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禅3句霸气话:一句吓住诸葛亮,一句惊住姜维,一句骗了司马昭
迪丽瓦拉
2025-08-19 17:02:43
0

即便是不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于刘禅这个名字想必也不陌生,身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匡扶汉室”大计的接班人,刘禅可以说是令他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难以安息。

作为亡国之君,毅然决然选择投降过安乐日子,简直是毫无气节可言。有人说,像刘禅这种“扶不起的阿斗”,就算给他十个诸葛亮辅佐他也难成大器。

令人意外的是,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刘禅果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昏庸无能吗?毕竟诸葛亮曾评价他“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既然能得到诸葛亮如此高的评价,那么刘禅会不会是装傻呢?

刘禅究竟是不是装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纵使软弱如刘阿斗,他的一生也有过霸气的时候。曾经,刘禅也有三个“霸气侧漏”的时刻,他一句话吓住诸葛亮,一句惊退姜维,一句骗过司马昭。

“丞相自立否”

众所周知,刘备临终前托孤,将刘禅和蜀汉都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嘱托,鞠躬尽瘁,刘禅更是拜诸葛亮为相父,对其十分信任。可见,刘禅与诸葛亮的感情是十分亲厚的,蜀汉更是离不开诸葛亮的。

诸葛亮受先帝所托,自然疼爱刘禅,所以称赞其“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也不能排除是“滤镜”加持的结果。总而言之,这刘禅和诸葛亮是一对关系极好的君臣。

不过,即使是再亲厚的关系,也抵不住小人的挑拨离间。诸葛亮是蜀汉的重臣,地位人尽皆知,恰巧当时正值诸葛亮北伐,位及丞相还手握军权,岂不是功高震主?

于是,诸葛亮在北伐途上受苦受累,刘禅那边就不断听着小人的谗言。说实话,以他们二人的关系,刘禅未必肯相信这些谗言。不巧的是,刘禅的父亲刘备给他俩埋下了一个祸根,令刘禅不能不当回事。

刘备临死前给诸葛亮的遗嘱里有这么一句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有了这句话,刘禅不得不给自己敲响警钟。无论是立别人还是诸葛亮自立,他刘禅都有被废的可能啊,他不能不提防着点。

然而,诸葛亮因为征战途中劳累过度,病情愈发严重起来,于是刘禅便借此机会慰问诸葛亮,顺便询问一下国家大事,其中就有这么看似不痛不痒的一句:“丞相要自立否?”

诸葛亮何等聪明,一看就知道刘禅对自己有疑心,再加上他如今身患重病,恐怕是时日无多,北伐又没什么进展,自己向各将领交代了后事就命他们领各军撤退。

刘禅这一番敲打貌似一改往日的懦弱,有点君主的样子了,可是他疑心诸葛亮实在称不上是明智之举,毕竟诸葛亮对于蜀汉可是忠心耿耿的。

“皓趋走小臣耳”

敲打了诸葛亮,刘禅的第二个“霸气”时刻是与受到诸葛亮重用的姜维有关。刘禅身边有个宦官,名叫黄皓,最善阿谀献媚,很得刘禅宠信。

“蜀汉四英”之一的董允在刘禅面前多次正颜厉色地责备黄皓,因此只要董允在,黄皓就不敢为非作歹。后来董允逝世,黄皓无所顾忌,开始插手政事,一路高升,总揽朝政、操弄威权,还带头排挤大将军姜维。

黄皓专权以后,在朝廷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使劲打压政敌,甚至是离间刘氏宗亲。一介宦官能权势滔天到这等地步,不过是依仗着刘禅的宠信。

朝臣迫于他的淫威更不敢违背他,黄皓的党羽更加壮大,而备受诸葛亮重用的姜维作为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就成了黄皓的主要排挤对象。

景耀五年,姜维实在容忍不了黄皓如此为非作歹、擅摄朝政,向刘禅奏议劝其将黄皓处死,以儆效尤。刘禅竟不以为然,曰:“皓趋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刘禅此话把姜维也整蒙了。

他既没有答应处死黄皓,也没有怪罪自己,这是个什么意思呢?莫非是心里有主意,黄皓尽在主上掌握?姜维对于刘禅的一番话感到疑惑。

他又想到了之前的董允,董允多次向刘禅训斥黄皓,是否已经引起不满?姜维还没想明白,刘禅又下令让黄皓向姜维谢罪,但是姜维知道黄皓在朝中党羽众多,不好得罪他,于是赶紧请辞去沓中屯田,不敢回都。

“诚如尊命”

刘禅的第三个“霸气”来自一个耳熟能详的典故,“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可谓是刘禅最具代表性的故事。蜀国被魏国所灭后,刘禅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不但没有杀他,还封他为安乐公,好吃好喝供养着。

刘禅便去司马昭府上亲自谢恩,司马昭设宴款待他和蜀国的旧臣们。宴席上,司马昭命人演奏蜀国乐曲,想看看刘禅的反应。蜀国的大臣们个个忍不住掩面而泣,只有刘禅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不见半点伤心。

司马昭又问:“颇思蜀否?”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席间,蜀国的旧臣郤正趁着上厕所的时候对刘禅说:“若等下司马昭再问您,您该哭着说自己没有一天不想念蜀国,或许还有可能放我们回蜀。”

刘禅应下了,果不其然,司马昭又问了刘禅同样的问题,刘禅照着郤正告诉他的做了,谁知司马昭笑问:“何乃似郤正语邪?”刘禅一听惊讶道:“诚如尊命。”司马昭看刘禅不打自招很是满意,便不再疑心他了。

不得不说,刘禅毫不遮掩,直接认了地回答的确坦诚到足以打消司马昭的疑心。司马昭或许还在想,像刘禅这样昏庸无能又心无城府的君主,即便有诸葛亮辅佐,这江山也坐不长久。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刘禅这么说难道不是为了骗过司马昭,消除他的疑心吗?诚然,刘禅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他听信奸臣,投降敌国,软弱无能,为人不齿。

只不过,刘禅也不算是一位暴君,只是耽于安乐,想要保全自己。甚至于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百姓因为没有频繁的战争,过得也是比较安居乐业。

刘禅虽然没有担起父亲的遗愿,也没有担起身为君王的责任,但也算比较合格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时期,女囚犯被判死刑后存在一种免死的极端方式,然而这一方法过于残酷,暴露了清朝法制中的一些缺陷。...
原创 隋... 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当中,隋炀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差劲,弑父夺媂、荒淫无道不说,脾气还挺暴躁。 影视...
原创 战... 三国演义武将战斗力排名通常的排法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看似没什么毛病,但是其实并不准...
纽扣分享:晋国博物馆青铜器掠影... 晋国博物馆青铜器掠影之四 纽扣分享 曲沃县晋国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9公顷,建筑面积13393平方米,...
原创 看... 公元291年四月,西晋的命运仿佛一夜之间改变,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刚刚拉开序幕。司马炎在结束了一...
原创 英... 文|a纵横历史观 编辑|a纵横历史观 前言 18世纪,英国政府在其北美殖民地实行了过度增值税和进口关...
原创 简... 前言: 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MariaTheresa)是18世纪欧洲历史上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原创 清... 清朝为什么没人愿意娶宫女呢?说出来你都不敢信 宫女是服侍皇帝及各宫嫔妃、维持宫中事物正常运转所必不...
原创 天... 天安门,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不朽象征,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记忆,见证了近现代中国每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
原创 随... 我国人口是世界之最,而汉人数量也是我国人口之最,汉人文化,从古至今未曾断绝,延绵数千年,至今更是达到...
原创 明... 对联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对联的形成却有两大源头,骈文与律诗。很多人以为对联源自于春联的前身—...
原创 自...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家庭传承中,女性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们不仅是整个传承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
原创 蜀... 蜀后主刘禅和吴末帝孙皓,两个都是三国时期的亡国之君,二人最后都投降了司马家。同样是亡国之君,刘禅投降...
原创 《... 谈及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的朱瞻基形象,引起了观众和历史学家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历史正剧,《大明风...
原创 折... 北宋开国后的数十年里,府州城的折家将成为北方边境的守护者,他们屡次与辽国、西夏交战,功绩显赫。然而,...
原创 康... 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的消息传开后,京城立即陷入了紧张和不安之中。就在这天夜里,大清朝的政治风暴迅速席...
原创 当...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时代中金钱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准,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金钱都被占有着非...
原创 清... 故宫,古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朱棣统治时期。初期,明朝定都南京,后朱棣挟持皇子,入主北京,宣称此地...
原创 历... 杜牧那首《赤壁》以睹物思人的方式唤起了对周瑜的回忆,继而描绘了假设下周瑜聪明才智的赞赏。 他揣摩了...
原创 马... 受《三国演义》影响,马超在大多数人心目中,都是一个白袍小将的形象,他英武、骁勇、有情有义,其受欢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