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12岁的康熙被迫迎娶了13岁的的赫舍里氏为妻。结婚当晚,他面带不悦地掀起红盖头。可他定睛一看,顿时傻眼了!从此两人互敬互爱,可惜的是,赫舍里氏红颜薄命,这一夜成了康熙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记忆!
赫舍里氏的祖父是索尼,是清朝的首席辅政大臣,她有着显赫的家世。
赫舍里氏之所以嫁给了12岁的康熙,并不是你情我愿,而是孝庄太后亲自安排。
玄烨在年仅8岁时就继承了皇位。顺治皇帝在弥留之际命令索尼、苏克萨哈、鳌拜、遏必隆四位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刚开始,他们团结一致,共同辅佐康熙皇帝。但随着鳌拜的势力日益增大,辅政大权几乎落到了他一个人的手中。
这一切都被深谋远虑的孝庄太后看在眼里。为了遏制鳌拜不断扩张的势力,孝庄太后决定让康熙尽快结婚。
索尼在四大辅政大臣中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四朝元老,孝庄太后对他十分赏识。
1665年,孝庄太后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立为皇后。
鳌拜知道后非常生气,千方百计加以阻止。
对于这段婚姻,康熙也是充满了无奈和不情愿!
当时康熙才刚刚12岁,他在心里对迎娶一个素不相识且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女子十分抵触。于是他跑到孝庄太后跟前说:“我才12岁,结婚太早了。另外,听说她长相丑陋,还比我年龄大,我和她在一起不会幸福的!”
孝庄太后闻言,和声细语地对康熙说:“你父皇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结婚生子了。宝贝啊,你拥有有了江山,还怕身边没有美人?
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如果我们想要根除鳌拜,我们必须得到他的支持,而结亲是唯一的选择。尤其重要的是,你不结婚,你就当不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皇帝。”
听了孝庄太后一番规劝,为了大清江山,康熙不得不迎娶赫舍里氏为妻。
结婚之夜,康熙表情凝重,他心不在焉地撩起新娘子那红色盖头,当他看到赫舍里氏那面若桃花的脸庞时,瞬间心旌摇荡。
结婚之后,康熙与赫舍里氏互敬互爱,生活和睦美满。
1669年,正如孝庄太后所料,在索尼的大力支持下,康熙设计活捉鳌拜,把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赫舍里氏虽然只有13岁,但她也知道,作为一个皇后,她的使命是为王室繁衍子孙,播撒枝叶。
结婚三年后,赫舍里氏生下了长子。康熙喜不自胜,他对这个皇子疼爱有加。可惜好景不长。大儿子在年仅2岁时就因病突然去世,赫舍里氏伤心欲绝。
康熙深爱着赫舍里氏,陪她度过了这段伤心的时光,直到她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1675年,赫舍里氏终于再次怀上了龙胎,康熙闻讯喜出望外。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赫舍里氏在皇宫生下第二个儿子胤礽后,因产后大出血而死,时年23岁。
短短几个时辰,康熙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说最后一句话就永别了。
赫舍里氏陪伴康熙10年。在这10年间,他们彼此喜欢对方,赫舍里氏的匆匆离去,成了康熙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赫舍里氏去世后的3年间,康熙到她的墓前祭拜了80多次。赫舍里氏去世3周年的祭日,康熙提前一天到达祭祀的地方,住了2天才回到宫中。
康熙对赫舍里氏感情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胤礽是赫舍里氏以生命为代价生育的王子,康熙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对赫舍里氏的爱全部倾注到年幼的胤礽身上。
康熙对胤礽到底有多宠爱?
1675年,康熙不顾清朝例制的规定,将年仅2岁的胤礽立为皇太子。
1678年,胤礽不幸感染了天花。康熙心急如焚,日夜守护,直到他身体痊愈。
1689年,高句丽国王的使节因未能在奏表中避开皇太子的名字,使康熙十分生气。
可能是由于母亲的缘故,康熙视胤礽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但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宠溺下变得目中无人。
康熙29年,康熙率军外出征战。不幸的是,在征战途中他感冒发高烧,但太子对父皇的病情不管不问,康熙对此感觉心灰意冷,觉得太子没有爱父忠君的胸怀。
康熙47年,康熙皇帝带着一群王子去游长城,在游玩中间,几个阿哥纷纷向康熙报告了太子胡作非为和种种不是,康熙听后对太子感到失望。
但是,即使康熙知道太子有很多过错,他还是对太子纵容有加,直到有一天,康熙发现太子多次越位,并涉嫌谋杀父亲篡位,才下定决心废黜太子。
可刚刚废黜太子不久康熙就后悔了,于是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后来由于他一错再错,康熙51年胤礽再次被废除。
康熙皇帝贵为一国之君,处事果断,却对太子之事举棋不定。归根结底,他两废太子,又两立太子,究其根本原因是不想辜负心爱的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她一嫁入宫,就被封为皇后,成为康熙的宠儿。比起那些为了皇后之位争得你死我活的后宫嫔妃,她是多么幸运啊!
然而,她的幸运又是短暂的,她刚一生下孩子就去世了,她又是如此的不幸。
当康熙追忆往事,怀念赫舍里氏的时候,应该是怀念青葱岁月里第一次遇见她的那一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