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魏的灭亡,是否和卞夫人有关?
迪丽瓦拉
2025-07-04 12:03:01
0

魏晋之前为东汉。

东汉政治的主角,并非皇帝。

而是从皇后到太后的女性们。

武宣卞皇后,是生前没当上皇帝的曹操,所封的“后”。

曹操,字孟德。

江湖人称“人妻杀手”……不过他其实都是喜欢寡妇啦。

作为一个革命先行者,扶孤助幼的博爱精神是很重要的。

比方说一千多年后的那个孙先生,嗯。

不过很多事情都是后天养成的。

一开始,曹操也只是单纯的抱持着救国救民之心。

很正常的,娶了一个老婆跟两个妾。

正妻丁氏,妾卞氏与刘氏。

刘氏为曹操最早诞下一子一女。

长子昂,长女后为清河公主。

但刘氏早卒,曹昂与妹妹共为丁氏所养。

卞氏乃琅邪开阳人,本倡家。

唐代以前,指的是世代从事音乐歌舞的人家,比较像传统戏曲剧团啦。

变成妓院的代名词,那是后来的事情。

毕竟先秦两汉,礼乐是一种专门的定制“商品”。

从业人员,就像是现在日本的达人老师匠一样。

有钱有势倒不致于,只是没那么低三下四。

可经历两晋大败亡,中原古贵族日渐难敌新贵。

乐人倡家,也只能贱卖自己的技能,在新土地新时代求生存啦。

东汉末年还没那么不堪,所以千万别以为曹操是去逛窑子赎了个红牌回家。

相反的,二十岁才嫁给曹操的卞氏,很显然家里也有些摆谱的本钱。

不然女儿超过十三岁还不快嫁出去要逼死老父亲吗?

后来天下大乱,曹操的父亲也欲前往琅邪避难被害。

“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

不难想见,曹操与卞氏的结合,也是一种大族间的政治婚姻。

说得严格一点,应该是中等非士族的策略联盟啦。

“太祖于谯纳后为妾。后随太祖至洛。”

就地点描述来看,两人应该成亲于黄巾乱后,曹孟德当济南相当到一个赌烂之后,装病回家的时期。

而后,在曹操被征召为西园八校尉时,一同入京(洛阳)。

建军那是中平五年八月的事情,但总不会讲武大会当天,曹操才从谯县赶过去吧?

而曹丕也就在中平四年冬天出生了。

“帝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证,非人臣之气。”

我还第一次觉得,这个皇帝出生的祥瑞可能是真的。

至少,曹操或许认为,曹丕的诞生,跟朝廷征召自己为中央高级武官,是一定程度的“预兆”。

十有八九,卞氏能跟着老公一起上洛,就是小曹丕也一起去了。

比起更早出生的曹昂,孟德兄对于曹丕的教育,更着重于武功方面。

可没两年,董卓就来作乱。

曹操何等乱世奸雄,换了套衣服,抛下小妾小子就回老家去了。

当时,唯恐天下不乱的袁术就来给洛阳曹家分部报讯,说曹操失踪啦,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家人们纷纷表示块陶啊此地不宜久留。

(家人是在你家上班的人,不是跟你有亲戚关系的人)

卞氏就说:“还不知道。万一我们都回乡下了,操哥哥明天回来这里,以后我们还有什么脸见他?就算真是遭祸,大家一起死了便是。”

好气魄,是吧?

更可怕的是,曹家人就听话了。

陈寿在《三国志》节录这个故事,当然是有原因的。

卞氏是开国皇太后,相当于东汉国母阴丽华的身分。

她们都不是正妻的身分。

但智慧与霸气,你不能怀疑。

也就从这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表现,让曹操萌生了“卞氏最高”的想法。

但是没人告诉我们,洛阳曹家分部后来到底怎么了。

老实说,稍微推一下。

曹操当时被通缉,还没回到谯县,就在陈留跟卫兹招募了五千人,加入袁绍老大的讨董联盟。

这时候,卞氏等人要是还没逃,那还真的是“正使祸至,共死何苦”?

恐怕也不至于。

董卓基本上就是冲着老袁家来杀鸡儆猴。

跟十大寇相比,曹操根本捡角的。

这是有佐证的。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曹操发了两次言,建议联盟进攻,没人甩他。

再来是交叉比对:前面赞助曹操征兵的卫兹同学,其实是袁绍集团中,跟曹操交情不错的张邈手下。

讲白一点,曹操就是“陈留太守张邈”手下一将。

孙坚则是“后将军袁术”手下一将。

这两个三国开国君主,并不是讨董联盟中,董卓需要讨的对象。

再看曹丕自传:他为什么从董卓之乱,诸侯进逼洛阳开始写?

而且他一点都没有强调,这场乱事中他爸在干嘛。

是不是因为,曹丕本身,就是洛阳难民中的一份子呢?

或许,曹操就是在攻破洛阳之后,才捡回了这个小妾跟小儿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说是不是再次觉得儿子很神奇,光是对这个小妾,都得刮好几个目相看。

华陀大夫的技术,那是挺不错的。

更不要说,大房太太丁姐要番得多。

曹操一开始是不觉得的。

说到底,丁夫人自己无子,但照料刘夫人的两个遗孤,也是尽心尽力,视如己出。

问题就是太视如己出了。

董卓之乱的五年后,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

二十几岁的曹昂因为“不能骑马”而捐躯。

十岁的曹丕因为“善骑射”逃出生天。

可在这之后,丁夫人就一天到晚跟曹操哭闹:“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

你知道,当你平常使用白话文,文言文就是另一种语言。

另一种语言有时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raincatsanddogs”,实在不能翻成雨下得猫猫狗狗。

丁夫人的这句名言,也只怕不能单纯翻译成:“你杀死我儿子,都不想他。”

更合理的翻译恐怕是:“也不想想就是你性好风流,才害死我的儿子。”

这样就更好明白“太祖忿之”。

曹操火大啦,“关妳屁事,妳这样怎么持家,来人啊给我换一个。”

于是,丁废卞立。

丁夫人原本是正妻,又有曹昂在膝下,是很看不起卞夫人的。

如今风水轮流转,卞夫人一等到曹操出去打仗,那还不……

打包一点好东西去送给丁姐。

或是请丁姐来坐坐,并仍然把丁姐当正妻行礼。

母仪天下传就是这么写的。

陈寿一个蜀汉国民,太后两个字都不会写,这些记录当然是正统中原官才会不惜笔墨大书特书啦。

但即使卞夫人好意相待,丁姐还是继续端她的架子。

曹操更怒,就叫丁夫人回娘家,自己好好想清楚。

不管怎么说,丁夫人好歹是曹操的正妻,“妻”之属性当然也是有的。

赶回娘家之后,就是有妻子属性又不在我家,那也算是个87%的人妻了你说有木有啊?

于是咱们孟德兄就偷了个空,去拜访快要变成前妻的丁夫人。

那天,丁夫人正在织布呢。

仆人通报:“曹公到啦。”

丁夫人依然坐在织布机前,来个充耳不闻。

曹操也不介意,他就好这口冷淡风。

走了上去,一手抚上老婆的背……唉呀,没穿,这是等我来着。

当然没穿啦……好对不起这边当没看到。

曹操道:“老婆,跟我回家吧?”

丁夫人头也不回,根本当曹操不存在。

“妳不跟我走,我可要走啦。”

丁姐还是一个不理。

曹操叹了一口气,毕竟同步率只有87%,真要他低头求丁夫人,他也不干。

索性跟娘家说:“这娘们我不要了,你们把她嫁掉吧。”

嫁掉,或许曹操就会回心转意?

可丁家清楚,呷赛啦,你抢回去的人妻,十个有八个都是你把人家变寡妇的。

真把丁夫人再嫁掉,丁家等着灭门吧。

等到丁夫人过世,卞氏也是请曹操帮她办后事。

孟德说好,但并没有把丁夫人收进自己家族祖牌祖坟就是。

据说曹操将死之前,很是感叹万一死后与曹昂重逢,都不知道该跟他说“妈妈去哪儿”了。

卞夫人成为正室后,按照东汉光武帝传下的礼法,要考验一下母仪天下之德。

这真的很夸张啦,搞得好像建安才几年曹操就自诩为帝了。

总之,曹操把膝下没有妈妈的孩子,都交给了卞夫人抚养。

所以前面要一直强调曹操“人妻杀手”的招牌。

他不只收人妻,拖油瓶也照收无误。

而且都不要这些孩子改姓曹。

改了就没有人妻的那个味道了嘛。

同样按照东汉传统,当曹丕受封为魏太子时,卞夫人的身分,仍然不是魏王之后。

东汉的皇后跟太子的妈妈,不能挂上等号。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曹丕雷厉风行的处理了魏讽之乱,曹操本人又在刘备关羽轮番进击两头烧的同时,才确立了魏王之后,当属卞氏。

题外话,我个人怀疑曹操当时应该已经不良于行,所以大军在长安到洛阳的时候停滞了很久。

讨伐关羽时,也需要夏侯惇随身服侍。

曹操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回不去邺城了。

他也知道,曹丕将会走出跟自己不一样的路。

想要让曹丕不脱正轨,恐怕只能靠卞氏了。

卞氏本身是一个“节俭”的人,当她的仆人,都只能“食粟饭,无鱼肉”。

等到曹丕代汉,卞太后也“灭损御食,诸金银器物皆去之”。

以一个“类东汉”太后来说,这些行为相当合格。

刘表曾经说过,自己节俭,不应逼迫下人--这是东汉末年的“君子党”所为。

真正不党不群的古儒派,那是讲究廉洁的本身,就是一种品德。

某方面来说,曹操的性格也是不党不群,跟卞氏算是较为合拍的。

额外提一下,卞夫人的故乡琅邪,也算是一支古老鲁儒的汉代大本营。

儒家最重礼乐,倡家出身的卞氏,你说跟这支鲁儒,怕也是有点关联的。

这里不谈阴谋论,有兴趣看一下《新汉演义完结篇》就好。

要提出的是,卞夫人基本上,是儒家教义派。

很不幸的,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是黄老教义派。

上一次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这样的对立,刚好是颠倒过来的……

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的阿嬷窦太皇太后,是黄老派。

而少年刘彻,正打算兴儒。

道与儒,哪个对国家更好?任凭辩论。

事实就是问题不在那边。

对皇帝而言,更多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天地。

曹丕,跟刘彻一样,试图挣脱前人留下的枷锁。

单就卞皇后纪跟注来看,曹丕跟母亲之间没有太多冲突。

甚至就连曹植犯法,卞太后都说请依法办理谢谢指教。

但魏文帝纪,却明白摘录了黄初三年,九月甲午诏。

“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这个堪称刘邦对付吕后:“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威力加强明文规定版。

刘邦当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也没有入法。

只是一个口头盟约兼祖训的概念。

你说曹丕要做到这份上,那肯定是很气的。

他都几十岁人了,老妈还明显在干政。

两汉以来,哪有这种窝囊废皇帝?

又要怎么开启新朝代?新气象?

而卞太后干政,到底对曹魏产生什么影响?

陈寿都不敢下这个评。

但他是密码高手。

陈寿写得隐讳,他想必认为,事实俱在,何需评议,无端找罪。

卞太后,造成了曹魏的灭亡。

有这么严重?

就算她干扰曹丕,扶持了曹丕不爱的儿子曹睿上位……

曹睿好大喜功,但也算得上一代明主吧?

更何况,曹睿上位不久,卞太后就挂啦?

难道要把重用司马懿的锅,也给卞太后背?

我是一个很肤浅的业余历史爱好者,但我不会那么说。

问题的关键,跟东汉一模没有两样,谓之外戚。

卞太后基本上很管制她的亲族,想要巴结曹操的,讨赏赐的,多半在她这一关就会被打回去。

鸭卵密密也有缝,卞太后的死穴,就是她是个“弟控”。

卞太后的弟弟,名叫卞秉。

建安年间,卞秉官拜别部司马。

以曹操的部队来说,这官不小。

但以大汉丞相魏王曹孟德的官爵来说,这官当真是鼻屎大小。

卞后不只一次跟曹操抱怨。

但曹操说:“能当我妹夫,还不够大吗?”

卞后又跟曹操说,希望赏给弟弟钱财,曹操更答:“妳平常偷拿给他的,还不够他用吗?”

《魏略》表示,曹操在世的期间,卞秉的官位没调整过,财富也不怎么多。

但等到曹操过世,曹丕篡汉。

有外戚身分的卞秉,按东汉传统封侯,那是谁也没话好说的。

起初,封了一个乡侯。

曹丕将死之前,又进为县侯,邑一千二百户。为昭烈将军。

曹操封过最顶级的应该是夏侯惇,二千五百户。

荀彧二千户。

曹仁一千五。(曹丕后增二千给叔父,为三千五百大将军)

荀攸不过七百,夏侯渊也不过八百。

这样可以感受到,卞秉有多飞黄腾达了吗?

外戚肥,不可怕。

但外戚有才,加上这得天独厚的基础就不得了。

卞秉本身庸碌,你看曹操不用他就知道了。

但他的儿子卞兰,书就读得很是不错。

卞兰曾经写了一首赋,赞颂仍是太子的曹丕。

曹丕很是欣赏跟亲近他。

等到曹睿上位,打了几场胜仗后大兴宫室,卞兰又出来劝谏。

曹睿虽然没有因此而停下,但也是很敬重卞兰。

后来曹睿迷信,请巫女赐神水给卞兰治糖尿病。

卞兰死都不喝,然后他就死掉了。

当时有些人认为,卞兰太常得罪魏明帝,遭到赐死。

不过别说《魏略》作者不是这么想,甚至你也可以看到:卞兰是曹丕曹睿两代亲信。

这已经是陈群司马懿的等级了。

而卞兰的孙女,也成为了曹丕的孙子,曹髦的皇后。

只看三国想说,哇,这表示他们交情很好嘛。

但你一对照东汉历史就会知道:卞家,绝对是把持外戚核心的家族。

而且,司马家需要他们。

曹髦为帝,就是高平陵之变后的事。

就是司马家当权之后。

曹髦的下一任,禅让魏帝曹奂,皇后同样是卞家女。

曹魏自丕起,不过五帝。

除了齐王曹芳,哪个背后的女人不是姓卞。

曹魏短短几十年,就是卞家、郭+甄家在当外戚大族。

一如东汉开国阴窦邓三大氏。

放在高平陵之变一看,立见分晓。

首先,曹丕恨外戚,抗之。

曹睿因外戚之力而立,纳之。

曹芳年幼,而曹爽跟外戚之间,定不能谐。

故有高平陵变。

司马家借郭氏起,又请出卞家压掉郭家势力。

最终走上自家独大之路。

看到这里,能明白为什么我说“卞太后造成了曹魏的灭亡”吗?

她复刻出了一个来自东汉的“外戚王朝”。

那是曹操不想要的。

也是曹丕不想要的。

这或许也是另一种“英雄难过美人关”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海... 在1949年,百万大军渡长江,这次的作战目标很明确,解放江浙,直捣蒋介石的老巢南京。在这样的背景下,...
原创 苏... 在新切尔卡斯克的黎明,街道上还残留着昨夜混乱的阴影。太阳尚未升起,一群身着制服的人已经在城市的心脏地...
原创 1... 邓公赫赫功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公在全国解放后,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公曾...
原创 战... 在战国初期,魏国因为最早变法,使得国力冠绝天下,就连秦国、齐国都不是它的对手。然而,在魏惠王时期,魏...
原创 乾...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这是乾隆皇帝曾对英国正使马戛尔尼说过的一句话。 大概意思就是说:...
原创 聂... “我从没见过这么隆重又这么简单的婚礼…就是平平常常的结了婚,日常的装束,没有喜宴,也没有贺礼。说隆重...
究竟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一统七国的秦王嬴政、爱恨互杀的孙斌庞涓,纸上谈兵的赵括,...
原创 顺... 顺治帝年仅6岁登基,成为大清第一位不能亲政需要叔王辅佐朝政的皇帝;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
原创 英... 1997年7月1日,这是无数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日子。被英国殖民了上百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原创 武... 前言 在汉朝时期,日本就被称为倭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倭国经常派人入贡。当时,倭国处于中国的朝贡体系...
以国为姓 沈与冉古代同音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以国为氏...
回顾清朝灭亡不过一百余年,上千... 前言 我们或许都了解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但实际上,清朝的辉煌也不容小觑。 据数据显示,清朝的存在时间长...
原创 慈... 1900年,慈禧太后召见了周莹,这让周莹感到十分惊讶和不解。周莹并非出身显赫,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
原创 回... 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康熙皇帝的统治时期被称作“康乾盛世”,也有人说乾隆的统治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
原创 大... 李玄,《大明王朝1566》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 多年经营,费劲心思讨好杨金水,好不容易熬到了四...
原创 西... 在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那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无云无雾。但是,就...
回顾清朝八旗子弟都可以提笼架鸟... 引言 很久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旗人吃老米”。旗人指的是清朝时的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权群体,他们...
原创 宋... 历史上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并不多,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十余人,其中宋朝就有两个,分别是北宋的宋仁宗赵...
原创 回... 《封神演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本关于商朝历史的神话传说。这本书籍将商纣王的暴虐昏庸描绘得淋淋尽致,纣王沉...
原创 李... 唐朝初期的玄武门之变是影响整个唐朝的政变,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斗争,最后是李世民取得胜利,成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