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女子轻佻拒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气愤说一句名言,她被骂2000多年
迪丽瓦拉
2025-07-02 04:33:20
0

说到孔子,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但凡读过书上过学的人,我想首先熟悉的古人就是孔子。

孔子原名孔丘,仲尼是他的字,他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也曾家境殷实,不忧食宿,后被逐出家门,贫也泄泄。

直到如今,很多学校都会摆放一尊孔夫子的雕像,这被人称为万世师表、圣人的孔子,居然也会因为一个女子气愤难耐,脱口而出的一句骂言流传到了今天。

孔子在我们心中简直就像一个神,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思潮。

他打破封建社会的阶级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只要是前来求学的学生那就不能将其拒之门外。

他提出众多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

孔子在教育行业的地位大家有目共睹,但这位孔圣人可不是天生就是顺风顺水的。

孔子有一位重男轻女的父亲,他的父亲在叔梁纥在正妻连生九子后将希望寄托在小妾身上,在他的殷殷目光的注视下小妾果然不负众望,诞下一子,可惜这个男儿生来有疾。

叔梁纥要子心切,想要纳颜氏之女为妾,这时的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了,颜氏女具三,有二言辞显推脱之意,仅有最小的女儿颜徵愿意嫁与他为妾。

二人婚后不久诞下孔子,孔子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叔梁纥因病去世,失去父亲的庇佑,孔子与其母被逐出家门。

,冬来天寒,颜徵携着年幼的孔子就这样过了十四年。

鲁昭公七年,颜徵去世,孔子时年一十七岁。

而立之年,孔子发奋立志,关心国事,忧百姓之忧,他的半生都在为鲁国鞠躬尽瘁,竭心尽力,但因性情刚直、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也得罪了许多人。

古代诸侯的封地城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诸侯的城墙如果超过了规定的尺度就会招致祸患。

而鲁国三桓,即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却知法违法,城墙高度远远超出当时法制规定。

孔子时任鲁国司寇,他直顶其三子的权势,硬是拆除了多余城墙,那三人被当众打脸,势必不会和孔子善罢甘休。

鲁定公十三年,季桓子耽于美色,君臣莺歌燕舞,弃其国事民疾于不顾,后举办郊祭,众多大夫唯独忽视孔子那份祭肉。

孔子自知鲁国留他不久,主动提出出走,在五十五岁的年龄开始了他的列国周游之旅。

孔子带领自己的弟子来到了卫国,当时孔子名声大噪,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听闻孔子前来,派人给孔子递了一句话,那句话大意是这样的:

凡是前来拜见我夫卫灵公的各地名才君子,必定会来拜见我们国君的夫人。

言下之意十分明显了,就是说你孔子过来卫国都不来拜见我?

孔子无奈之下,只好前往,《论语》中记载,孔子进室行叩拜大礼,南子回礼,衣裙玉饰玎玲不止,互相碰撞发出清脆之响。

孔子弟子子路对其夫子忍辱前往不悦,一是因为南子行礼时发出的声响待人不尊,二是因为南子其人,卫国“盛名”。

她容颜昳丽却行止不端,嫁于卫灵公后不耐寂寞与公子朝私通,丑事败露之后,卫灵公非但没有责怪她,更是创造时机允许二人在洮地私会。

读到这大家一定是黑人问号脸,这卫灵公是有绿帽癖吗?自己老婆出轨他不但不生气还给人家两个望风,太伟大了,这个是漂亮到什么地步才会让卫灵公甘愿如此?

所以子路听说孔子前去拜见南子就面色不虞,孔子十分冤枉,怒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派的事情,那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后卫灵公出游,与南子同乘一车,宦官侍女侍候两侧,孔子提出想要与卫灵公共乘,以便商讨国事。

南子直言拒绝,言辞犀利毫不顾忌孔子脸面,卫灵公只好安排孔子乘坐第二辆马车。

一路招摇过市,马车上娇声笑语,二人姿态亲密傍若无人,孔子愤然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自从来到卫国,多次想与卫灵公深谈治国政策、理民方略,而卫灵公却兴致缺缺,摆明了不重视孔子那套仁爱之论。

此刻却与南子嬉游畅乐,不思安国,孔子毫不留情,直接说你卫灵公要是能把好色的功夫拿来自审自修,何愁管理不好国家呢!

孔子的影响之深、流传之远,从今天全球各地开办的孔子学院就充分体现。

你知道吗?今天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学校,是因为孔子才得以大肆兴办。

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夏朝,夏商时期的庠序就是早期学校的雏形。

古代学校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比如西周时期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就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

只有统治阶级的后裔才有资格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而在开创我国辉煌时代的唐朝,教育散发着浓厚的等级性,譬如六学二馆,六学是普通官员的子弟学习的地方,而二馆,则只有皇亲国戚的子嗣才有权利进入。

春秋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孔子开办私学,收取众多渴求知识的学生,私学的兴起则直接推动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而教师这个行业在原始时期是不存在的,原始时期的教育大多是年长者的言传身教,口口相传。教师的职业化也是伴随着私学的兴起而成立。

这样伟大的孔子,也会被一个女人气得无言以对,也正因孔子的影响久远,南子也才会被后世唾骂这么多年。

我国历史上君王耽色误国的事例并不少,有烽火戏诸侯,只为逗褒姒一笑的周幽王;有建造酒池肉林的夏桀;有纵容妲己剖腹挖心的商纣王;还有重色思倾国、六军不发无奈何的唐玄宗。

美人虽好,一旦误国就成了臭名昭著的红颜祸水,帝王不思兴国,后果就是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孔子的这句话,明为谴责卫灵公沉溺美色怠于修养,暗则厌弃南子以色侍人不知廉耻。

仅仅十个字,一字未提南子却字里行间都是对南子的痛斥,也无怪乎南子被作为耽色误国的典型被骂到如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英... 1337年-1453年间,英法两国发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1328年,法王查理四...
原创 官... 画像上的这位名叫刘统勋,是乾隆时期的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为官清廉果敢,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
原创 鳌... 引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虽然君王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与此同时,朝廷当中也会出现一些拥有较高地...
原创 原... 照相机传入中国的时间是1846年,不过当时的道光帝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对于清朝皇帝的样貌,大家主要还...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朝代,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苟延残喘70余年后最终被辛亥革命推翻,随着清朝...
原创 嘉... 先说说这嘉庆帝是如何着急杀掉和珅这件事,话说1799年这一年年初正月初三这一天,当了有三年太上皇的乾...
原创 雍... 年羹尧贪污、目无法纪,雍正心中一直有数。只是碍于当时正在用人之际,不得和他撕破脸。年羹尧尚在四川为官...
原创 洪...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句谚语。英雄们为美丽而悲伤,许多男人被崇拜在美丽的石榴裙下,世界上不乏英雄。喜欢...
原创 因... 《大清会典》有载:“选秀女,顺治年间定”;所谓“选秀女”,由“每三岁选八旗秀女,户部主之”的“八旗选...
原创 萧... 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分封诸王,杨秀清被封为东王,东王之下便是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
原创 民... 上世纪初,有个叫阮凤根的农村女孩出生,那时正值一九一零年的夏天。她的父母是从广东农村来的,在她未出生...
原创 狄... 公元692年,武则天拿着招供罪证,怒声问跪在地上的狄仁杰:“为什么要谋反?”狄仁杰答:“再不招供,命...
原创 赵... 太监在中国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名声并不好,还经常出现以下超级大坏蛋,诸如李辅国刘瑾魏忠贤这样从头坏...
原创 清... 庚子事变后,西方殖民者拧成一团,集体向大清王朝发难,目的是威胁清政府,获得更多的利润。 老佛爷被列强...
原创 一... 自从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儒家之学就成了天下之学,人人都要尊孔子为圣人,但凡是读书人无不对其礼敬有加,而...
原创 商... 提起商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秦国变法的那个嘛,还傻乎乎的出了五十金请人搬东西,博取人民的信任。 商...
原创 齐... 齐桓公在位期间,开创了齐国的霸业,因此名扬千古。说到齐国,总是绕不开齐桓公。但是,相比于开创齐国霸业...
原创 中... 在世界近代外交史上,有一人出任过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外交部长,后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
原创 赵... 文/海鱼旧馆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在唐朝与宋朝之间的大半个世纪,那是中国历史上...
原创 斯... "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斯维特兰娜作为斯大林的女儿,却这样评价自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