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宋朝历史,宋朝从立国之初就埋下了软弱的祸根,尽管出了很多名相,但也无能扭转衰弱的局势。而这个祸根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其实宋朝的江山来路不算太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的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宋太祖才害怕手下将领也学他兵变篡位,所以“杯酒释兵权”就名正言顺,但是自此之后,整个朝廷就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朝中基本没有堪当大任的名将,国土面积一直在被蚕食缩小,一直到宋徽宗时期终于酿成大祸“靖康之耻”!
创业难,守业更难,宋朝的国力一直在不断的减弱,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时期,他任用了奸相蔡京和宦官童贯等人,弄得天怒人怨,朝堂之上也是乌烟瘴气,各地农民起义更是此起彼伏,整个北宋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虽说最终都被宋徽宗镇压下去,但是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兴起让北宋面临覆灭的而危机。
但是宋徽宗昏庸无能,与虎谋皮反被虎伤,金人想借道中原攻打大辽,宋徽宗竟然同意了,还一起联合攻打大辽,但这次的合作和借道彻底让金人看清了大宋不过是花架子罢了,于是就开始有了吞并大宋的野心,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破了开封,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以及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全部押解北上,而整个开封城里面的公私财富都被洗劫一空。
《南征录汇》记载,金人对于这些大宋的女性可没有什么怜香惜玉,一路上不断的有女性被凌辱,就连王妃,帝姬(当时对公主的称呼),宫女都不能幸免。金人为了取乐,基本不将宋人当人看,强迫王妃、公主以及宫女们换上衣不遮体的舞衣取乐金兵,给金军的将领们劝酒,要是有人敢反抗或者稍有不情愿就会被砍头。这些平时锦衣玉食的富家女完全成了金军将领们发泄的对象,保福、仁福、贤福三名帝姬和二名皇子妃在遭受蹂躏中死去。
古人的道德伦理里面最讲究的是女人的三从四德,将贞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很多人很疑惑,这些嫔妃和公主们为什么不为了贞洁选择自杀,这样的话还能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就如同崇祯在城破是杀死自己家人一样,但是我们不能用旁观者的眼光来评判,当真正遇到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这些从小锦衣玉食的公主嫔妃,那些伦理道德都是对普通百姓而言,对于这些娇贵的皇族却是不适用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在她们内心深处可能没有贞洁这一说法。
另外,公主嫔妃虽然也是宋朝象征性的人物,她们提前选择自杀是巾帼的表现,但是随行的还有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人都没有自杀的勇气,国家已经蒙羞,这些公主嫔妃自尽也无济于事,况且她们正值风华,虽说受到摧残,但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说不定到了目的地之后被金人将领娶过门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的话依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只要活下来,受点屈辱也可以接受。
但话说回来,靖康之耻是男人造成的,罪魁祸首就是宋徽宗,这些公主嫔妃只能算是被牵连,算是靖康之耻的牺牲品,她们应该是既恨生在帝王家,又恨生在平民家吧。只能说生在那个时代也是无奈吧。
不过当年赵光义凌辱小周后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他的后人也会有遭受靖康之耻的一天,或许冥冥中自有因果吧,我们作为历史的看客,对于这些嫔妃公主,不谴责也不赞美,客观对待这段历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