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归顺大清三十年,为什么又要造反?其实是形势所迫
迪丽瓦拉
2025-07-06 04:33:10
0

提起“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反贼,大汉奸。

吴三桂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叛国投敌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像吴三桂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还真的不多。

吴三桂本是大明总兵,可他却在明朝最需要的时候,投降了满清。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在当时投降异族,称为汉奸不为过。

那么既然吴三桂投降了满清,帮着人家鞍前马后,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还被封为平西王。为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又想起来造反?

满清统一了中国后没有了后顾之忧,最大的隐患恐怕就是三藩了。

吴三桂作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并可掌控当地军队、赋税等,可以说当时的三藩权力甚大。

可是吴三桂已经年近七旬,垂垂老矣,而北京那边还有人质在手,何必急于一时,这些老家伙没有几年可活。

更何况吴三桂这样盘踞西南,发展势力,主要是为了自保,根本没想过造反,否则这个时候肯定不是最佳时机。

然而年轻气盛的康熙在铲除鳌拜后可谓野心勃勃,他绝对不会养虎为患,一心要撤藩。

武大郎喝药,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干脆反了。

所以吴三桂造反其实是无奈之下的不得不反。

反倒是反了,可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彻底让他失去了希望。

既然你要反清复明,你好歹假模假样的找个姓朱的当皇帝,结果他自己当了皇帝不说。还把国号改为大周,这就名不正言不顺,搞得自己师出无名,弄得很被动。

很多人甚至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让中原被蛮夷统治,又亲手杀了永历帝,毁了大明复兴的希望,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所以根本不会帮他。

而且看似果断造反,可吴三桂不仅没有了年轻时的果断,也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并没有势如破竹,跨过长江,挥军北上,以致丧失了最佳良机,功亏一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朝末年,群雄并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隋唐英雄传中有不少的英雄豪杰,皆都是武艺高强,无一不是能以...
原创 朱...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在位十年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却完成了颇有影响力的“仁宣之治”,为明朝...
原创 司... 司马懿与诸葛亮同为当世军事奇才,皆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但从二人屡次交锋中可以见出,诸...
原创 当...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支杂牌军队的命运就像一叶扁舟,在汹涌的战争洪流中飘摇不定。他们的将领王家善虽身居...
原创 “... 自《八佰壮士》这部电影爆红之后,关于八佰壮士守四行仓库的历史也被大众所熟知。 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们...
原创 得... 沙俄征服的大片土地中,外东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这地方距离俄国的核心区域非常远,但始终被莫斯科牢牢...
原创 此... 张昭张子步,作为江东文臣之首,在东吴群臣中地位颇高,然而,还有一人比他的资格还老,他是孙策遇见的第一...
原创 李...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上一节说到就在李自成被困九宫山,大军全军覆...
原创 隋... 陪父征战篡权,杨勇本是建立隋朝的第一功臣。 结果却在大局稳定后, 成了父母眼中的“失败品”,并在弟弟...
原创 越... 说起中国古代的名剑,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但是最出名的自然是那十大名剑了,比如鱼肠剑、莫邪、干将、龙泉...
原创 李... 李广,字仲卿,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被誉为“飞将军”。他出生于甘肃省秦安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 ...
原创 《... 大清历史上,在我国一直以来也是占据了相当大位置的一个朝代,在初创的时候可谓是相当雄壮的,但是晚清时期...
原创 和... 和谈棋局中的提线木偶:乌克兰悲歌响彻权力角斗场 当基辅的残阳染红第聂伯河,这场持续千日的代理人战争终...
骆驼城遗址:各民族“三交”的历...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境内,是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上的军事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留存规模宏...
赵杰:隋朝北部边疆的变迁——以... 摘要:隋朝在开皇初年、开皇末年和大业初年三个阶段数度修筑长城,根据长城位置分布,结合各阶段隋朝与突厥...
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 2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宁夏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22条...
原创 朱... 家人们谁懂啊,朱元璋那可是对朱标这个儿子宠到了骨子里。他不光大手一挥,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了朱标,还亲自...
原创 一... 晚清时期的清朝处于封建落后的年代,但当时的人们只不过是思想上落后,国力还是很强的,此时的清朝街道仍然...
原创 闯... 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后,在城里杀掉了一个300多斤的胖子,这个胖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
原创 我...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奇闻异事的时代,又有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社会新闻来袭!话题就在于 我国白玉山塔的拆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