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燕"都城邺城
东汉时期,汉室衰弱,中原地区长期处于魏、蜀、吴三方割据局面,后为魏国所统一,而鲜卑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也趁机南下迅速发展,强盛时形成过十六国鼎力的格局。其中以慕容家族掌控的燕国发展最为迅猛,经过百年励精图治,最鼎盛时期曾一度形成与前秦、东晋三分天下之势,是当时最有望统一北方的一股政权。
然而,时局瞬息万变,经过内忧外患的历史演变,慕容家族的燕国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覆灭的宿命。那么,如此强盛之慕容家族,到底经历了什么事件,最终导致其走向覆灭?他的发展和覆灭史,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抓住机遇,百年崛起。
慕容家族的祖先是鲜卑人,早年聚居于中国的现状东北地区。公元2世纪后期,即东汉时,鲜卑族出了一名天才,叫檀石槐,他统一了鲜卑各部,建立北方草原上的鲜卑族"大联盟",势力十分强大,曾经一度让东汉提出和亲政策,以减少安全危机。然而,在檀石槐去世后,鲜卑族一直内耗不断,逐渐衰弱。后又在东部鲜卑慕容部的努力下,重新崛起,但势力已大不如前,只好韬光养晦,臣服于中原,以获得发展自我的机遇。
公元238年,曹操统一了北方,派兵征讨辽东的公孙家族政权。鲜卑部落慕容部首领莫护跋参与了征讨行动有功,被曹魏封"率义王"。四年以后,曹魏远征高句丽,莫护跋儿子木延随军出征,被赐"大都督""左贤王"。后来,木延儿子涉归,被封"鲜卑单于"。到了慕容廆。慕容暐在慕容恪辅佐的时代,前燕更加辉煌,有史学家称,曾一度让慕容家族看到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但是好景不长,慕容恪于367年去世后,形势也开始急转直下。
慕容恪死前虽然从家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向慕容暐强力推荐慕容垂,即他的五皇叔。不幸的是,目光短浅的慕容暐政权,不仅没有听忠告,反而将慕容垂(因早年曾与慕容儁竞争皇位)视作潜在威胁。
公元369年,东晋名将桓温北伐,前燕被打得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枋头(现河南浚县),慕容暐都已经在考虑逃回龙城老家。关键时刻,慕容垂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他一方面联系前期苻坚争得外援,另一方面暗调人马破坏对手的粮道,逼迫恒温退兵,后又趁乱追击、攻其不备,杀敌万人。谁曾想,这次化解危机的胜利,不仅没有加深家族的团结,却反而更加深了当政者的猜忌,并企图暗中除掉慕容垂。
而此时的慕容垂确有夺权之实力,但同室操戈的结果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转而投奔前秦苻坚,开始长达15年的在外漂泊。而值得玩味的是,他投奔前秦第二年(370年),前燕灭国。慕容家族的这次致命打击,究其原因,先是失去慕容恪强大辅政能力,因而进入小人和庸臣执政时代,继而又因当政者的猜忌而"逼走"慕容垂这一中坚力量,造成大量精锐人才流失,不可避免地走向亡国的命运。
倔强支撑,复国梦断
苻坚面对慕容垂的投奔,可谓是喜出望外,因为慕容垂在当时战场上是"战神级"的人物,堪比"韩信""白起"。他辅佐苻坚长达15年,顺利统一北方。然而,苻坚不断膨胀的野心,却令慕容垂重新燃起家族的复国梦想。
公元383年前秦举全国之力南下攻晋,在淝水之战中,苻坚惨败于东晋名将谢玄,前秦军元气大伤,从此北方又回归战乱割据状态,之前被苻坚扑灭的政权,都开始"复国"之路。慕容垂率领3万军队在淝水战役中保存完好,苻坚前往投奔,慕容垂率军护送其回关中,而自己却以镇抚河北的名义,离开苻坚,从此踏上艰难复国之路。
公元384年,慕容垂正式复国,定都于中山(现河北定县),史称"后燕"。此后慕容垂用了10年时间击败东晋军队夺取了兖、青、徐等州,从高句丽手里夺回辽东,统一了除北魏之外的关东大部区域,重夺当年"前燕"的势力范围。又经过两次征讨,于394年覆灭"西燕"慕容永政权,统一燕国政权,解决了慕容家族的内部纷争。慕容垂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卓绝武功和实力。
时过境迁,世事无常。解决内忧光复燕国后,外患又成为慕容家族复兴的"拦路虎"。同为鲜卑族之后,当慕容部建国时,拓跋部也建立了政权,国号"代",后拓跋珪开创北魏时代,实力日强。为了争夺北方的统治权,后燕和北魏的战事已无法避免。因此慕容垂借讨伐西燕之机,率先发起了对北魏的战争。然而,此时年事已高的慕容垂却做出一个影响全局的错误决定。
他希望儿子慕容宝能在这次必胜之战中树立军威,派他去讨伐北魏,结果这一场仗被北魏打得伤了元气。北魏年青的拓跋珪截断慕容宝的信息通道,之后谣言散布慕容垂的死讯,使得后燕军士不战自乱,在参合破坑杀数万精兵。想必慕容垂一定为他轻敌的决定后悔万分吧。
第二年,慕容垂亲自带兵向北魏讨伐,拓跋珪逃逸。回师途中在凭吊参合陂阵亡的后燕军队时,忽然口吐鲜血,途中病逝。慕容世家的一代战神就此落幕,他的离去,不仅把北方的统治权拱手让于北魏,同时也带走了慕容家族重返巅峰的最后机会,不仅令世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结语:
纵观慕容家族的崛起和覆灭的历史,先是韬光养晦、抓住机遇、集聚人才获快速发展,其"前燕"势力一度与东晋、前秦三分天下,然而衰败开始于猜忌、内斗,大量贤才流失,以至于最终被前秦灭国,后又经慕容垂殚精竭力,将燕国势力恢复于至全盛时期,然终因力不从心,被北魏所取代,最终燕国气数已尽,消失于历史长河。从这个家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值得我们深思,也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它成功经验表明,大到国家,小到家族,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成就,唯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坚韧、拼搏、努力才能铸就,而这当中开放的环境、开明的氛围至关重要。同时,也要看到它失败的教训,表面看是因为家族内斗引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优秀人才的结构性断层和大量流失所造成的,因此任何组织要谋长远发展,必须要营造科学决策、尊重人才、相互协作的环境,才能确保事业发展的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