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去世前曾留遗言:死后与父母葬一起,为何不与孙中山合葬?
迪丽瓦拉
2024-06-29 06:05:29
0

原标题:宋庆龄去世前曾留遗言:死后与父母葬一起,为何不与孙中山合葬?

“使我不说话的仅有方法,只要枪决我,或许拘禁我。”——宋庆龄

宋庆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的一位,一生为革命奋斗了近70年。从她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她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和对于中国解放事业的鞠躬尽瘁。她刚毅的性格收获了国内、外很多人的拥护和爱戴,她与孙中山的爱情故事也被广为流传。

之所以为成为“国母”,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的爱人是“中华民国国父”之称的孙中山先生。宋庆龄与孙中山可谓是忘年恋,他们相差27岁。但年龄仿佛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相反,他们二人伉俪情深,一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

关于他二人的故事,在不断地流传中出现了诸多版本,不过多数为颂扬。毕竟,宋庆龄在孙中山病逝后,毅然担起了“革命”的这面大旗,并让它最终有了辉煌的成果。

但众所周知,宋庆龄在去世前,曾留下遗言,死后与与父母葬于同一地点,并未与孙中山先生合葬。难道真的是坊间关于她身份的传言,让他觉得自己的资格不够么?还是于父母、兄长有着难以抹去的愧疚?

宋家飞出的金凤凰

美国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史沫特莱曾称宋庆龄为“红果的圣女贞德”。而“金凤凰”这一称谓则来自于中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1893年宋庆龄在上海出生,周围的成长环境和所接触的人,是促成一个人思想与性格的重要因素。宋庆龄便是在充满着进步思想和爱国热情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

她的父亲与孙中山是同为中国民主革命而奋斗的挚友,因此,少年的宋庆龄就有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她并不像民国时期的普通女子一般,只觉得结婚生子、嫁个好人家才是一个女子终生的追求。相反,宋庆龄从小就接受了国外进步的思想教育,把为中国人民解放和人类进步发展作为了自己的毕生目标。

辛亥革命后她曾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中激动地表达了“四万万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她对于中国的解放和独立充满着憧憬与渴望。

宋庆龄一生有两个爱好,读书与养鸽子。她的姐姐曾说:她的身边除了书还是书。可见宋庆龄对于知识的渴望是近乎痴狂。也正因为如此,她在书中汲取到的开阔眼见与思想觉悟,让她在今后的革命战斗中可以游刃有余。

宋庆龄对于鸽子的喜爱多余有关于孙中山,她在病逝前,在自己的住所还喂养了许多白鸽,她曾说自己喜欢鸽子的叫声。我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宋庆龄从心底里有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国父”眼中完美的妻子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相遇仿佛是上天的安排。按理说,她的父亲与孙中山是相交甚好的革命同志,年龄相仿。小时候的宋庆龄并未与孙中山谋过面,但她应该多多从父亲口中听到过孙中山为革命事业的不断努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流亡至日本,在辛亥革命的大本营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当时宋庆龄的大姐在孙中山身边担任秘书,协助先生工作。

宋庆龄跟随姐姐去日本时见到了当时的孙中山先生,并对他一见倾心。后来大姐要回国嫁人,宋庆龄便替代了姐姐的职位,成为了宋中山的秘书。

宋庆龄是有着进步思想的女子,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孙中山的敬仰与爱慕。其实,当时的孙中山已经是一个已婚男子的身份,他一开始一直没有接受宋庆龄的情意也是顾忌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与当时自己的身份。

但宋庆龄对于这些毫不在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总有人提起宋庆龄“小三”的身份,事实上他们二人都明白孙中山第一段婚姻对于他的意义。

孙中山早在十八岁就与同村的卢慕贞结婚了。事情的起因其实是孙中山打破了村中众人供奉的一座雕像的手指,此事引起了处于封建思想下的村民的众怒,要按照族规把孙中山浸猪笼。父母为了保住他,让他外出,并自己出钱把雕像修补完整。

这件事情让孙中山的兄长很为恼火,他认为孙中山的做法非常不孝,便一封书信骂回了在外躲避的孙中山,让他与卢氏结了婚。

其实孙中山对应父母也是有愧疚的,他与卢氏之间其实没有什么感情,但他觉得作为孙家的儿子有义务为家族绵延子嗣,他与卢氏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

卢慕贞是个性格温顺、通情达理的人,她明知自己与孙中山之间的婚姻意味着什么,所以直到离婚,她也从未怪过他。

所以很多人拿此事来言语宋庆龄于孙中山而言的身份算什么。但这些于宋庆龄而言都不算什么,她心里很清楚她的追求是什么。所以尽管父母坚决反对,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逃出了父亲的软禁,奔赴日本与孙中山相守。

也许是这份坚定的感情打动了孙中山,1915宋庆龄和孙中山在日本喜结连理。可以说,孙中山在革命事业上的成就,有一半是宋庆龄的功劳。他们相互扶持,互相鼓励,宋庆龄陪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宋庆龄不仅是他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道路上并肩前行的伙伴。

孙中山曾说宋庆龄是一位完美的妻子,可见他对宋庆龄的认可和欣赏。

秉承遗志奋斗终身

孙中山先生在1925年3月12日离世,他走之前曾留下的遗嘱中所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虽然两人相伴的日子并不算长久,但孙中山走后,宋庆龄秉承遗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蒋介石如何地从中作梗,她都坚定的跟随着孙中山遗志中所向往的革命事业,毫不畏惧。

宋庆龄身上的那份勇气与执着,以及对于孙中山的忠贞不渝不禁令人敬佩。

很多人说宋庆龄是感性的,不然她怎么会在年轻的时候,将一切抛到脑后,不理会父母的种种劝说,不在意外人的层层议论,义无反顾只为心中所爱之人?我倒觉得这正说明了她的理性之处,她从始至终都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直到生命的尽头,她执意不愿与中山先生合葬就可以看出,她在弥留之际仍存有一份理智在。有人说她是心中介意自己的身份,也有人说她是觉得有愧于父母。

笔者想她对于父母肯定是深有愧疚的,于父母未能尽孝,或许是她一辈子的遗憾。但她选择不与先生合葬的根本原因还是她觉得,先生所葬之处应均为伟大的人。自己于“伟大”二字尚不够格,所以死后更愿意去同父母团圆,也不想去分享伟人们的光辉。

只有我们看来,她真的是太过谦逊了!

小结:

宋庆龄的前半生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活,后半生则是为了全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而活!如果没有宋庆龄的陪伴与协助,孙中山可能也不是当前的孙中山,她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并不比孙中山要少。

只不过她一生淡泊名利,把功名利禄都不放在眼中。于爱人秉承遗志、她终生追随,于国家她充满热情、誓死奋斗!她又怎么会没有资格与先生同葬?

她可能只是想用人生最后的方式去弥补生前对父母的亏欠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一、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形态的共存 如果我们试着理解满清政府长达200年对东北广袤地区的封禁政策,就要...
原创 刘... 人才,无论何时何地都非常重要,在古代,特别是分裂时期,有雄心的霸主就会竭尽所能收纳人才来扩充自己的势...
原创 火... 新中国历史上一共有177人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如今这177位开国将军都已经离世了,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
原创 关... 神禹泣罪:传说在很久以前,大禹外出时看见有犯罪的人,总会为之哭泣。左右问他:“罪人犯罪,你为何如此悲...
原创 胡... 解放战争时期,经历 江北三大战役 后,国民党军已经面临全面 劣势 之中。精锐嫡系部队的缺失,使得蒋介...
原创 刘... 在《三国演义》的魏、蜀、吴三国中,曹操手下的谋臣是最多的,当然,白手起家的刘备手下厉害的谋士也很多,...
原创 曹...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9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六章:曹芳称帝后婚姻被...
原创 山... 提起朱元璋,他那张奇特的脸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从官员的角度去感受朱元璋,我想大多是严酷、冷峻以及无情,...
原创 此... 明末谁最恨大明朝?你可能会说是清朝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对于明朝的感情,在早...
原创 舟... 1655年下旬到1656年初,郑成功的军事行动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南下征讨广东,也就是前...
原创 谈... 鲁国一些简介 周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 鲁国建立于公元前1043年,到公元前256年被楚考烈王...
原创 日... 从乾隆时期就开始的 闭关锁国 政策,让这个国家彻底 停滞不前 , 幅员辽阔 的国土可以基本满足需求。...
原创 女...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墓。一般帝王陵墓的守陵石像都是庄严、威武,让人肃然起敬。而秦岭里面有一部分石像...
原创 换... 引言:冷战时的人类之光!(这是篇随思维而动的杂文,不一定逻辑自洽望见谅。) 冷战的时代如果用颜色来表...
专家表示:东下冯遗址考古成果意... 光明日报运城10月15日电(记者李建斌、杨珏)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
原创 姜...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12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蜀汉篇第十二章:姜维的后人在唐...
王鹏程新作《1924:鲁迅长安... 阳光讯(记者 韩文韬 实习记者 王义卓)据悉,10月13日下午,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王鹏程先生做...
原创 明... 在明朝末年,当时连年大旱。导致底下的人民民不聊生,但是为什么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他却有粮草,他的粮草是...
原创 被... 哈喽大家好,小娱又来啦! 最近小娱吃瓜吃到了巴西,大家都知道阿根廷成了疫情中第一个黑天鹅事件“受害...
原创 赵... 三家分晋后的战国前期,魏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此时赵国的实力远逊于前者。赵国曾与韩魏联手共击秦国,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