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方女性解放思想的涌入,这也使得很多女子不再在家相夫教子,走入社会,与男子一样撑起半边天,这也塑造了很多女子的传奇人生。
本文提及是民国第一外交夫人,被称为“民国最美的珍珠”,可以与宋美龄相媲美的“中国第一外交夫人”,力压宋美龄当选最佳着装中国女性,虽然她拥有用不完的财富、至高的权利,以及被众人羡慕的颜值,但最终为丈夫散尽千金却遭丈夫背叛,输给了二婚女人,最终孤独迈向了人生终点,活了整整一百岁。
黄蕙兰富有的童年
这个传奇性的民国第一外交夫人叫做黄蕙兰。黄蕙兰1893年出生在印尼,在今天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白富美。她自幼在印尼长大,父亲黄忠涵是印尼首富,经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糖厂,被人成为“爪哇糖王”。在二十世纪初,黄忠涵的资产高达千亿荷兰盾,在东南亚地区很有影响力。
黄蕙兰的生母魏明娘是爪哇中国城第一大美女,是黄仲涵原配夫人。由于继承了母亲的基因,黄蕙兰也是天生丽质,长相俏丽。
由于生活在钟鸣鼎食之家,黄蕙兰就被父母视若掌上明珠,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如她居住在占地二百多亩的黄家府邸内,里面是富丽堂皇的花园。吃一顿饭都有1个管家与6个仆人伺候,吃饭的餐具都是纯银打造的。还不到三岁时候,母亲魏明娘就为女儿黄蕙兰颈上围了一条带有一颗80克拉钻石的金项链。
虽然黄蕙兰没在学校接受正规的家庭教育,可是父母请了各方面的家庭教师对她进行单独教育。黄蕙兰也是天资聪颖,学会了书法、音乐、舞蹈。后来,她跟随母亲去了欧洲,也掌握了英、法等六国语言,几乎是语言天才。
黄蕙兰在欧洲成为交际花
虽然黄蕙兰小时候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是极度缺乏家人的相互关爱。因为黄蕙兰的父亲是富商非常有钱,自然感情上不专一,获得母亲这样百里挑一的美女也不专情,依然娶了很多姨太太,这些姨太太为父亲生了很多孩子。因此,黄慧兰在童年时候也很少享受父爱。
当黄蕙兰的母亲看到丈夫花心多情,负气之下就带着女儿周游欧洲。母亲远走他乡的举动也为黄蕙兰树立起敢爱敢恨的榜样,也催生了她内心深处对父爱的渴望。
于是,黄蕙兰的少女与青年时代就是在欧洲度过的。虽然在异国他乡的欧洲,黄蕙兰与母亲都得到父亲的金钱救济,依然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在欧洲的黄蕙兰,也经常出入各种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由于她长相姣好、能歌善舞、谈吐高雅,非常受人欢迎,成为当时著名的社交名媛,名气不输于宋美龄与陆小曼。
顾维钧大胆追求黄蕙兰
黄蕙兰的优秀,也使很多男子愿意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母亲也看到她到了出嫁的年龄,于是为她介绍一个又一个富家公子,可是黄蕙兰却一个都看不上,直到中国外交官顾维钧的出现。
顾维钧号称“民国三大美男子”之一,大黄蕙兰五岁,却有过一段婚姻,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她在黄蕙兰姐姐主持一场晚宴上,目睹了在台上谈感情黄蕙兰的风采,心动不已。于是,他婉转向黄蕙兰姐姐提出,是否能见她妹妹黄蕙兰一面。
一开始,黄蕙兰只觉得顾维钧是一个长相英俊、很有才华、风度翩翩的男子,谈不上讨厌,却说不上喜欢。但顾维钧由于经历过一段婚姻,对女人的心思也是非常了解。面对黄慧兰这一种没感情经历的小白花,运用高明的手段去追求她。
如顾维钧知道黄蕙兰出生富有优越,于是尽量经营浪漫情调。每次他主动邀请黄蕙兰去看电影,看完电影之后也会拉着她的手,也邀请她参加自己上流社会的私人聚会,在朋友面前公开表达自己对她的爱慕,给足黄蕙兰应有的尊重与面子。而且,顾维钧也让黄蕙兰坐上自己挂着外交特权牌照的轿车时,满足她的虚荣心。
顾维钧与黄蕙兰的婚姻
顾维钧细致入微又大方地示爱,令黄蕙兰享受到自己从小缺失的“父爱”。是,她感到顾维钧成熟、稳重又有能力,也不顾顾维钧婚史与继母的身份,也答应了他的求婚请求。
黄蕙兰母亲也进行多方面考虑,认为顾维钧虽然家世一般,却有政治地位与外交实力,嫁给了他,女儿自然有权势有政治地位,自然同意两者的婚事。
这样,1920年10月,27岁的黄蕙兰与顾维钧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婚礼上也有很多外交使节来助兴。这样,黄蕙兰迎来不一样的人生,成为了风光无限的外交大使夫人。
黄蕙兰作为外交夫人辉煌的事业
黄蕙兰于是就这样走上了人生鼎峰,作为民国著名外交官夫人,她也经常随着丈夫参加各种外交场合,出场在各种国际外交场合上。
凡是顾维钧在伦敦、华盛顿、巴黎等世界各国任职之处,她都是作为随从外交大使妻子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正式交际场合,周旋于各国首脑、总统、王公与伯爵之中。如她曾经陪同丈夫参加过白金汉宫的英国王室宫廷舞会,与英国大使会面和英国女王握手,出席美国杜鲁门总统的就职典礼,成功担任了外交官夫人这一职务。
顾维钧作为民国杰出外交官,虽然在外交场合言辞犀利,但是应付各类国际上流社会宴会却是言语笨拙。黄慧兰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深谙欧美文化,总能以流利的各国语言在总统首脑王公伯爵之间谈笑自如,语言温婉却又大方自如,弥补丈夫在社交上不足,极大推动丈夫的外交事业,获得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的赞许。
而且,黄蕙兰为了维护中国人的形象,扮着谣言的妆容,穿着具有浓郁中国味的旗袍,一出场就是举世瞩目的焦点。
在她三十多年的外交交际生涯中,她用自己美丽的外表、高雅的气质、优雅的谈吐,为祖国争光也为自己添彩,其绚丽夺目的外交形象,被国际友人美誉为“远东最美丽的珍珠”。
黄蕙兰为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
黄蕙兰虽然生在印尼,华侨身份,却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着天然认同感。在婚后她继续接受父亲大量的金钱援助,并且运用这些金钱资助丈夫的外交事业。
如父亲给她汇的每一笔钱,她都会把它交给顾维钧保管。在抗日时候中国使馆经费拮据,顾维钧许多外交官在国外的社交应酬,都是由黄蕙兰掏钱支撑场面。
当中国在英国的大使馆太破旧,黄蕙兰觉得有失中国人的面子,于是自掏金钱装修了大使馆,维护中国人在海外的形象。同时,她也自掏金钱装修了中国驻扎巴黎大使馆,向世人展示“中国橱窗”,对国际宣传中国文化。尽管顾维钧告诉她自掏的金钱都不会报效,她都是毫不在意。
除了应付各种国际社交场合之外,黄蕙兰还负责当地华人的慈善救济事业。她所及之力,就是当丈夫外交大使的贤内助。
由于黄蕙兰为当时中国外交活动做出的贡献,当有人赞扬声望卓著的外交官顾维钧时候,宋美龄却指着黄蕙兰说:
“别忘了这个大使夫人,也发挥重要的重要”
包括黄蕙兰的长子顾裕昌,也当父亲的面赞许母亲的付出。顾裕昌是这么说的:
中国大使多如牛毛,父亲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娶了像母亲这样的妻子。
事实也是这样,没有黄蕙兰在金钱资助与优秀的社交能力,仅凭顾维钧一人很难在国际外交活动混出杰出的成就。
黄蕙兰与顾问均的婚变
可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圆。看样子这一对富贵结好、相得益彰的夫妇,本来可以白头偕老、相伴一生。可惜,伴随着时间流逝,由于夫妻俩性格差异,在婚姻上裂缝越来越多,最终也难以逃脱分道扬镳的结局。
顾维钧出身贫寒,从小节俭自律,即使功成名就也是这样。但是,黄蕙兰却是富贵出身,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奢靡。
如顾维钧曾经赠送给黄蕙兰一些首饰,但是黄蕙兰却看不上,因为对她来说,家中的仆人送给她的首饰都比这些还要好。
黄蕙兰形成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习惯,对物质追求都是随心所欲,花钱大手大脚。为民国外交官的顾维钧虽然工资不低,却也很难维持黄慧兰的生活。而且,黄蕙兰依仗父亲的经济实力,多次对顾维钧进行经济资助,这也使外界流传顾维钧吃女人软饭的流言蜚语,严重伤害了他大男人的自尊心。
就这样,三观不合,这也使表面上看来幸福的婚姻出现了裂缝。于是,伴随着时间推移,丈夫顾维钧对妻子黄蕙兰滋生了很多不满的情绪。黄蕙兰也抱怨丈夫只知道国家、事业,很少关心她的生活与感情需要。
黄蕙兰与顾维钧的离婚
由于性格三观不合,这也使这一对夫妻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也是同床异梦。如黄蕙兰与顾维钧生活三十六年,有二十年的时间也是在分居中度过的。终于,顾维钧在联合国工作时候,遇到了已故外交官杨光泩的遗孀严幼韵。
严幼韵毕业于复旦大学,年轻时候是复旦大学校花,有知识有才华,温婉知性,与顾维钧可谓是琴瑟友之,情感互相共鸣。于是,两人聊天深入,交往越来越密切,感情越来越深厚。
黄蕙兰也知道丈夫出轨了,却是怀着一线希望他回家。可是,她在家里整天等,都是等不来丈夫回家的身影。于是,气不过的她就去传闻中“小三”严幼韵家里,正遇到丈夫顾维钧与严幼韵在那里打麻将。
当时,顾维钧看到自己老婆来了,依然无动于衷,与严幼韵眉来眼去,这彻底激怒了黄慧兰多年挤压的怒火。在嫉火下,黄蕙兰也顾不及名媛的形象,一边朝严幼韵破口大骂,指着她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严幼韵却假装听不见,依然做自己的事情。
黄蕙兰气急败坏,于是抓起一把茶壶朝着丈夫的头上砸去,里面的水全部都浇在了顾维钧的头上,这也是黄蕙兰最“失态”一次。但顾维钧依然在“小三”严幼韵家里稳如泰山,没有要走的意思。
黄蕙兰大吵大闹一番,看到丈夫依然没有回心转意,于是只好悻悻离开。经过这一次吵闹之后,黄蕙兰知道丈夫顾维钧不会回心转意,也不想如母亲一样遭遇姨太太多多受冷落的境遇。于是1956年,黄蕙兰提出与顾维钧离婚,净身出户。这样,这一民国第一外交夫人,优雅美貌出众,最终却输给了二婚的严幼韵。
晚年平静生活的黄蕙兰
离婚之后的黄蕙兰,没有选择再婚,一人孤身在美国曼哈顿平平淡淡生活。虽然离婚失去了相处多年的丈夫,失去了外交官夫人的头衔,但黄蕙兰敢爱敢恨,拿起起放得下,远离了奢靡无度的挥霍生活,靠着演讲以及自传稿费来养活自己。
对待自己爱过与伤害过自己的丈夫,如黄蕙兰自己说的:
顾维钧,是一个可敬的人,中国需要他,但我不需要他这样的丈夫。
可以看到,黄蕙兰即使被抛弃,却对伤害自己感情的顾维钧也没有诋毁,对横刀夺爱的人也是只字不提。她虽然对顾维钧有怨言,却以丈夫作为新一代的外交家,为他对中国做出贡献,为自己曾经是外交官夫人自豪。
顾维钧和严幼韵在中年百年佳话的婚姻,也是有着黄蕙兰的成全,才能够流传下来。
黄蕙兰对顾维钧的感情不变
黄蕙兰在自己100岁生日那天,也就是2023年12月离开了人世。在她去世时候,留下最多的遗物,就是满墙的照片,那些都是当年她与顾维钧出访国际社交场合留下的,也是她人生岁月最好的回忆。
可以看到,在死之前,黄蕙兰也认为顾维钧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真爱。遗憾的是,她不是顾维钧的唯一所爱……
结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黄蕙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一个敢追求婚姻自由,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子。女子们可以学学她那洒脱的婚姻观,对待爱情,来的时候要把握。但是一份不属于自己爱情,也应该潇洒去放弃。
除了黄蕙兰的爱情之外,我们也更需要记住她曾经是民国辉煌的外交第一夫人,以及对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贡献。黄蕙兰女士,也是拥有一颗高尚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