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八届新疆北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开幕,本届学术研讨会以“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近百位北庭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北庭故城遗址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大遗址保护与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研究、丝绸之路历史与考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庭遗址考古体系的建立与阐释、北庭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等10多个课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
北庭故城遗址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城址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先后为唐代庭州、北庭都护府和伊西北庭节度使、宋代高昌回鹘夏都、元代都元帅府和别失八里宣慰司驻地,是唐至元时期天山以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目前天山北路保存最为完整和最大的一处古代城市遗址,见证了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古代商业贸易的繁荣兴盛和西域地区多民族的交融交流,证明了新疆自汉代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起到重要作用。
1988年,北庭故城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4年,北庭故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新疆境内的首批6处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被中组部确定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
2016年北庭学研究院成立以来,已连续召开了七届“新疆北庭学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科研机构、30多所高校、2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参与“北庭学”的研究和交流,经过近8年的发展,北庭学研究院科研工作成果斐然,先后与全国20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北庭史论集》《北庭钱币研究》《北庭史丛考》《北庭高昌回鹘佛寺壁画》《北庭史料汇编》《北庭学研究》等8部学术著作,进一步丰富了北庭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北庭学的研究方向,为北庭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学术成果转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当天,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签订框架性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合作。会上还举行了《唐代北庭文书整理与研究》新书发布仪式。(张锐 窦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