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不带年轻女子,为何带一船老妪和接生婆?这就是古人的智慧!
迪丽瓦拉
2025-07-04 16:02:42
0

点上方中小学生阅读关注更多资讯 !

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每个朝代都在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个朝代也都有着自己的出众的地方,比如说明朝,当时的航海也很发达,尤其是郑和下西洋,这也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面“旗帜”,它告诉了世人明朝的强大,也让后世认识到古人的魄力和高瞻远瞩,“郑和七次下西洋”,也让后人无不为其感到自豪!

而主人公郑和,相信都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官,但是在当时他也是一个太监,历史上大多数人对于太监这个职业并不是很尊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郑和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太监,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有话说“舟车劳顿”,就是在陆地上,到处跑也是相当辛苦的事情,更何况是天有不测风云的海洋之上,通常航海是不带女子,因为女子身娇体弱,当遇上危险时,男子分身乏术,恐怕要危及到性命。

在古代航海,除了客船,其他的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让女性上船的,即所谓的“有女同行,航行不利“。

但是郑和下西洋期间,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做法,每次在下西洋的时候,都会带上一船老妇人和接生婆,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带上一些年轻女子呢?

可不能小看这一船老妪和接生婆,她们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没有她们,郑和和船员们这28年的远洋岁月根本熬不下去。

郑和的船队要在海上飘荡整整28年,这不是在陆地上,没有什么就可以随时补给,所以在下海之前,郑和就要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

就拿船员们穿衣服这件事情来说,28年一个人不知道要换多少套衣服,如果要将船员们28年的衣服一次性都装上船,那么再大的船也装不了,所以郑和就想了一个办法,带上一些老妪,她们的工作就是给船员们补衣服。

而且这些老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擅长女红,所以说一个船员就能够省下好几身衣服,不仅节约空间而且节省成本。

这件事其实年轻的女子也能干,但是为了船员们不会因为男女之事而耽误大事,所以郑和思来想去便带上了一船老妪。

郑和带接生婆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主要是当时明朝皇帝的要求因为当时明朝不仅工业农业技术强劲,而且医学技术也十分先进,这几名接生婆主要就是为了在其他国家宣扬明朝先进的医术。这个办法也确实很奏效。

因为郑和曾经到访的一些中东和非洲国家医学技术非常的落后,许多产妇在生产的时候死亡率都非常的高,因为他们不懂得先进的接生技术,许多妇女在生孩子的过程中会因为感染或者是大出血而丢掉性命。

郑和到访这些国家之后,会让接生婆帮助当地的孕妇生产,还会交给她们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任何船队的这一系列做法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献上了国外的特产和金银财宝表达他们的谢意,也纷纷表示愿意与明朝建交。

所以说,这些老妪和接生婆对郑和和船员们其实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不管郑和究竟带了哪些人,去了哪些地方,或者是为什么目的才开始决定出海远洋的,这都是中国航海甚至是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

直到现在郑和依旧是我们国家一个对外交流最为有力的符号,而且他的所作所为也确实值得被我们每一个人所铭记。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1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单词表和音频,收藏起来每天跟读!

2、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单词表和音频,收藏起来每天跟读!

3、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1-Unit10单词表和音频,收藏起来每天跟读!

为孩子选书,点“阅读原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女将秦良玉,如何力挫皇太极吓傻张献忠? 公元1629年,秦良玉接到命令,率兵奔赴北京阻击皇太极的突袭...
原创 明... 皇帝姓朱和老百姓杀猪吃猪肉有什么关系?在我们现在看来两者完全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在古代,这确实是关系...
原创 把... 如果说从制度上为曹操上位而铺路的大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董昭了。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他被推举为孝...
原创 回... 在明代历史上,除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将侄子建文帝赶下皇位这一不正常的皇位更迭外,还有一个著名政...
原创 抗... 1910年一群革命志士设计暗杀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但因为行动泄密这群革命志士中有不少人被捕。其中一...
原创 1... 1691年,13岁雍正与那拉氏大婚,洞房花烛夜俩人正挽着胳膊喝交杯酒,雍正扭头见陪嫁女秀美,非要3个...
原创 “... “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是千古奇冤还是罪有应得?明朝的袁崇焕,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他...
原创 年... 说年羹尧4大特点,第一特点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屠杀江夏镇不留一人,连妇孺也不放过;第二大特点是贪财...
原创 1... 1843年,道光传召曾国藩,见他衣服打着补丁,遂大怒。岂料,曾国藩却说,每年俸禄只有129两,实在太...
原创 从... 引言 “逆袭人生”,是当今社会十分流行的一个词汇,意为在逆境中取得成功,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发奋图强...
原创 回... 【我虽姓钱,可我不爱钱!】 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艾跃进教授曾经有一段关于“富过三代”的演讲,...
原创 西... 01 古龙在《大人物》里写道:笑得甜的女人,将来运气都不会太坏。 望见诸侯带着滚滚烟尘,从四面八方集...
原创 大... 一、从河东薛氏说起 公元614年,隋炀帝杨广坐在龙椅上,对着下面的群臣,正慷慨激昂的阐述:第三次征伐...
原创 1... 1900年,65岁慈禧一份诏书单挑所有列强。8天后,她慌了,立马拟电报想通电各省勤王。不料,电报被盛...
原创 上...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瞎扯一下,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男女通吃的风流史。 武则天称帝,女权主义成了唐朝...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模... 隋炀帝杨广是史书上著名的昏君暴君,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隋炀帝的优点,即使有,史官也加了主观定论:全是...
原创 巴... 公元626年夏,太白经天,昼见长庚,“天下革、民更王”的谶语让皇宫里的大唐皇帝李渊惴惴不安。这时候太...
翔子:考古界元老早就做出震撼论... 近年来,关于黄帝及其家族的起源地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认为,黄...
原创 隆... 隆裕皇后叶赫那拉•静芬是晚清的最后一任皇后,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大姓。 慈禧太后是她的姑母,叶赫那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