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际,农民百姓纷纷起义,想要造反,建立一个新朝廷。各种帮派之间明争暗斗。最后以李自成害死崇祯皇帝为结果。不少后人都坚定不移地认为李自成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人物。不过中国历史上名人领袖数不胜数,除了李自成还有不少造反英雄。长城以南区域,分布着很多军阀,他们也独自掌握着一方统治政权。下面就说说这些军阀领袖中的一位——张献忠。他前后创立了位于川地的大西政权。
如果你是四川人,大概对张献忠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民间传言,张献忠是个耸人听闻的杀人魔王。明末清初时,四川地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大屠杀,但是凶手一直未确定。不过参阅当时史料记载,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是这场大屠杀的始作俑者。说来奇怪,清朝灭亡后,各种史料扩散开来,张献忠不仅不是混世魔王,反而变成了好人。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是有人篡改了证明清朝对应时期的关键性证据。满清在1644年时入关,当然这不意味着大明江山已经被清朝纳入囊中。毕竟还有张献忠和南明这样的忠臣在维护明朝的尊严。就在改朝换代历史交替之际,发生了上文所说的四川恐怖屠杀事件。那时候人心惶惶,老百姓的命贱的不值一分钱。
让我们回到先秦时期。有句古谚语说的好“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也就是说蜀国人最容易乱起来。先秦时期,多少人秦人想要用血肉之躯平定巴蜀之地,都没把发让百姓老实听话。先秦在同化巴蜀两国之时,战线拉得太久了,甚至一度有了亡国的危机。秦孝文王看此情况,带上收下的神兵强将马错将军,平定了巴蜀之地。秦国这么一个超级大国,如此强盛,军事上又非常厉害,六国联合都无法打败,生生地被巴蜀两国拖了这么久,还一度遭遇亡王国之灾。不得不说,巴蜀人民也不是好惹的。这句古谚语算是称赞巴蜀百姓也就是川人的好话。
不过这句话却意外地一语中的。由于那段历史,川人排外这个说法开始盛行。导致每任帝王在统治江山时,都对川地非常重视,一言不合就开始大屠杀。一开始所提到的四川人口数量锐减这件事情上,究竟是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在作祟,还是满清政权在搞鬼,就不得而知了。笔者的观点是:它们俩都不跑不了。
张献忠先占领了四川,此时他还是站在反对明朝阵营里的。后来等到满清入关,李自成又战败了,张献忠为了迎合老百姓,把情绪煽动起来,就站到反清复明的队伍里。但是没想到南明正统政权的出现再次干扰了张献忠的计划。张献忠疑心重重,怀疑自己在反抗清军时会被川人所陷害。从此以后,只要张献忠发现川人有一点点不对的地方,便会用屠刀威慑他们,杀人不眨眼。张献忠挑起屠杀在先。
清军也趟了这趟浑水。1655年满清侵占四川时,担心川人同样会反抗,也实施了不少大屠杀。但是清朝为了统一政权,得到民心,肯定不能自己背这个锅。正好有张献忠之前的劣迹为自己顶雷,朝廷为了洗白,就将所有罪状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张献忠。
张献忠家史第11代传人吴九宝说,大西国皇帝与陈皇后生有一子张寿亭,后来天有不测风云,大西皇帝在凤凰山遭鳌拜伏击,撤退途中,不幸驾崩,先祖部将孙可望、李定国,以锦棉裹尸,葬于荒野。由于张献忠被定为“恶人”,其家属为生存下去,带着张献忠的铜戟头,逃到湖广孝感乡,改张为吴,后来湖广填四川,便移迁贵州遵义三江村。家族的历史只能一代代秘密;只许口传,不得书写。
在过了十一代人后,张献忠的后人才敢认祖认宗,这段历史才得以揭开。之后还有媒体找到张献忠后人,询问张献忠留下的宝藏。这就是前段时间的“江口沉银”事件——一位改姓为吴的大爷说祖辈当时把宝藏沉到江底,而不去借此邀功请赏。“那些东西本就不属于我,现在放在国家那里,我很放心。”吴大爷笑着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李世民名言的话并非空谈。阅读历史故事之时,请务必抱着辩证的态度看问题。这样才有意义,能从中有所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