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斯大林对女儿百般宠爱,她却痛恨父亲,逃亡美国后为何又重返苏联
迪丽瓦拉
2025-07-02 14:33:37
0

"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斯维特兰娜作为斯大林的女儿,却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事实上,她的一生确实够传奇,充满了让人的猜测和质疑:斯维特兰娜在爱情中不断穿梭,在国籍间不断转换,她到底在做什么呢?

母亲之死是一个结,作为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却不想在苏联呆下去

斯维特兰娜,作为苏联前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女儿,一生享有的家庭之爱超出了她同父异母的哥哥们。是的,斯大林对她的爱已经让她感觉到了窒息。

六岁的时候,斯维特兰娜的母亲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去世,至于死因传说甚多,有说死于腹膜炎的,也有说是自杀的。反正斯大林对此下达了命令,一切有关娜杰日达的档案都被封存了。同时,于党内的信息显示,娜杰日达是一名"精神病"患者。

这是不是对斯维特兰娜造成了影响,没有人知道。至少,当时的她还同样地活泼可爱,没有受到任何打击。而且,斯大林也将自己最多的爱给了这个最小的女儿。什么昵称、亲吻、拥抱、宠爱,统统都给了斯维特兰娜。

至少,她比起自己的哥哥们要幸福得多。

后来,时间过去了十年,斯维特兰娜长成了婷婷少女,这时在一份国外的报纸上才看到了母亲死于非命的报道。

可能正是此事对她产生了影响,她开始痛恨父亲,她与斯大林的"爱"进行最直接的反抗:父亲不愿意让她做的事,她都做了。

斯维特兰娜第一次婚姻就发生在这一年,她的结婚对象是一名犹太人,比她大二十多岁。

这个消息对斯大林犹如晴天霹雳,暴怒之下的他将这名犹太人直接给关进了监狱,斯维特兰娜的第一段爱情无疾而终。

又过了两年,十八岁的斯维特兰娜再次结婚。不过,这一次对象是父亲手下的一名亲信。但事实证明,这种狂热的爱并不长久,他们很快就离婚了。

没过多久,斯大林的统治时代结束,他去世了。斯维特兰娜的人生也被改变了,她曾在《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这样说:"父亲的死是可怕的,这是我人生经历的第一次和唯一可怕的死亡。"

于是,斯维特兰娜改用了母亲的姓,极力摆脱斯大林带给她的一切。她在信里说:"我不能再用这个姓了,它固有的'钢铁'之声刺痛了我的耳朵、眼睛和心脏。"

改姓六年之后,斯维特兰娜遇到了印度王公的儿子辛格,并且迅速与其结婚。这对于当时苏联的刺激很大,政治领导人都出来反对这段婚姻。但斯维特兰娜义无反顾,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与国家立场。

可是,辛格却很快因病去世。斯维特兰娜又开始以送丈夫的骨灰回印度为名,要求出国。开始苏联方面并不同意,但斯维特兰娜一直坚持,此事拖了很久,苏联方面最终给她办了签证。可谁也没有想到,到了印度的斯维特兰娜直接去美国驻印大使馆申请了政治庇护,从而转机去了美国。

对于斯维特兰娜的行为,苏联方面显然是极为受伤的,但对她本人来说,却是"不后悔"的选择。到底是出于对父亲的反抗,还是对国家的失望,斯维特兰娜选择了"叛逃"。

在自由的国度得不到自由,斯韦特兰娜又一次离经叛道:重返苏联

在美国的第三年,斯维特兰娜与一名美国人结婚。这时的她已经人到中年,四十多岁的年纪,依旧选择生下了女儿奥尔加。只不过,这一段婚姻同前面三次婚姻一样,都时间不长,她很快又离婚了。

在这样的美国岁月中,斯维特兰娜生活了十八年,可能是过于孤独与思念,于是1985年,斯维特兰娜选择了回归苏联。这种操作让外界猜测纷纷,

苏联人普遍认为:经过这多年的漂泊,斯维特兰娜应该是要回归故土,选择与亲人、朋友们一起生活了。

而且,当时斯维特兰娜面对莫斯科为她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也这样说:"我在自由的国度里没有一天是自由的。"这足以让人们想到,美国带给斯维特兰娜并不是美好,甚至那里只是另一个牢笼。

当时,美国对于斯维特兰娜的说法也很不满。但是,他们出于政治目的,依旧保持着对她的开放态度。甚至这样告诉她:只要她愿意,只要不主动撤销自己的国籍,她就会一直拥有美国国籍。

事实上,斯维特兰娜从来就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存在,她的身份是她永远摆脱不掉的底牌。就如同《斯大林的女儿》中所讲的那样:因为政治和经济原因,她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生活,还需要照顾女儿。

可是,真的想要回归亲情也并没有那么简单。斯维特兰娜留在苏联的儿子和女儿并没有热情地接纳自己离别多年的母亲,相反,他们态度极为淡然,甚至是冷漠。这可能让斯维特兰娜心理上产生了不适。

不过,苏联还是对斯维特兰娜给予了特别对待,为她按当时的条件分了一套与国家领导人相差不多的高级住宅。这可能是苏联能给她的最高级别待遇了,毕竟八十年代的苏联也很困难,她想要美国式的生活并不现实。

不管是出于对亲情的失望还是对生活的不适,斯维特兰娜回归苏联后一年时间,便再次"离家出走"了。

这是人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一个身上戴着"红色"烙印的"公主",一生不断在爱情、国籍之间变换,穿梭,她到底在做什么?这几乎成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可是,斯维特兰从不关注此类问题,她离开苏联之后,先去了英国,后来又回到了美国。而且从此在那里呆了下来,一直到八十多岁才去世。只不过,她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算是真正的孤独离世。

回看斯维特兰娜的一生,用变化多端来形容一定也不为过了。只是,她生来就是政治的漩涡之中,自己想要用不断改变的身份去抹杀一切,似乎永远也不可能。爱的太多,与爱的太少,关注过多与无人问津,显然都不是她所想要的人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家都知道历代王朝在总结前朝覆亡的经验教训时总会矫枉过正,比如西汉认为秦朝覆灭是因为不分封宗室为诸侯...
原创 雍... 根据后人的概括,康熙晚年九子夺嫡衍生出的八阿哥党成员有:八阿哥胤禗,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这些人,当...
原创 杜... 北宋末年,最早梁山泊的创始人杜迁排名第2,宋万排名第3,为什么最后俩人在108将中排名却是82和83...
原创 雍...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历经二十多年,经久不衰,除了剧集确实优秀以外,也离不开大家的不断造梗。...
顺义访古|康熙4次驻跸顺义大东... 康熙皇帝4次北巡,返回紫禁城前的最后一站,都特地绕一下,来顺义县大东庄,并留宿在海岛寺。 康熙三十年...
“破天荒”也源自科考? 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航船》卷六中专门收录许多有关科考的精彩“段子”,如今读来既“涨知识”,也令人忍俊不...
原创 她... 清朝时期,后宫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还有八个妃嫔等级,而位分稍高的妃、贵妃其实在清朝每一代皇帝都有很多...
杭州岳飞墓唯一一次被打开:里面... 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勾起了我们对于南宋名将、抗金英雄岳飞的回忆。在民间有着崇高地位的岳鹏...
原创 以... 前言 魏延和赵云,两个在三国历史上都极具传奇色彩的名字,一个以忠勇著称,一个以智勇双全闻名。 如果这...
原创 瓦... 在隋末乱世的时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瓦岗寨的势力最为强大,当时他们曾数次击败前来征讨的隋军,引...
宣南文化博物馆:《宣南往士》不... 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宣南文化博物馆便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内。作为...
关麟征与陈诚:国民党内部的恩怨... 在国民党的历史中,关麟征与陈诚的恩怨可谓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两位曾经的同学、战友,因人事纷争和权...
原创 袁... 除了狙击钱谦益之外,在周温二人的发迹历史中,还有一件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冤杀袁崇焕,并借此收拾...
原创 雍... 雍正对参与夺嫡的几个兄弟,打击得比较狠,其中五人圈禁至死。 雍正死后,乾隆却都给予翻案,比较厚待。 ...
权倾两百年,创立西魏北周隋唐四... 近来无意中刷到电视剧马跃版的《贞观之治》,剧中李世民率领几千府兵就击败了几十万大军的窦建德,以及下令...
原创 嘴...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先烈用泪血赢得革命的胜利,他们舍弃至亲骨肉、缠绵爱情的个人情愫,...
原创 同... 天下的治理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国家的国君,都会有一个谋士和军师一样的大臣存在,虽然封建社会...
原创 明... 明末时期,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外有满清大军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许多明朝大臣不是想着如何报国,反而都...
唐太宗的治国传奇:贞观之治的辉... 唐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而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帝王之星。他所铸就的贞观之...
文化中国行丨看明代“世界地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