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禹泣罪:传说在很久以前,大禹外出时看见有犯罪的人,总会为之哭泣。左右问他:“罪人犯罪,你为何如此悲痛?”他说:“尧舜时期,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心,而现在呢,百姓想到的最多是自己,这都是我治理不好造成的!
叫我怎么能不悲伤呢?”见汉.刘向《说苑.君道》中记载。后来就用“神禹泣罪”比喻仁政。清.汪懋麟在《送宋观察荔裳之蜀》诗中写有:“神禹泣罪只辇下,穷陬无计逃桁杨。”亦作“缓刑泣罪”。
清.钱谦益在《大理寺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中写有:“省视故牍,得尔所上书,恻然叹伤,有缓刑泣罪之思焉。”伯成辞耕:在尧时期,伯成子高为诸侯。后来尧传舜,舜传禹,伯成辞去诸侯,归耕于野。禹特地去看他,问他为什么要这样。
伯成子高说:“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现在呢?你赏罚,但民还是不仁,后世之乱要从此开始了。你还是走吧,不要妨害我的事。”见《庄子.天地》中记载。后来就用为官归隐的典故。五代.李瀚在《蒙求》中写有:“伯成辞耕,严陵去钓。”亦作“伯成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