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宋代女性千奇百怪的冠饰
迪丽瓦拉
2025-07-05 19:02:52
0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年7月1日B3版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

近日,社交平台频繁出现“满头簪花”的旅游写真美照,各大美图APP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了“满头簪花”的特效,国风圈更是掀起了戴花冠的潮流。那么,古代女性的冠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宋仁宗皇后坐像》局部礼冠

唐代公主冠饰有370多个零件

关于女性冠饰的最早起源,唐末五代时期的官员马缟在《中华古今注》“冠子朵子扇子”中记载:“冠子者,秦始皇之制也。令三妃九嫔,当暑戴芙蓉冠子,以碧罗为之,插五色通草苏朵子,披浅黄丛罗衫,把云母小扇子,靸蹲凤头履,以侍从。”意指女性冠饰最早起源于秦始皇时期,是当时宫中嫔妃的一种首饰。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争议,因为宋代高承曾在《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冠子》中提出:“汉宫掖承恩者,始赐碧或绯芙蓉冠子。则其物自汉始矣。”只不过这一说法目前还缺少“证据”,无论是考古发掘或是正史记载,都没有相关内容,所以后人只能将女性冠饰的起源暂定为秦或汉代,从后宫流传至民间。

早期冠子的原材料多以竹篾为主,古人将竹篾编织成花朵的形状,再在外面蒙上绢帛、绫罗等饰物,颜色非常丰富,有碧、翠、绯、黄等。当时非常流行的款式是“芙蓉冠子”,或是以蝉翼为元素的“蝉冠子”,其余的还有通天百叶冠子、碧琳冠子、修冠子、花环冠子、碧罗冠子等。

至唐五代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社会风尚的开放,这一时期女性头上的冠饰开始变得奢华张扬。如2001年,唐代公主李倕墓中就出土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冠饰。这顶冠饰在修复后,重有800余克,近42厘米高,大大小小有370多个零件,这还不包括被风化且无法复原的零件。唐代另一位玉真公主在出家后也有一顶著名的玉叶冠,“玉真公主玉叶冠,时人莫计其价”。除了贵族妇女以外,当时的女乐者会戴一种碧罗莲冠,这种花冠多用罗帛制成,满罩在头上,与发髻紧密集合在一起。现存的画作,如《簪花仕女图》《宫乐图》《女孝经图》等都可以看到这类花冠。

“旒”的数量

反映戴冠者身份的尊贵程度

虽然唐五代时期的女性冠饰如此奢华,但终究没有登上时尚的排行榜,一直到了宋代时期,冠饰才成为了女性梳妆台上必不可少的饰品。

先说宋代的礼冠。在宋代,皇太后、皇后等妃嫔的礼冠在形制上虽有差异,但都可以称之为“凤冠”。《宋史·舆服志》中在记载礼冠时有“冠饰以九翚、四凤”,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所定的“龙凤花钗冠”,以及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皇太子妃的冠饰“去龙凤”,公主下嫁时的“真珠九翚四凤冠”。可见,凤凰与翚鸟这两种吉祥鸟在宋代后妃公主礼冠上是一种重要的装饰。

《宋仁宗皇后坐像》局部花冠

凤凰在历史上向来有着尊贵无比的地位,象征着母仪天下的皇后,自此成为定制。在热播剧《清平乐》中,曹皇后就曾数次戴着凤冠。与此同时,妃嫔与命妇也需要一种饰物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于是就选中了“翚鸟”。翚鸟的外形与凤凰相似,是史书中记载的一种吉祥鸟类,郑玄在注释《诗·小雅·斯干》时就提到其“五色皆备成章,曰翚。翚者,鸟之奇异者也。”如此俏丽的形态用来装饰宫廷贵妇的礼冠极为合适。

除了凤凰与翚鸟外,宋代的礼冠上居然还出现了“游龙”。据《宋史》载,“游龙”出现在冠饰上是在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之前,“中兴,仍旧制。其龙凤花钗冠,大小花二十四株,应乘舆冠梁之数。博鬓,冠饰同皇太后,皇后服之,绍兴九年所定也。”但其实,早在北宋时期的礼冠上就已经出现了“游龙”。从现存的宋代皇后礼服的画像上来看,宋真宗刘皇后的礼冠上就可以看到游龙的形象,仁宗、英宗、神宗、徽宗、钦宗皇后的冠饰上也都可以明显地看到龙形饰物,此外冠饰正面还有口衔珠串的龙头形象,看起来栩栩如生。

在礼冠上,还有一种饰物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能通过它的数量来反映戴冠者身份的尊贵程度,它就是“旒”。“旒”,是延板的前后沿上所挂的一串小珠玉。据宋代的史料文献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刘太后就曾佩戴过一种“仪天冠”:“九龙十六株花,前后垂珠翠各十二旒,以衮衣为名,诏冠名仪天”,“冠仪天,前后垂珍翠十旒”。

“博鬓”也是礼冠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礼冠后面垂在耳后两侧的长条状装饰物,前端为椭圆形,往后渐收渐窄,最终连在礼冠的后方。后妃礼冠博鬓的扇面上皆用珠宝饰成游龙、翠云等形象,下部边缘饰有珠络,垂有珠滴,命妇礼冠博鬓上则按品级不同装饰着不同数量的宝钿。从博髻上装饰物的贵重程度以及数量可以推断出佩戴者的社会地位。此外,礼冠上自然少不了“花树”与“花钗”的点缀,这些原本插在云鬓上的饰品被装饰在了礼冠上,在尊贵之余,又多了些意趣。

《花石仕女图》局部

千奇百怪的“便冠”才是真爱

宋代的礼冠如此尊贵奢华,即使是后妃公主也只有在正式场合佩戴。日常之时,她们与平民女性一样喜欢佩戴“便冠”。宋代女性的便冠花样极多,无论是材质,还是造型,堪称是千奇百怪。

最有名的便冠当属“珠冠”。在宋代,北珠极为珍贵,能佩戴珠冠的大多为后宫妃嫔以及公主,不过也有例外。据史料记载,南宋权臣韩侂胄权倾朝野,有人“亟出十万缗,市北珠冠十枚”送给他的十位小妾,“翌日,都市行灯,十婢皆顶珠冠而出,观者如堵。”

除了“珠冠”外,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花冠”。宋代女性头上的花冠,不仅有鲜花与仿生花,还有用金银珠宝或是丝帛等原材料制成的花朵状饰物。在花冠中,最为独特的为“一年景”花冠。“一年景”花冠是指女性的冠饰上装饰有四季花朵,“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燈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杏桃、荷花、菊花、梅花,皆拼为一景,谓之‘一年景’。”当然,一年四季的鲜花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头上,所以应该是用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仿生花。在《宋仁宗后像》中,站在仁宗皇后身旁的那两位侍女,头上那个像兔耳朵的花冠就是“一年景”花冠。从她们的花冠上来看,如左侧侍女头上还有山茶花、月季花等,而右侧侍女的花冠上还有桃花、梅花等,可见“一年景”花冠上的花朵种类并没有固定,全凭个人喜好与审美。

与“一年景”花冠不同,“重楼子”花冠主打一个浮夸。据宋代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记载,“重楼子”是一种花朵有重台高及二尺的植物,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花石仕女图》中就有一女子佩戴这种“重楼子”花冠。这种花冠较为高大,几乎是面部长度的两倍。“重楼子”花冠多用竹篾等比较轻巧的材质编制成花瓣式的架子,层层叠叠,再在外面蒙上罗纱,在与发髻结合处,装饰上青色的叶子等饰物。如此高大的花冠,佩戴上以后,不仅可以显高,还能显瘦。只是它太高了,宋代女性佩戴后,大概容易撞门框,所以“重楼子”花冠并未普及。

在宋代女性的花冠中,最为流行的为“玉兰”花冠。这种花冠仿照了玉兰花的形态,从侧面看像是“U”形,底部的口可以刚好将高高挽起的发髻嵌入中间。在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的“厨娘砖”上就刻画了四位头戴玉兰花冠的厨娘形象,而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众多女像中,也有一位侍女头戴蓝色的玉兰花冠,看上去简洁优美,清新雅致。

还有一种“白角”冠,大约兴起于宋仁宗时期,是用白角改造而成,长度惊人,竟有三尺之长,并且还要搭配上用白角制成的长达一尺的冠梳,冠梳往往多把并插,看起来形制巨大,异常华丽。不过“白角”冠刚兴起没多久,宋仁宗就认为其太多奢侈,禁止使用,于是宋人就退而求其次,用上了“鱼枕”(也叫“鱼魫”),也就是鱼头骨。“鱼枕”冠就是用鱼的骨头经过装饰以后制成的冠子,据说还可以试毒,“知遇蛊毒必爆裂,尤可贵也”。此外,宋代还流行过一阵子“鹿胎”冠子,但由于其制作过程极其残忍,屡次被禁。

宋代千姿百态的女性冠饰最大程度地展示了女性的美和冠饰的端庄雅致,对后来的元明清的礼冠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编校:曾子芙;审核:丁鹏;核发:霍俊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界历史上十大盛世,中国占三个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时期因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备受瞩目。这些时期被称为“盛世”,它...
原创 黄... 黄百韬,在蒋系部队将领中算得上是个另类。每逢作战,既不保存实力,又奋勇当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攻则...
原创 卧... 《三国演义》中有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故事,这道数丈宽的檀溪,就像刘备事业转折的分水岭,在跃马檀溪前,刘备...
原创 溥...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贤亲王...
原创 朱... 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下跪吗?方丈说一句话,救回全寺性命 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聊"皇帝"的那点事,其实...
原创 现... 20年前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播出让清朝宫廷喜剧风靡全国,出演《还珠格格》的演员如今大部分已经成为了明...
原创 若... 都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除了某些浓妆艳抹的妖艳货实在看不清本来面目,历史这面照妖镜可是向来不分...
原创 小... 自古以来人们对饮食都十分重视,毕竟这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任何一种爱,都不如对美食的热爱真切。 ...
重庆学子三下乡:感知忠州历史,... 碧空如洗,骄阳似火。2024年7月7日上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擘画秀丽基层,彩绘乡...
原创 晚... 溥仪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任皇帝。他从三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名义上的皇帝。但是他继位以来,大权...
原创 吕... 说起三国猛将吕布将军,他一生都生活在一片沙地里。在单打比赛中,世界上没有对手。连关羽和张飞将军的三个...
原创 他... 如果有人问起三国演义中谁是最厉害的武将,毫无疑问是吕布。《三国演义》中夸吕布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原创 武... 提到水浒中武功高强的好汉,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三个人。林冲、鲁智深、武松都是施耐...
原创 晚... 随着生活的安逸,很多人平常都会学点什么修身养性。在老年人中,现象尤甚,他们都希望晚年能身体健康,活得...
原创 为... 上一文,咱们说到韩信在北方战场的进展非常顺利,他一鼓作气攻下了魏、赵、燕三国。接下来,我们把镜头再拉...
原创 汤... 汤和作为一位明朝开国名将,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他就跟随在左右为他南征北战,而且他们两个人还是发小...
原创 慈... “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两江总督刘坤一发给慈禧这份奏折里的话传诵一时,这里面既有维护封建纲常...
原创 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踏步不前或安逸度日的国家,往往都走向了灭亡。古...
原创 李... 南唐后主李煜,实在是一位传奇人物!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才华横溢、潇洒风雅,却可惜身在帝王...
原创 总... 明朝建国时期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主要是因为在建立大明王朝的时候,北方还没有收复,当时的北元朝廷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