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朝元老家中被搜出36万两白银,乾隆看完账本后,连声称赞:好官
迪丽瓦拉
2025-07-04 06:02:39
0

公元1751年,79岁的张廷玉,一位久负盛名的清官,却在一夜之间被抄了家。官兵们冲进府邸,四处翻找,一时间府内鸡飞狗跳。

不久后,士兵们兴奋地聚集在庭院中央,手中捧着沉甸甸的银箱,高声喊道:“大人,找到了!这里有360000两银子!”

乾隆皇帝闻讯赶来,他站在庭院中,目光冷冽地扫过那些银箱。

他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嘲讽:“看看,这就是你们平日里称赞不已的清官张廷玉。他家中竟然藏着这么多银两,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然而,当乾隆皇帝翻开张廷玉的账本时,他的脸色却逐渐变得铁青……

说起清朝,这可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头戏。从努尔哈赤骑着马、扛着刀建立后金开始,到溥仪那小皇帝泪眼汪汪地宣布退位,这清朝啊,前前后后折腾了差不多300年。

现在咱们提起清朝,哎,大家脑袋里估计都是鸦片战争、割地赔款、憋屈求和这些事儿。

确实,历史就是这么个模样,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像个闷葫芦,不往外看也不往里学,结果咱们中国就一步步被那些西方列强给甩在了后头。

但话说回来,清朝也有它辉煌的时候啊。巅峰时期的清朝,那国土面积可是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面对外敌入侵,也是能硬气地反击的。

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爷掌舵的时期,清朝的综合国力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嗖嗖地往上升,国库里的银子也是哗哗地往上涨。

那时候啊,农业、手工业这些产业都发展得特别好,国家的经济也是稳步上升,百姓们的生活也是过得美滋滋的。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京城,肯定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街道上到处都是叫卖声、吆喝声,还有那些穿着旗袍、戴着瓜皮帽的行人,匆匆忙忙地赶路,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那场景,多美好啊!

乾隆皇帝那时候啊,可真是享尽了前两代皇帝攒下的家底。这家底有多厚实呢?厚到乾隆老爷子能六次下江南游玩,那排场、那气派,简直就是皇帝版的“豪华旅行团”。

不过啊,国家富强了,就有那么些人开始心术不正,想趁机捞点油水。说到这,大家肯定想到了那个大贪官和珅吧?

听说在他家里搜出来的金银财宝,能顶上清朝20年的生产总值呢!那时候的朝廷啊,为了整治这些贪官污吏,对官员的个人财产查得可严了。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廷玉这位老兄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在康熙年间就开始入朝为官,一直是个清贫的好官,老百姓提起他都是竖大拇指的。

你说这官儿当得,家里连点奢华的摆设都没有,府邸看起来古朴得很,就像个老学究住的地方。

他的生活也过得节约得很,一点儿都不像那些整天想着捞钱的官员。所以啊,张廷玉在老百姓心中,那就是个难得的好官。

公元1751年,那时候的张廷玉,已经是白发苍苍的三朝老臣了,年近八旬,但他的眼睛还闪着明亮的光芒。这老爷子啊,一辈子都在为国效力,勤勉尽忠,就像那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张廷玉啊,从小就聪明绝顶,饱读诗书,博览群书,那学问可是学贯中西。他通晓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药卜算这些玩意儿,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康熙皇帝曾经夸赞他:“张廷玉啊,你真是集万家之长,兼古今之大成啊!”

这老爷子啊,从小就以操守高洁著称。他从来不贪图什么私利,待人接物都是一视同仁的。就算在朝廷里当了那么大的官,他的衣食住行还是跟以前一样简朴,一点都没变。

张廷玉还特别慈祥,喜欢帮助那些后进的人。他经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一大半来,资助家乡的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那些乡亲们都把他当成活菩萨一样。

乾隆皇帝对张廷玉也是特别器重,不仅让他当首辅大臣,还经常跟他一起喝酒聊天,谈古论今。

不过啊,乾隆皇帝年轻气盛,有时候也难免会有点猜忌。有一天,他突然下令去抄查张府,想试探一下这位老臣的清白。

那些差役们来到张府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幽静深邃的庭院,里面古树参天,透着一股沉静肃穆的气息。

他们翻箱倒柜地找,最后在一处暗室里搜出了360000两白银。这笔财富啊,对于普通人来说,足够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了。

乾隆皇帝看到这些银子,不禁冷笑起来,心里想:“张廷玉啊张廷玉,原来你是清官的虚名啊!”

在仔细查阅了张府的财务账目后,乾隆帝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那笔惊人的360000两银子,竟然全都是康熙帝赐予张廷玉的赏赐和他数十年来积攒的俸禄。张廷玉这辈子,一直过着勤俭持家的日子,从未贪污过半分钱。

乾隆帝看着账本,心中五味杂陈。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和对老臣的无端猜忌,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惭愧。他轻叹一声,拍了拍桌子,决定要弥补这个过错。

于是,乾隆帝下令将那360000两银子原封不动地归还给张府,并且恪守先前的承诺,让张廷玉在太庙内配享祭祀。

这一举措让朝廷上下都看到了乾隆帝对公正的重视,也维护了朝廷的尊严。

然而,张廷玉并未因此而自满。他深知朝堂的纷扰与复杂,于是选择了远离这一切,隐居在乡间。

他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时常漫步在山林之间,吟诗作赋,与自然为伴。他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在余生的岁月里,这位曾经的国之重臣一直保持着清白的品质。他临终前还嘱咐子孙后代要勤俭持家、行善积德。他的一生,就像一首优美的诗篇,充满了智慧和仁爱。

这段历史见证了君臣之间的矛盾与最终的化解,也昭示了公正和宽容对于一代英明君主的重要性。乾隆帝虽然年轻气盛,但最终还是明白了张廷玉的为人。

这不仅增强了他对老臣的信任,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为君主应该秉持公正无私的品德。从此,他更加珍视身边的忠良之士,努力营造一个公正、和谐的朝廷环境。

经过那次事件后,乾隆帝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他变得更加虚心纳谏,恪守法度,就像一块海绵,不停地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

他时常独自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回忆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仿佛在内心进行着一场场自我反省。

而张廷玉,这位曾经让他怀疑过的老臣,如今却成了他心中的楷模。乾隆帝常常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我要像张廷玉那样,勤勉治国,公正无私。”

在他的治理下,清朝仿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乾隆帝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张廷玉的榜样作用。

有一天,乾隆帝召集群臣,对他们说:“我们要以张廷玉为榜样,学习他的清廉品节,勤勉治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清朝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廷玉的名字,从此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的清白品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每当人们提起他时,都会想起那个勤勉治国、公正无私的乾隆帝,以及他们共同创造的那个繁荣昌盛的清朝时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情报组织历来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谈起情报机构,人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中情局非常地厉害,殊不知曾有这样一个...
原创 1...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个传奇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原本李鸿章作为一个小小的编修,或许一生都不会有机会成为...
原创 遵...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
原创 非... 皇帝还需要帮人修车打工? 没错,来自非洲一个名为霍霍埃城镇地方的领袖塞法斯·班萨, 白天在德国一个修...
原创 外... 在中国近代史上,掠夺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皇俄国。要知道,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华帝国和沙俄之间有着漫长...
原创 李... 前言 1965年7月18日的清晨,一架由卡拉奇国际机场起飞的波音707客机,迎着朝阳飞翔在祖国南部的...
原创 同... 清朝皇室所在的满族在明朝时期乃至后金时期称为女真族,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女真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建州...
原创 载...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从王爷到顾问:载涛与新中国的一段佳话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
原创 项...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中国历史...
原创 六... 六国虽知道秦国要灭了他们,但最终未能联合起来一举灭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利益诉求不同: ...
凉州大都督府:唐朝时期十三个大... 一、唐朝设立大都督府的设立背景: 唐朝时期,大都督府是地方军事的最高机构,负责统辖一州或多个州的军...
隋朝仅存在短短37年,却留下4... 前言 公元七世纪初,一个新的王朝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崛起。隋朝,只存在了短短三十七年,便如昙花一现般消逝...
原创 此... 在国民党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他的军衔虽然只是一名中将,但是因为长期担任蒋介石的身边护法,所以地位是...
原创 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花70万为日本...
“刺蒋者”华克之虎口夺食,设局...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上午9时20分,百来名国民党委员在会议厅门前合影...
原创 梁... “梁大牙!你贻误战机!你有什么解释?”彭德怀拍着桌子愤怒地说道。 梁兴初低着头沉默不语。 “还说38...
“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是谁,建...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福建平潭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溯源·共赢”南岛语族文化艺术...
揭秘!秦始皇的銮驾到底啥规模?... 1980年,在秦始皇陵车马坑中出土了两乘青铜材质的大型彩绘车马,经过近8年修复,它们终于重现了昔日风...
原创 开... 开国上将毛遂自荐当部长,被康生刁难,毛主席:那你去当部长吧 1956年春天,一场关于中国原子能事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