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无论何时何地都非常重要,在古代,特别是分裂时期,有雄心的霸主就会竭尽所能收纳人才来扩充自己的势力,好能一统江山。这点在三国时期,非常明显。曹操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吸引了非常多人才,比如荀彧、郭嘉等人,后来还下《求贤令》,广大人才纷纷呼应,投靠曹操,也让曹操的权力达到了高峰。
而刘备更是三次亲自请求诸葛亮出山,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了卧龙凤雏者。卧龙则为诸葛亮,凤雏则为庞统。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计划,被刘备采纳。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后,刘备势如破竹,占领了荆州大部分的地盘,于是接着攻占益州,得以入川。而益州牧刘璋内部,却有不少人有投靠刘备之心,最后在法正、张松等人的接应下,刘备夺得了益州。
不过其中却有一个大将视死如归,英勇无比,杀了不少刘备的将士,并让刘备痛失一名谋士,这个大将就是张任。刘备派庞统去攻打雒城,守城的大将就是张任。雒城在张任部署下,固若金汤,庞统屡攻不下,最后被箭射中,伤重而死。
刘备对庞统的死叹息不已,但好在还有诸葛亮。于是急忙调来了诸葛亮,张飞,聚集到了雒城。诸葛亮献计,与张飞合力很快攻入了雒城,张任被俘。
虽然张任害刘备失去了一位谋士,但对于人才十分渴望的刘备觉得张任是个猛将,可留为己用。于是就让下面人去劝降张任,谁知道张任却厉声反驳,说自己不会侍奉两个主公。刘备早就知道张任不会那么容易投降,只不过刘备认为,只要关他一段时间磨磨他的锐气,就不信他不屈服。
可是诸葛亮听说了张任拒绝投降的事情,就认为,像张任这样的人是不会投降的,竟然他想留下忠义的名声,就祝他一臂之力吧。刘备听完仍难以抉择,诸葛亮就令人处决了张任。
而对于诸葛亮杀死张任理由确实让人费解,毕竟如果一个猛士被劝一下就投降了,那应该也不是刘备所想要得到的人,而后来刘璋也向刘备投降了。所以说诸葛亮是不是杀刘璋杀得太早了,如果他看到刘璋都投降了,也许也会改变主意转而效忠刘备,那刘备旗下又增添了一名猛将。而张任死后,刘备也感到十分惋惜,毕竟对于人才谁不渴望呢。
文:上下古今团队漫舞创作
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