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9年,英国发现1600年前古罗马遗迹,出土文物中发现简体汉字
迪丽瓦拉
2025-07-03 21:02:31
0

现如今,全球化趋势明显。发达的科学技术让世界各地有了文化交流的可能,人与人之间沟通变得更加方便与简单。

杜克大学历史系教授杜克奇曾经说过,历史是全球的,也是流动的。且不论如今世界各地文化交流频繁,在古代各个国家之间也是来往密切。

比如我们最为熟知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就是古代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与商业交流乃至政治交流的重要证据。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发生在英国的一桩怪事。

二零一九年九月,英国西伯克郡的博克斯福德村迎来了一波考古热潮。

成群结队的考古专家们来到这个平静的小村庄进行考古挖掘活动,村庄里的人们虽然备感惊奇,但是长久以往也见怪不怪了。

因为博克斯福德村是位于郊区的小村庄,人口数量不多,经济发展也很落后。最关键的是,这座村庄自古以来都没有发生过什么值得考古挖掘的大事。

然而,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这里居然发现了距今大约一千六百年前的古罗马遗迹。

这项结果令所有英国考古界人士感到兴奋,英国BBC,太阳报等多家知名报纸对这件事展开了详细报道。

在这项古罗马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幅长达六米的马赛克壁画。

这幅壁画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壁画有所不同,它不是由颜料绘制而成的,而是由一颗颗小石头拼凑而成的。

我们现代经常采用遮挡图片的马赛克涂鸦就来源于此。

在古代,马赛克画法的技术要求十分高,据研究,仅有古罗马人掌握了此项技术。

因此,马赛克壁画的发现不仅仅填补了英国美术史的空白,也彰显着英国的国土上曾经有过古罗马人生活的痕迹。

这项发现无疑是英国近年来最为轰动的一次新闻。

考古专家们在清理发掘出来的文物时,注意力全在这幅巨大的壁画上,对于其他文物没有给予同样的关注度。

因此,在发掘的最后,专家们才发现,随之出土的一块小小瓦片上竟然有中国简体汉字。

这个发现再一次轰动了英国考古界。人们都在疑惑,遥远的中国人是怎么飘洋过海来到英吉利海峡生活的。

但是,处于某种原因,英国直至现在都没有得出合适的结论,或者说高傲的英国为了彰显自身的文化内涵,根本就不想给出解释。

关于这块小小的瓦片,参与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们三缄其口,从不多言,直至事件平息了下来。

虽然这件事已经悄然过去,但是由于当时英国媒体的提前报道,关于这块瓦片的全貌还是流传于网络上。

据说,当时的考古学家看到这块瓦片后十分惊奇,第一时间就请跟随队伍的古罗马语专家进行解答。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古罗马语专家认为这是典型的中国简体汉字。

这块瓦片上,赫然写着:“吉姆在这里”。

吉姆是谁?他在这里干什么?瓦片的书写着和吉姆是什么关系?

无数个问号从考古学专家的心中冒起,但是由于资料有限,没有人能够解答这些疑问。

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人类跟随祖先们留下来的遗物寻古问今,面对这一串神秘的中国简体汉字,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解答其中的含义。

也许,古罗马与古代中国之间交流的印记,就在这短短的五个字背后。

在场的考古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联想到了这个结论,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拿出确切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大胆的猜想。

毕竟,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太过于遥远了。

我们没有办法穿越到过去了解这块瓦片背后所牵扯的各种机缘,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去证明如今的猜想。

这一切的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得到这块瓦片的答案。

其实,在古代,中国和罗马确实有过交流。

在汉朝,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并且在攻打匈奴人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这一结果也使得匈奴所在的地区收归于汉朝。

正是这次出使西域的事件,意外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这也是后世所熟知的陆上丝绸之路。

在公元前一百多年,除了在东方威名远扬的汉朝,在西方赫赫有名的便是古罗马帝国。

通过古代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商业交流,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有了外来文化的印记。同样的,古罗马帝国的版图上也有了来自中国的文化产品。

在当时,中国称古罗马为大秦,而罗马则称中国人为赛力斯人。中国闻名遐迩的丝绸一直是罗马商人乐意进货的商品,而罗马精美的艺术品也俘获了部分热爱艺术的中国古人的心。

古代中国与古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展开了将近百余年的友好商业交流,这也是东西方之间最早的交流记录。

在当时,不仅有罗马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定居,同样的,肯定也有中国人留在异乡罗马。

只不过历史的印记过于庞大,而人与人的联系在历史面前又显得过于渺小。关于具体是何人何时何地在中国或者罗马定居,史书上并没有纤细记载。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得出结论,这种事件是绝对存在的。

这也给各界对于“古代中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英吉利海峡,并且留下了’吉姆在这里’的瓦片的猜想提供了可能存在的证据。

在我们看来,这块神秘瓦片是一块珍贵的历史记录。但也许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只是他或她人生中的一段短暂的记忆留存。

吉姆可能是他的外国名字,也许是他在罗马认识的新朋友,或者更大胆地猜想,是古罗马人在学习了中国文字后随手一写的感想。但具体是谁,我们无法得知。

这块神秘瓦片背后的故事还有待挖掘,但目前我们可以大胆猜想,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早已到达过世界各地,并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着密切友谊往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敌... 湖南平江,被誉为“将军县”。这个县先后出了63位将军,将军数在全国排第四,仅次于湖北红安、安徽金寨、...
原创 俗... 文/寂寞的红酒 有句俗话叫“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说的是三国里,最好的马是赤兔,最杰出的英雄是吕布。...
原创 这... 他是中统特务,陈立夫十分器重他,血债累累的他,在1975年获得特赦后,成为政协委员,活了102岁。 ...
万家岭大捷,蒋介石大喜,薛岳说... 1942年10月9日,蒋介石坐镇武汉行营,他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内心正焦急等待着一份前线的战报。 10...
原创 1... 作为新中国最后一位叛逃的飞行员,王宝玉的悲剧,令人唏嘘。 明明是飞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却因为不善交际...
原创 历... 和英国的传统贵族以及宗教权贵不同,英国的乡绅并不是都出自名门,而是大多出自富裕的农民家庭,或者来自衰...
原创 俄... 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图案,一头看着西方,一头盯着东方。虽然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西方国家,但是它的骨子里...
深入工委旧址 重温革命岁月 2024年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计信院实践活动支队深入中共赣北工委旧址。实践支队实地重温革命历史的光...
原创 俄... 你所认为的蒙古人血统是什么样的?难道拥有蒙古人的血统,就必须是茹毛饮血?喜欢打仗?身强体壮?其实俄罗...
原创 1... 前言 在中国现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承诺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地区的命运。1983年,82岁高龄的黄克诚因病...
原创 朱... 朱能,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一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靖难之役他舍身护卫朱棣,最终取得胜利,才有了明成祖。...
原创 赵... 由于时间与地域的阻隔,好多三国名将就错过了比试的机会,因此他们之间的强弱无法直观地体现出来。若按演义...
原创 原... 前言 其实罗马帝国虽然被称为帝国,并且也早在屋大维之后逐渐奠定了皇帝制,但是从其实际上的政权组织结构...
原创 “... 上世纪末的香港治安混乱,无数亡命之徒为了钱财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张子强、叶继欢、季炳...
原创 4... 1949年11月,白崇禧率桂系大军狼狈逃回广西,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11月6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第...
原创 祖...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以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为目的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变法自...
原创 1... 老覃在大前天发布了《1961年,贺龙陪罗荣桓视察南京,听了许世友的汇报,称:你不老实》一文到“覃仕勇...
原创 朱...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没有一番本事是绝对坐不到这个位置上的。无论是斩白蛇起义的刘邦,还是黄袍加身的...
原创 清... 当提起历史上的巨贪,许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乾隆帝的得宠之臣——和珅。在其权势巅峰时,他几乎拥有一人之下,...
原创 自... 康熙八年,朝廷官员御史赵璟请旨上书,恳请皇帝给请朝廷所有的官员增加俸禄,在上书的奏本中,赵璟指出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