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文化里,亚历山大大帝和秦始皇一样备受推崇,是个天生的征服者,有着大批忠实支持者。他在古代欧洲军事统帅中排名第一,这个称号确实名副其实。亚历山大的父亲留给了他丰厚的遗产,包括大量黄金和马其顿兵团,这些都成了他征服西方的利器。他的老师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而他自小就崇拜英雄阿克琉斯和海格力斯,身上散发着英雄主义的特质。公元前340年,父亲腓力二世出征拜占庭,让亚历山大临时统领马其顿,就像是东方的太子监国。
两年后,喀罗尼亚战役给腓力二世带来巨大压力。亚历山大看到父亲困境,果断率领军队袭击敌军的弱点,击败号称无敌的底比斯圣队,扭转了战局,他才18岁。再过两年,腓力二世病逝,亚历山大被选为新国王,马其顿王国迎来最辉煌的时刻。他征服了底比斯、雅典、色雷斯、伊利里亚、波斯、小亚细亚等地,马其顿王国变成了横跨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但他的雄心并未止步,对东方神秘之地充满征服欲。 他带领军队进攻印度,但印度并非对手,投降了,结束了东征。如果他继续东征遇上秦始皇嬴政,谁会胜出呢? 外国人已经有了答案。这个问题已经在外国人中讨论了很多次,结果证明亚历山大不是嬴政的对手。首先,秦国的军队数量碾压亚历山大,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有数十万的兵力,而统一后的秦朝拥有常备的百万兵力。而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不会超过十万,甚至更少,所以就数量来说,两者不在一个级别。马其顿兵多为骑兵,秦军主要是步兵,搭配强大的弩箭,能够一击必杀。而秦军的骑兵也并非弱者,和匈奴多次交锋。说到匈奴,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秦朝和汉朝都和匈奴多次交战,将匈奴打得几乎不成气候。后来残败的匈奴甚至跑到了欧洲大陆,展现了强大力量。就连自以为无敌的罗马帝国,也不敌匈奴一击。因为匈奴发现,中原王朝的战术非常有效,西方国家根本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