诀传给了孙耀庭,原来秘诀就在鞋子里。刘公公值班时,会把一个东西放进鞋子里,这个东西便是苍耳。

众所周知,苍耳浑身都是刺钉,放在自己的鞋子里,一旦想睡觉,就会狠狠地踩脚下的苍耳,传来的阵阵刺痛感可以让他保持清醒。

这种东西不仅能够保证自己不睡觉,而且还不容易被皇后发现,同时苍耳对人的身体也没有危害,可谓是一举三得,关键时刻甚至能救命。

从那以后,孙耀庭便把苍耳藏在鞋子里,再也没受到过婉容的处罚。另外,孙耀庭还偷摸地从宫女那里学来了“指甲紧扣大腿”,以保持清醒的方法,双管齐下、效果很好。

从孙耀庭值班这件小事上,我们就能看出,封建时期的宫女太监们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通宵达旦超负荷的工作不算,还有严苛的规定束缚他们,更有不讲人性冷血的主子对他们剥削压迫。他们的生活正是水深火热啊。

随着封建王朝结束,新时代的到来,太监这个泯灭人性,不顾人权的制度已经消失,“净身”这种严重伤害他人身心的行为,也彻底成为了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功... 国共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内战,但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立即合作,共同抗敌。在国共的通力合作下,...
原创 原... 在欧洲有一位号称自己是“太阳王”的君主,他哪来那么大的勇气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呢? 这位君主就是法国...
原创 她... 太阳在天空中耀眼的发白,肆无忌惮地照耀在加州的马路上,德龄却躺在这冰冷的马路中央,身下还不断涌出热腾...
原创 原... 一位人格品德高尚、文治武功显赫、历史贡献伟大的君主,就一定不会被臣民推翻吗?不一定,英国历史最后一位...
原创 一... 古代人几乎全部相信迷信的学说,比如说天有祥瑞之兆,满朝文武都会恭贺皇帝。古代的帝王更是迷信的,史书之...
原创 北... 1928年北伐胜利结束,张学良宣布“易帜”,老蒋表面上实现了大一统,但实际上仍是一个群雄并立的局面。...
原创 从... 导读 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大清王朝的130余年间,清朝人口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增长。从原有的190...
原创 大... 汉唐绝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大汉有卫青、霍去病杀的匈奴远遁大漠,不敢再觊觎中原。到了大唐贞...
原创 原... 《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现在赵秦两国人马各五十多万两军人数相当,战力在伯仲之间...
原创 宋... 唐宋时期似乎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唐宋之际,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制度等方面都较之以前发生了...
原创 秦... 大家都知道,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是最多的。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叫汉人...
原创 天... 司马懿诛灭曹爽以后,开始逐渐清算“诸曹诸夏”。魏国很长一段时间进行着曹氏与司马氏的权力斗争。期间甚至...
原创 原... 马戛尔尼访问中国之前,中国在欧洲人眼里是毋庸置疑的天朝上国。欧洲人认为自己是野蛮的,中国是文明的。欧...
原创 张... 提起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张衡、祖冲之等。而张衡的地动仪更是为人熟知。地动仪是个测量地震...
原创 宰... 大家都知道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到了元朝中书省独大,中书省丞相成了名副...
原创 宋... 说起民国姐妹花,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 很多人都说,宋霭龄最爱的是金钱...
原创 1... 1979年秋,中央有人来到四川考察,此番考察的对象是一位已经在四川干出名堂的年轻干部。抵达四川后,中...
原创 列... 中国在近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存在的,那是一段心酸的历史。不过,我们的邻国印度...
“探秘古蜀文明”展览亮相北京大... 连日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主楼1、2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展厅外也排起了长队。 吸引大...
原创 孙... 1925年孙中山离世之前对众人做了交代,希望自己的葬礼仪式以及棺木式样全都仿照列宁的格式,目的就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