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12年8月,韦太后在金国大军的护送下,终于回到了日夜牵挂的南宋,一别多年,宋高宗见到母亲如此憔悴,跪在地上痛哭不已,韦太后缓缓扶起宋高宗说:“儿啊,莫要哭,如今一切都好了。”
韦太后回到南宋后便入住了慈宁宫,宋高宗虽然昏庸无能,但是对韦太后这个生母的确很不错,韦太后也得以安度晚年。但是,直到韦太后去世,她也没有完成自己的许诺,将宋钦宗和乔贵妃接回来,还因此传出了不少奇闻
那么,韦太后在金国究竟经历了什么?韦太后与乔贵妃、宋钦宗之间的约定是怎么回事?宋高宗时期的奇闻“真假帝姬案”,跟韦太后又有什么关系?
在南宋学者周必大所著的杂史《思陵录》中,详细记载了韦太后入宫为妃的经历。书中写道,这韦太后出身寒微,容貌也并不出挑,在宋哲宗时期,仅仅是宰相苏颂府中的一个婢女而已。有一天晚上,韦太后伺候苏颂就寝的时候,苏颂发现韦太后竟然“遗尿不止”。
苏颂认为韦太后有大富大贵之兆,于是便将韦太后送到都城去了。韦太后被送往都城生活后,一直都是住在道观里面,直到宋哲宗给宗室王爷挑选女子的时候,韦太后才成功被选到端王赵佶府中了。
赵佶继位之后,韦太后跟自己的好姐妹乔氏,一同伺候当时最得宠的郑贵妃,也正是在伺候郑贵妃时期,乔氏跟韦太后提起:“如今郑贵妃如此得宠,我们也能常常见到官家,若是官家瞧上你我,我们都不要忘记对方好吗?”韦太后答允了。
不久后,乔氏成功获得了宋徽宗的宠信,乔氏也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在讨得宋徽宗欢心后,主动向宋徽宗进言:“陛下,我有一姐妹性子温顺,相貌端正,不知陛下可愿意见一见?”
此时的乔氏正得宠,宋徽宗高兴地采纳了她的提议,韦太后因此成为了宋徽宗的嫔妃。只是这韦太后远远不如乔氏得宠,乔氏未生子都已经是贵妃了,而韦太后生育了皇子,却还只是一个婕妤。
既然这韦太后并不得宠,那么她的儿子赵构为何能当皇帝呢?靖康之耻时,不受宠的韦太后是否免遭于难呢?
韦太后母子虽然不得宠,但是运气实在是好。靖康元年11月,金国提出要宋徽宗的亲生儿子,来金国担任人质。宋徽宗一共有三十五位皇子,但是皇子们都不愿意前往金国,只有康王赵构愿意去,所以在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康王赵构才免遭于难。
据记载,金国大军在靖康2年3月27日,抓获了所有北宋的皇室成员,其中包括约2200名男丁和3400名妇女,宋徽宗、宋钦宗和韦太后都在其中。而此时的赵构并不在东京城,所以侥幸逃过一劫。
由于北宋皇室全都成为了金国的俘虏,有登基资格的仅仅只有康王赵构一人而已。据记载,韦太后在被押送至金国的路上,曾经将自己身上的首饰摘下来作为信物,让太尉曹勋转交给康王赵构,韦太后也时常祈祷,希望赵构能够顺利登基,早日将自己营救出去。
赵构逃到南方后,在大臣们的拥护下登基为帝了,那么赵构有没有积极营救母亲韦太后呢?韦太后在被押送去金国的过程中又遭受了怎样屈辱的虐待呢?
靖康2年5月初一,康王赵构在流落民间的“元祐皇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即刻便尊生母韦氏为“宣和皇后”,但因为韦太后还是金国的俘虏,所以赵构仅仅是“遥尊生母”而已,韦太后依然在金国队伍中受罪。
靖康2年3月27日,金国大军就押送北宋的皇室贵族出发了,宋徽宗、宋钦宗、韦太后等北宋皇室贵族,纷纷戴着枷锁坐在囚车中,任由金国的将士们随意羞辱。按照金国的计划,一个月内就必须要从青城赶到燕山,一路上舟车劳顿,韦太后的身体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另外,还有民间野史称,韦太后等皇室贵族女眷,在被押送至金国的过程中,遭到了金兵的任意凌辱、糟蹋。但是,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韦太后“身体受辱”的记载,这仅仅是民间传闻和后世猜测而已。
金国大军押送北宋皇室贵族抵达燕京之后,宋徽宗等北宋皇室男丁纷纷被扣押在此,韦太后等皇室女眷则是“即刻启程”,被金军朝着北方押送,韦太后一路波折,不禁感到身心疲惫,但是此时的她并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同年5月23日,韦太后等人终于到达了金国会宁府,韦太后等女眷全都被押送至天牢,只能吃糠咽菜或士兵剩下的残羹冷炙。在天牢中过了暗无天日的半个月后,韦太后终于重见天日了,但是她并没有获得自由。
金太宗完颜晟召见了韦太后等女眷,在大殿中对其极尽羞辱,甚至打算用韦太后来威胁宋高宗。而后,金太宗完颜晟亲自下旨,命令韦太后等三百名女眷,全都去给士兵们洗衣服,吃住都在浣衣局中。
若仅仅是在金国干点脏活累活的话,韦太后倒也不算屈辱至极,可后来发生的“牵羊礼”,却让韦太后一度想要自尽,这牵羊礼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建炎2年8月,宋徽宗等剩余的北宋皇室贵族也被押送到会宁府了,他们并没有休息片刻,就被抓去参加了牵羊礼。此时的韦太后还在浣衣局洗衣服,结果被闯进来的士兵直接拖走了。
见到宋徽宗之后,韦太后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士兵扒掉了衣服。按照金国的规矩,俘虏到了金国之后需要举行牵羊礼,不仅要将衣服脱掉,还要披上生的羊皮,跪在地上爬行,受金人的围观和嘲讽。
对于韦太后等皇室女眷来说,“肉袒”实在是屈辱无比,不少女眷也因为受不了此屈辱而自尽了。韦太后在牵羊礼结束之后,便精神恍惚,据说韦太后也曾经想寻死,但是被乔贵妃拦下来了。
在韦太后备受折磨的时候,宋高宗其实也不好过,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看着金国大军穷追不舍,宋高宗只能委曲求全,不仅将南宋身份降为金国的附属国,甚至在自我称呼上,宋高宗都是采用“康王”。
为了让金国放过南宋,让南宋有得以喘息的机会,宋高宗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这也是南宋的第一个屈辱和议。
按照《绍兴和议》的内容来看,宋高宗不仅要在金国的册立下登基为帝,更是要给金国提供大量的岁贡,其中包括白银25万两、绢布25万匹,而曾属于北宋的黄河沿岸,也被迫割让给金国了。
要知道黄河沿岸是北宋时期最富饶、资源最丰富的地域,如今全都划分给金国之后,不仅所有钱财都归了金国,黄河沿岸的子民也要遭到金国的虐待。
世人对《绍兴和议》议论纷纷,宋高宗却美其名曰“尽孝”,按照宋高宗的说法,他并不是惧怕金国,而是为了早一些将自己的父母接回来,让他这个做儿子的尽一些孝道。
不管怎么说,韦太后的确是在《绍兴和议》之后被放归南宋了,那么韦太后的好姐妹乔贵妃怎么样了呢?民间传闻“赌咒瞽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韦太后得到要回归南宋的消息以后,北宋的皇室贵族们都非常羡慕,乔贵妃倒了一杯酒敬韦太后,乔贵妃紧紧攥着韦太后的手,声泪俱下地对韦太后说:“姐姐如今归国,身份就不同了,姐姐是皇太后了,千万不要忘记今日的屈辱,也不要忘了我啊!”
韦太后端起酒杯,坚定地对乔贵妃说:“妹妹放心,我绝不会忘记今日,也绝不会放任你不管的。”说完便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乔贵妃松开韦太后的手说:“姐姐去吧,我等你的消息!”话音刚落,屋子里的北宋皇室贵族们,纷纷落下了眼泪。
除了乔贵妃之外,宋钦宗也曾经哀求过韦太后,宋钦宗看着韦太后即将登上马车,死死拉住韦太后的衣袖说:“您救救我吧,您放心,我不会成为哥哥的威胁,让我回去当个宫主就行了,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了!”因宋钦宗死死拽住韦太后的衣服,导致韦太后始终无法脱身,韦太后便答允宋钦宗说:“你放心,如果我办不到的话,老天会惩罚我,让我瞎了双目!”
虽说韦太后答允了乔贵妃和宋钦宗,但是宋高宗仅仅是提出了要“迎回二圣”而已,韦太后甚至都没有向宋高宗提起好姐妹乔贵妃的事情。而金国也没有答允放归宋徽宗和宋钦宗,韦太后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结果真的瞎了眼睛。
除了“赌咒瞽目”之外,民间传闻“辨伪帝姬”也是发生在韦太后身上的传闻轶事,不过很多史学家们对“辨伪帝姬”始终抱有质疑的态度,这又是为何呢?
建炎4年,有一名自称是公主的女子出现在了应天府,宋高宗听到对方是“柔福帝姬”后大惊,急忙召见了这位女子。
这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宋高宗的妹妹,当年是同宋徽宗一起被押送到金国了,如今这女子说自己是柔福帝姬,宋高宗内心并不相信,毕竟一个弱女子要如何从金国突围,千里迢迢回到南宋呢?
为了验证这柔福帝姬的身份,宋高宗命宫中年长的嬷嬷查验,经过嬷嬷们的询问,宋高宗发现这名女子居然能说出曾经在东京皇城内发生的事情,于是便相信了她是柔福帝姬。
绍兴12年,韦太后在金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到南宋,结果韦太后刚回来,宋高宗就下令杀了柔福帝姬,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韦太后回到南宋以后,从宋高宗那里得知柔福帝姬已经逃回南宋了,韦太后并不感到高兴,而是很疑惑地对宋高宗说:“柔福帝姬?在我归国的前一年,她就在五国城去世了,这女子怎么会是柔福帝姬呢?”就这样,这名女子因“欺君之罪”被宋高宗下令斩杀了。
然而,这名柔福帝姬真的是假的吗?史料中却有不同的记载。南宋时期的诗人叶绍翁撰写的笔记《四朝闻见录》,已被当作正史补入了《四库全书》,而叶绍翁在《四朝闻见录》记载了,当时被宋高宗斩杀的柔福帝姬并不是假冒的。
除此之外,南宋诗人辛弃疾所写的《窃愤录》、明末清初的史学家李清所写的《南渡录》等史料中,均表示宋高宗下令斩杀的柔福帝姬是真的,而宋高宗这么做都是为了保全母亲韦太后的名声。
相传韦太后在金国时期,曾经被金景国公完颜宗贤纳为侍妾,而柔福帝姬在金国的时候也是完颜宗贤的侍妾,由于韦太后和柔福帝姬曾经共侍一夫,所以韦太后才会谎称柔福帝姬早就去世了,宋高宗杀掉柔福帝姬也是为了杀人灭口,保全韦太后的名声罢了。
对于韦太后是否改嫁金人、与柔福帝姬共侍一夫这个问题,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见解。
有学者认为韦太后当时的确是在金国受尽苦楚,但是并没有改嫁金人,这样的传闻完全是金国为了羞辱南宋而捏造出来的。毕竟这韦太后被押送到金国的时候,已经是四五十岁的妇女了,年轻的时候就不受宋徽宗宠爱,怎么到了金国以后反倒被完颜宗贤看上了呢?
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反驳,他们认为《南烬纪闻》等史料中都记载了韦太后改嫁的事情,而且宋高宗为了保全母亲的名声,还杀掉了妹妹柔福帝姬,为了让民间不相信韦太后改嫁,故意将韦太后的生日提高十岁,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宋高宗“替母藏羞”是极有可能的,毕竟宋高宗的性格就是如此,为了短暂的和平不惜对金国俯首称臣,遭到了子民的议论之后,又用“迎接父母”为作为借口,甚至为了和议不惜冤杀岳飞,这些举动都充分说明了宋高宗是一个对外软弱、对内强硬又犹豫不决的人。
从韦太后历经波折回到南宋的过程,也足以看出南宋朝廷当时的确是软弱无能,不仅要靠着《绍兴和议》来维持短暂的和平,甚至连君主接回自己的父母都要看金国的脸色,所以南宋初期,南宋朝廷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矛盾和问题了,南宋的覆灭也足以预见。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