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是第一位完成大一统的战略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的领头人,他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他自称皇帝,亲政以后他充分发挥了政治家才能,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他所创建的制度有的一直延伸到现在,影响深远。
其中郡县制是秦始皇最成功的一个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它是一个直线管理制度模式,地方长官任命直接由皇帝负责,打破了贵族以往的世袭制度,是对西周宗法制的一个整治,天下分为了三十六郡,直接由皇帝负责,取消了西周设立的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设立的一项管理地区和人民的制度。受封的诸侯有在自己的封地内可随意执行权利,自主性较强,且爵位可世袭,但是也要履行缴纳贡赋,为周天子保护疆土,随从作战的义务。
由于分封制使各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性,所以便出现了大国吞并小国的现象,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而且随着领地的扩大,诸侯甚至会威胁到周王朝的统治。随着战乱越来越多,分封制的缺陷也就越来越突出。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在各个郡下面设立县治,在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百官的调令都由朝廷掌握,中央集权制度就此形成,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统治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且不再设立诸侯,没有削藩之忧。
但是在汉朝之后又恢复了分封制,成为了郡县与分封相结合的局面,虽然分封制设立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到最后都会造成诸侯之乱,藩王之乱;甚至还会给其他国家以可乘之机,不利于维护朝廷稳定,不利于国家稳定发展。
在唐朝,有名的安史之乱就是因为藩王爆发的,虽然主观原因是因为杨玉环,但还是由于分封造成的一方独大威胁到了王权。
由此可见,种种实例证明,实行分封制的王朝最后都受到了藩王或者诸侯的威胁,这是分封制的最大的缺点。
与此相反,秦朝以后汉武帝时期,就是因为前车之鉴,他吸取了教训,没有放任诸侯一方独大,为后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之后的元朝时期,郡县制变成了行省制,没有大的区别,皇帝主张大力削藩,削弱诸侯手中的权力,所以他们都开创了盛世时期。
以上这些都证明了郡县制的提出对后世的贡献巨大,秦始皇身为政治家,提出了郡县制,解决了长期诸侯割据一方的局面,中国封建王朝才强盛了两千年。虽然秦始皇的残暴让人恨得牙痒痒,但是也不能忘了秦始皇的功劳,因为他才有了将近两千年的中华文明。
秦始皇的功过,自由后人随意评说,但是他推行的郡县制确实是一大功绩,它对现在的地方制度仍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