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历时6年,花费2270000两白银的慈禧陵完工。44岁慈禧看后很是满意。岂料,16年后,她竟突然下令拆毁重建。可皇陵向来讲究建好就不能动,否则会坏了风水,更何况府库已经没什么钱了。
然而,慈禧才不管,不管是“穴位”还是已经建好的三大殿,她全动了。
要知道慈禧的陵址是同治18岁时亲自为她选的。
依照清朝祖制,咸丰帝两个皇后的陵寝,只能选在咸丰陵寝(定陵)附近,而且两人死后只能葬在一座陵墓里。
然而,慈禧看了建陵大臣的奏折,立马就火了,“你这明摆着是欺负我们两姐妹!”
在慈禧看来,她与慈安是两个太后,应该各有陵寝。
大臣们无奈,只好提出并排建两个妃园寝。
慈禧再次火了,反问大臣,“难道我们就不配一人一陵吗?”
大臣们只好依了慈禧,建了两个并排的陵寝,中间用一条排水的马槽沟隔开。
1881年,慈安死后,就葬在了马槽沟西面的普祥峪陵寝。
斗了半生的慈安死了,大清朝再也没谁比她尊贵了。
但没想到的是,慈禧始终记得自己的陵寝才花了227万两白银,慈安的比她多花19.5万两白银。
这让她实在意难平。
于是,1895年,慈禧毅然下旨,将她已经建好多年的陵墓整个拆毁重建。
其实,不过是彩画脱落、琉璃瓦爆釉,修补一下就行了。
但慈禧就是要压慈安一头,想拆了重建,建得比慈安的好。
除此之外,为两宫平行,她还下令移动志桩,将与慈安陵寝前后错开的穴位拉平。
说到这里,也许读者会问九仙月,当时的大清朝遭遇百年罕见的水灾、旱灾,数千万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难道没有朝臣反对吗?
其实,不是没有,是慈禧压根不管。
要知道不仅百姓过得苦,朝廷也因为战争府库里没剩多少银子。
当时,北洋水师因甲午战争全军覆没,清廷刚赔了日本200万两白银,为守住大清江山,府库特意留出。两给水军提升战斗力。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慈禧竟挪用了这笔钱给自己修陵寝。
重新建起来的三大殿,使用“贴金”“扫金”“鎏金”三种工艺,用掉叶子金4592两,俨然是三座黄金屋。
更让人意难平的是,慈禧竟然下令,那些拆下来的各种材料,就算完好无损也不得再次使用,必须用新的。
这一次重建,历时13年,慈禧去世前4天才完工,称得上花费无数。
而她死后随葬珍宝更是数不胜数,《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入棺时,单是凤冠上鸡蛋大小的珍珠就价值1000万两白银。
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只是慈禧怎么也没想到,正是因为她生前给自己攒的“财气”才让她的陵寝被盗了多次。
因此,若从花钱这里论,说慈禧亡了大清朝一点都没错。
《清史演义》中记载:
犹恋恋于珠宝首饰,宝非所宝,不亡何待?
这个执掌大清47年大局的女人,终是做了爱新觉罗的掘墓者。
的确,倘若慈禧发奋图强,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也许大清的将士没那么容易败,大清也没那么快亡。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