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政府,给列强赔款的4亿5千万两白银,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
迪丽瓦拉
2025-07-02 15:03:07
0

庚子事变后,西方殖民者拧成一团,集体向大清王朝发难,目的是威胁清政府,获得更多的利润。

老佛爷被列强吓得仓皇西逃,险些丢了性命。

为了换来暂时的和平,她愿意舍弃土地、金钱。

老佛爷远远还没有意识到,大清国正处于大厦将崩的边缘地带,任何的缝缝补补都无法支撑这艘巨轮继续向前。

必须下猛药,才能去痼疾。

然而,当前最要紧的是是止息干戈,让列强退兵,于是,又一幕屈辱谈判的画面在古中国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标致的长辫子垂在官员们的后背,他们唯唯诺诺地坐在椅子上,八国列强颐指气使,说道:“为助贵国平定叛乱,我们花费不少,希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清政府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反驳,等待着对方说出具体的数字,他们内心在不住地祈祷:希望赔偿的银两在大清的承受范围之内。

外交辞令是一门艺术,西方列强明知自己的要求是无理取闹,但又想给自己难看的吃相找一个合理的借口,颇有些既婊又立的感觉。

“贵国百姓的不合理做法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为了警醒贵国百姓,我们想出一个合理的办法,每一位百姓出资一两白银。”

清朝的辫子官员听到每一位百姓出资一两白银,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但紧接着外国人的做法使得他们跌入深渊之中。

“贵国大约有4.5亿百姓,按照这个数目赔偿即可。”

就此大清朝就带上一副脱不下镣铐,类似于房贷,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国库,现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发展、改革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这就是《辛丑条约》给大清国带去的改变,一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再也无力承载着数亿万国民往前行驶,这重重的一锤给了其致命的一击。

每当提及《辛丑条约》,课本上的往往着重于条约所带来的沉重影响,而忽视条约中的细枝末节,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性地漠视条约的内容。

不信可以问一问自己:“4.5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按照今天的银价来计算,清朝时期的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三十七点五克,四点五亿两白银乘以三十七点五克,结果等于一百六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克。

光是盯着数字就已然觉得惊人,然而,这还不是最终的结果,最终的结果还得再走一轮乘法,按照每克白银的价格来计算,今天每克白银的价格大约是4.7元。

4.7乘以一百六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克,最终的结果是800多亿。800多亿是一个什么概念?两个三个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年财政收入的叠加。

但这个只是最普通的算法,还不是十分精确,就像一吨等于一千克,不过单位之间的换算,银价的浮动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因而比较准确的算法是按照购买力去计算,比如一两白银可以买多少大米,猪肉,再看看今日这些日常品的价格,互相折合一下。

清朝时期,大约二两银子可以购买大大米150斤左右的大米,为方便计算,我们取一个准确值,假设二两银子的购买力就是150斤大米。

再取一个每斤大米在今天的最低价格,大约6元。一百五十乘以六等于九百,九百除以二等于450元。

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450元,450元再去和4.5亿相乘,其结果有多大,暂且舍去零头,取一个整数,两千亿人民币。

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多少家庭的年收入加到一块都抵不上一个零头,如果这笔钱用于大清国的国家假设,投入到海防,给北洋水师添几艘先进的军舰,准备充足的炮弹。

甲午海战,清朝不至于败得一塌涂地。可惜那么悲剧已然发生,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大清国还在提供大量的白银给列强。

同时在自身没有钱的时候,还需要花高额的利息向西方贷款。这真是一个千年未有的怪现象,将家中储存的金钱免费送给他人,再从他人的手中高额贷款。

这种怪现象出现的根源就是落后,一个落后的国家根本没有和强者平等谈判的资本,如同古人所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身为砧板上的鱼肉,焉能和锋利的刀刃谈判?结果就是任人宰割。

中华民族何曾遭遇过这样的耻辱,每每谈到近代史,内心总是义愤填膺,2000多亿就这样的付之东流。

然而实际的生活又告诉我们,这种计算也是一个大概的估值,不是最终的答案。清朝时期国家以小农经济为主。

小农经济的特色就是男耕女织,一般而言平均每一个家庭的收入是三十两左右,相当于今日中等收入的家庭,按照2021年居民可支配平均年收入约20000元来计算。

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667元,667元再去和一个上亿乘数相乘,结果得出一个3000亿元的结果。

相当于一亿五千万家庭年收入的总和。

踏入社会奋斗的人都无比地清楚,粒粒皆辛苦,风里雨里穿梭不过才换来一点微薄的收入。但大清国却将百姓的辛勤付出直接拿出大方地送给他人。

老佛爷从来没有体会过”汗滴禾下土“的辛苦,甚至会自动忽略”路有冻死骨“的人间惨剧。一顿饭,铺满整整一个餐桌,每道菜仅仅只一小口,遇到不爱吃的情况,她还会大发雷霆。

这样的人何曾会想到亿万百姓的死活呢?她一心想的只有自己的生活。就像在颐和园修建时刻她所提的那番话一样:

我之六十诞辰关乎大清国的脸面,你们谁让我不痛快,我会让你们更加地不痛快。

她倒是痛快了,民族却不痛快了,直到最后陷入了崩溃,而那时候的她已经被葬入坟墓,根本看不到身后的景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在总结前朝覆亡的经验教训时总会矫枉过正,比如西汉认为秦朝覆灭是因为不分封宗室为诸侯...
原创 雍... 根据后人的概括,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衍生出的八阿哥党成员有:八阿哥胤禗,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这些人,当...
原创 杜... 北宋末年,最早梁山泊的创始人杜迁排名第2,宋万排名第3,为什么最后俩人在108将中排名却是82和83...
原创 雍...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历经二十多年,经久不衰,除了剧集确实优秀以外,也离不开大家的不断造梗。...
顺义访古|康熙4次驻跸顺义大东... 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
“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
原创 她... 清朝时期,后宫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还有八个妃嫔等级,而位分稍高的妃、贵妃其实在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
杭州岳飞墓唯一一次被打开:里面... 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勾起了我们对于南宋名将、抗金英雄岳飞的回忆。在民间有着崇高地位的岳鹏...
原创 以... 前言 魏延和赵云,两个在三国历史上都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以忠勇著称,一个以智勇双全闻名。 如果这...
原创 瓦... 在隋末乱世的时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瓦岗寨的势力最为强大,当时他们曾数次击败前来征讨的隋军,引...
宣南文化博物馆:《宣南往士》不... 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宣南文化博物馆便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内。作为...
关麟征与陈诚:国民党内部的恩怨... 在国民党的历史中,关麟征与陈诚的恩怨可谓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两位曾经的同学、战友,因人事纷争和权...
原创 袁... 除了狙击钱谦益之外,在周温二人的发迹历史中,还有一件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冤杀袁崇焕,并借此收拾...
原创 雍...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
权倾两百年,创立西魏北周隋唐四... 近来无意中刷到电视剧马跃版的《贞观之治》,剧中李世民率领几千府兵就击败了几十万大军的窦建德,以及下令...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