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0岁大臣被赐死,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看后:放了他
迪丽瓦拉
2025-07-04 06:03:24
0

历代帝王都通过各种手段来掌握大权,加强中央集权。清代的雍正帝在建立军机处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存在另外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管理制度——文字狱。

文字狱历史悠久,目的是迫害文人、排除异己。

文字狱盛行于清朝,它的存在禁锢了文人思想,让许多文人不敢去创新,将文人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下。

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尤为严酷,但一位70岁的大臣被赐死后,断头饭吃了两块肉喝了三杯酒,乾隆看后,竟然放了他。

出身名门,富有才华

这位让乾隆皇帝网开一面的大臣就是尹嘉铨。他1711年出生于官宦家庭,其父是当地享有盛名的尹会一。

尹嘉铨出生后父亲就全心全意地教导他读书写字,同样他很有天赋。1736年考中举人,之后数次累迁至大理寺正卿。

尹嘉铨富有才华,他曾经奏请乾隆皇帝将朱熹的《小学》作为旗人必读书籍。

《小学》本就是一本符合封建道德言行的儿童教育书籍,他还为此书加疏,将其命名为《小学大全》。此事深受乾隆帝的赞赏。之后尹嘉铨按部就班的工作,到年龄后就选择退休。

奏请皇帝,却被判刑凌迟处死

退休回家的尹嘉铨,因其之前的功绩,当地人都尊称他为名儒。他以以此自居,但文人都好面子,尹嘉铨不会想到,他最后死在了爱面子上。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帝西巡至五台山地区,尹嘉铨一心想要去接驾来拍马屁,但都没有圣旨来召见他。

突然,灵机一动的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只见他以自己父亲为由向乾隆皇帝上奏了两份奏折,奏折的内容一是为父亲请去谥号,二是希望赐请他父亲从祀孔庙。

尹嘉铨本以为这样做会为自己博得孝子的美名,成为街坊四邻称赞的对象。

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乾隆帝看到这两封奏章,勃然大怒。乾隆帝的眼中尹氏父子两的身份地位并不显赫,可以说是边缘人物。这样的人竟然敢上奏折请求谥号。

“谥号”是指社会地位显赫的人去世之后,后人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的文字。

尹会一并不符合地位显赫,因此乾隆帝的朱批为:“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换句话说就两个字——“不配”。

乾隆帝念及尹氏父子感情,当时并未处罚。按理说皇帝都如此生气,尹嘉铨就会安分守己,不再提及这件事,好好的安度晚年。

但被乾隆皇帝拒绝的事情传遍街坊邻居,好面子的他实在忍受不了。于是他竟然再次上书一封,依旧是为父亲请求谥号。乾隆帝看来他执意如此,暴怒下便下令免除尹嘉铨的官职,交由刑部大牢审讯。

尹嘉铨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有按照预想给父亲请求谥号为自己博得孝子的名声,最终却使得自己丢失官职,性命堪忧,沦为他人笑柄。他在进入牢狱后,大学士英廉按照圣意将尹家抄家,在他家中搜罗出来各种各样的书籍。

作为文人的尹嘉铨家中的藏书数量非常人能比,官员们仅查阅书籍就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英廉秉公执法,还特意找来了熟读经书并有查阅禁书经验的人来协助办案,日复一日的检阅下,在尹嘉铨的藏书中发现了数百处违反规定的言辞。

其中在《名臣言行录》中发现他将鳌拜、鄂尔泰、张廷玉一些曾经受到乾隆帝痛批之人收入其中。

并且他自称古稀老人,这触犯了乾隆的大忌。乾隆帝于其70岁大寿时,御作诗歌称自己为古稀,还制作了一枚古稀老人的印章。所以尹嘉铨犯了大忌。

其次《多病徒传》中他写道:“子欲为帝者师。”

尹嘉铨并不是皇子们的讲师,充其量不过是他所加疏的书籍是皇子们的必读书籍。如此称呼自己实在狂妄。书籍中搜罗出的罪状实在太多,而后生活作风上,他被指责为强娶50岁的寡妇为妾。

各种证据面前,尹嘉铨的辩解略显苍白无力。最终刑部将此案发现的所有罪状罗列呈给乾隆帝。

乾隆帝为彰显宽容大度,将其改为绞杀,且家属不必受到连坐的责任。他家中的所有书籍以及尹嘉铨所编撰的全部焚毁。

此事本以为到此结束,没想到尹嘉铨大难不死。

断头饭吃了两片肉喝了三杯酒,皇帝:放过他

尹嘉铨行刑之前,乾隆皇帝特意安排御厨为其做最后一餐。普通人看到断头饭时都哭喊不已,明白自己死期将至。

尹嘉铨截然相反,看到狱卒们端上来的断头饭,他神色从容,没有一丝慌张。这可能是他的文人面子让其在最后保留体面。

尹嘉铨看着丰盛的酒菜,用筷子夹起了两片肉,喝了三杯酒,之后就放下筷子,从容不迫地迎接死亡。

未曾想到,这个行为拯救了他的性命。监管他的人员,觉得不可思议,就将尹嘉铨出人意料的行为上报乾隆帝,乾隆帝听后,下令召见尹嘉铨。

此时的乾隆帝心中的怒火已经消散,晚年的他性格更显温顺,乾隆帝担心杀掉尹嘉铨会使自己名声受到危害,心中不免动摇。

尹嘉铨看着摇摆不定的皇帝,立马诚心悔过,并开始拍乾隆帝马屁,说自己年事已高,之后一定会每日祈祷圣上万寿无疆。

几句话让乾隆有所动容,于是尹嘉铨无罪释放。尹嘉铨得以保全性命,并不是他溜须拍马屁和从容赴死的态度感化乾隆帝,其实是乾隆帝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

他以此事,将尹嘉铨的道学一网打尽,还让他面子尽失。尹嘉铨回到家中后,整日郁郁寡欢,次年就去世了。

总结:

文字狱的出现让文人不敢表示真实想法,使得清朝的思想固化。文人们所写的书籍会被一些人咬文嚼字,从中定罪。尹嘉铨就是如此,面对他的罪状,他一一解释但都没有作用。对于统治者来说,文字狱的出现利于管理。

尹嘉铨因此事颜面尽失,乾隆帝却因最后的举动留下了仁君的好名声。两者的鲜明对比,他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是乾隆帝消灭道学的“替罪羊”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情报组织历来是一种神秘的存在,谈起情报机构,人们可能都知道美国的中情局非常地厉害,殊不知曾有这样一个...
原创 1... 李鸿章是晚清的一个传奇人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原本李鸿章作为一个小小的编修,或许一生都不会有机会成为...
原创 遵... 王稼祥的这一票,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贵”的一票, 它深深地影响了红军的命运! 1935年1月,寒...
原创 非... 皇帝还需要帮人修车打工? 没错,来自非洲一个名为霍霍埃城镇地方的领袖塞法斯·班萨, 白天在德国一个修...
原创 外... 在中国近代史上,掠夺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皇俄国。要知道,在外蒙古独立之前,中华帝国和沙俄之间有着漫长...
原创 李... 前言 1965年7月18日的清晨,一架由卡拉奇国际机场起飞的波音707客机,迎着朝阳飞翔在祖国南部的...
原创 同... 清朝皇室所在的满族在明朝时期乃至后金时期称为女真族,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女真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建州...
原创 载...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从王爷到顾问:载涛与新中国的一段佳话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
原创 项...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中国历史...
原创 六... 六国虽知道秦国要灭了他们,但最终未能联合起来一举灭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利益诉求不同: ...
凉州大都督府:唐朝时期十三个大... 一、唐朝设立大都督府的设立背景: 唐朝时期,大都督府是地方军事的最高机构,负责统辖一州或多个州的军...
隋朝仅存在短短37年,却留下4... 前言 公元七世纪初,一个新的王朝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崛起。隋朝,只存在了短短三十七年,便如昙花一现般消逝...
原创 此... 在国民党中,有这么一号人物。 他的军衔虽然只是一名中将,但是因为长期担任蒋介石的身边护法,所以地位是...
原创 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花70万为日本...
“刺蒋者”华克之虎口夺食,设局...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正式开幕。上午9时20分,百来名国民党委员在会议厅门前合影...
原创 梁... “梁大牙!你贻误战机!你有什么解释?”彭德怀拍着桌子愤怒地说道。 梁兴初低着头沉默不语。 “还说38...
“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是谁,建...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福建平潭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日前,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溯源·共赢”南岛语族文化艺术...
揭秘!秦始皇的銮驾到底啥规模?... 1980年,在秦始皇陵车马坑中出土了两乘青铜材质的大型彩绘车马,经过近8年修复,它们终于重现了昔日风...
原创 开... 开国上将毛遂自荐当部长,被康生刁难,毛主席:那你去当部长吧 1956年春天,一场关于中国原子能事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