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现在许多人并不知晓“禹作敏”这个名字,但在改革的浪潮席卷中国之际,他的名字曾经家喻户晓,他是将“中国第一村”——大邱庄引向小康生活的关键人物。
然而,禹作敏亲手终结了自己的辉煌业绩。他身为企业家,最后落得进入监狱改造的下场,直到最后才后悔难追,呢喃着想“回家”的渴望,却再也没有机会。
1999年,新闻报道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禹作敏吞服大剂量的药片,引起心脏病发作,急救无效去世。这一消息在天津乃至全国掀起热烈讨论。
一、带领全村致富之路
禹作敏出生于天津市大邱庄村,1930年生,祖上是世代农民,有兄弟四个人,自己排行老三。因为家世背景是农耕家庭,他拥有工农阶层的大胆肯干的优秀精神,这也许是他后来得以大胆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
因为家里非常贫穷,加上自己排行老三,从小缺衣少食,尝尽了维生的艰难。禹作敏也因为家里的困难条件,初中上完就辍学了。
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反而锻炼了禹作敏敢拼敢赢的精神和斗志。
禹作敏从小便常常跟着父母来到田间干活,频频目睹那似乎看不到尽头的农作物在烈日下摇曳。他逐渐明白,依靠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复一年的农活,根本没有任何出路。
最终,禹作敏怀着一腔热血对父母宣称:“我要竞选村官,带领全村人民摆脱穷苦的生活。”
禹作敏出身农家,自小便体验乡村最基层的生活状况与人民的疾苦。这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依赖传统的自然农业生产方式,村民们很难改变贫困的命运。
唯有制度与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才能打开人民致富的道路。
长此以往,禹作敏逐渐产生了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他明白,要改变一个村庄,必须先从村级组织着手。只有成为村官,才有可能推动新的政策举措,真正改善大家的生活。
于是,禹作敏下定决心参选村干部,试图从改革出发,带领大家走上小康之路。然而,父母并没有将儿子的志向当真,而是希望他能成为村干部后安定下来,平静地度过此生。
44岁时,禹作敏凭着才能与激情,逐渐成为村干部队伍中的骨干。他不但带领村民修建了梯田和水渠等等,还努力鼓励多种植作物、多收获。
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禹作敏想通过努力来改善生产,增加收入,改变村庄面貌。然而,原有的生产方式与土地状况,使得这一切努力收效甚微。
村民们大多仍处于贫困状态,一些家庭难以偿还债务,生活依旧无法改善。禹作敏逐渐认识到,这需要重大改革与创新。依靠已有的自然经济,根本无法改变穷苦的现状。
很多人因此抱有了悲观的想法,他们急需改变生活,所以纷纷表示:只要能够带领大家致富,这个人就是大家心中的领导。
听到这些群众的声音,禹作敏感受到了鼓励和振奋。他默默的琢磨着,如何才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呢?
机会终于到了。原来,大邱庄有一位村民,曾经在一家轧钢厂工作。因为轧钢厂倒闭,这位村民回到了村里,禹作敏有一天跟他聊天,聊出了非常有用的东西。
禹作敏觉得,走农耕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还是要用工业来代替。
所以,他提出了建立轧钢厂的大胆想法,并且顶住村委会和村民们怀疑和不理解的压力,用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基本的轧钢设备,成立了当地第一家轧钢厂。
禹作敏不仅要经营厂子,还日日夜夜辛苦寻找市场和买家,凭借着他的努力和对市场精准的判断,轧钢厂第一年就盈利了,净收入达到了27万元。等到了第二年,净收入又翻了一番还多。
村民们欢呼雀跃,禹作敏功不可没,顺利的当上了村主任。
禹作敏并没有局限于经营现有的钢厂,他继续扩大经营范围,又连续建立了很多家,以产业链的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最终发展成公司的形式,名下有各种类型的与钢材有关的工厂。
在禹作敏的带领下,大邱庄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成为了全国甚至海外都著名的首富村。
村民们不仅不再为维生犯难,还住起了大房子,开起了小轿车,增置了新家电。
禹作敏自己也是功成名就,不仅连续被选为村领导,也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奖项,成为在天津乃至全国都非常著名的企业家。
在这个阶段,禹作敏还没有被成功迷住双眼,心里想的是如何为家乡、为人民做贡献,会拿出亿元的投资支持各种建设。
然而,当在鲜花与名声中浸泡太久时,禹作敏还是没有把控住自我,竟然最终锒铛入狱,葬送了自己后半段的人生之路。
二、犯罪之路
大邱庄有一个负责农业领域的集团,名为华大集团。该集团的总经理李某极有才干,使得整个集团在他的领导下运作良好。
后来李某因病去世,公司内部问题浮出水面。在处理李某的丧事的同时,禹作敏派人核对华大集团的账目以便交接。
然而,他们发现了数个几千万的空头账户,这让禹作敏感到深深的背叛感。
禹作敏无法接受这一切。在他看来,正是他全心全意地带领大家致富,村子才有今日的发展。现在却有人在偷窃他的钱财,这无疑是对恩德的背叛。
禹作敏大为光火,决定彻查此事,找出罪魁祸首。同时也要警告手下的人,让他们明白权力的所属。
很快,禹作敏主导的临时“法庭”就成立了。这个所谓“法庭”,不过是根据大邱庄总公司的会议室临时改造而成。
禹作敏打算对嫌犯采取私刑,这显示出了他维护权威的极端面目。
禹作敏一反常态,充满怒火与强势。他无法容忍大邱庄发展的"威胁",采取极端手段以示惩戒,同时向众人展示权力的绝对性。
12月,正值严冬,禹作敏却要田某脱去上衣,在“审讯室”接受拷问。61岁的田某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快便冻得连话都说不清楚。
禹作敏却要田某“交代自己的贪腐问题”。田某一再否认自己有贪腐行为,这激怒了禹作敏。禹作敏上前给了田某一记耳光,随后屋内的手下也一拥而上,对田某实施殴打。
最终,禹作敏通过暴力手段逼迫田某承认了不存在的“贪腐问题”。
整个过程显示出禹作敏追求目标的极端与不顾手段的一面。要查明所谓的罪行,他会使用暴力和威胁手段,不在乎是否真的存在问题,也不在乎造成的严重后果。
除此之外,禹作敏甚至对那些“表现积极”的施暴者提供现金奖励,以鼓励这种行为。
在禹作敏的鼓励下,这些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对任何不听禹作敏安排的人,都会动武处理。在这一系列暴力行为下,最终闹出了人命。
1992年12月13日,负责华大集团养殖场基建工作的危福合被禹作敏怀疑有贪腐行为,遂被叫到大邱庄总公司的“办公室”。
危福合刚一踏进办公室,身后的门就被猛然合上。在询问危福合是否有贪腐行为并得到否认答复后,屋内的人立刻一拥而上。
拳头和棍子齐落在危福合身上,突如其来的袭击使危福合抱头蜷缩在地。行凶者一边打,一边问危福合是否承认自己贪腐。
在得到危福合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否认答复后,这些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凶徒一时间兴致高昂,索性也不再询问危福合,一把将他的衣服扒去,轮番使用鞭子和棍棍对危福合进行拷问。
危福合的否认答复并未使禹作敏手下收敛。相反,这群习惯于暴力的凶徒们兴奋之余,索性不再询问,开始了长达七个小时的连续毒打。
他们轮流上前,将危福合的衣物扯去,用鞭子和棍棒对其施以刑罚,直到一方疲倦为止。危福合被打得遍体鳞伤,后来连呻吟的力气也无,直到晚上十点仍无声无息。
这时凶手们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将危福合送医。然而七小时的殴打已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危福合很快在医院宣告死亡。
法医检验发现,危福合浑身伤口多达400处,死因为创伤性休克。
禹作敏最终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锒铛入狱,其种种罪行也终于被人们知晓。
三、天网恢恢
司法机关早就已经注意到禹作敏控制下的大邱庄总公司劣迹斑斑。但是由于缺乏证据与切入点,一直无法采取行动,直到员工危云福遇害。
平常的监禁与拷问,禹作敏可以通过威胁或利诱受害者暂时压下。但涉及人命,则难以控制消息。
因此,在确定危云福死讯后,禹作敏立即编造一套“完美的案发过程”。
真相是,18人在禹作敏的指示下围殴危云福致死。但这变成,禹作敏指示4人审查危云福的经济问题时,突然出现一伙不明人员将其打死。
安排好现场和串供词后,禹作敏主动报警,装出惊恐模样:“我们公司员工突然被闯进来的人打死了,你们快来!”
干警到后发觉异样,禹作敏见事严重,指使公司保安非法监禁所有干警,切断外界联系,直到天津领导出面,才释放被监禁13小时的干警。
随着警方与工作组的深入调查,案件真相逐渐明晰。所有涉案人员也陆续落网,包括主犯禹作敏。
禹作敏未能逃脱法律制裁,根据调查所获证据,于4月21日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真相大白,正义得到伸张。
在最后的审理阶段,他流着泪忏悔道:“大邱庄发展起来了,我的傲慢也随之膨胀,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时的禹作敏因年过古稀,患有心脏病等疾病,不得不拘留外就医。在此期间,他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一度神经衰弱,呢喃着想“回家”。
最终,1999年,禹作敏因为心理的压力,吞下了偷偷藏起来的药,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个夜晚里。
四、结语
禹作敏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却又逐渐沉沦成被人畏惧和憎恶的犯罪分子,其中的起起伏伏不仅让人感叹不已。
时势造英雄,英雄却也应在成功后保持初心,不能因为利益和欲望而误送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