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功绩不输朱元璋和朱棣,却差一点毁了明朝
迪丽瓦拉
2025-08-23 06:03:50
0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在位十年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却完成了颇有影响力的“仁宣之治”,为明朝的稳定做出了相当突出的贡献,算是明朝前期比较有作为的君王。同时朱瞻基也确立和完善了内阁制度以及巡抚制度,加强了帝国的司法能力和监察能力。

可是朱瞻基在某些方面也酿造了不少的危机和隐患,而这些隐患更是险些摧毁了明帝国的根基...

太平天子朱瞻基

朱瞻基的能力,素质和品行,甚至是艺术鉴赏能力在明朝的诸位皇帝中其实都不算多见,其继位之初便成功的化解了汉王谋逆的皇室危机。朱瞻基此人出生于北平燕王府,燕王朱棣说朱瞻基刚刚出生下来时便是“英气溢面”。

而后朱瞻基果然是多才多艺,博通文学,甚至还曾经出书立传。朱棣和朱高炽对朱瞻基这个孩子都非常的喜爱,因为这个孩子不仅有才,还有孝心,因此自幼便对其精心培养,朱高炽去世之时,朱瞻基已经成长为一名比较贤明的君主了。

而在朱瞻基继位初期,大明的万里江山可谓是内忧外患,汉王谋逆,安南动乱,四处都需要出兵。朱瞻基率军十万御驾亲征,亲自打败了汉王的叛军。1406年,朱瞻基又停止在安南用兵,这件事情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当时明朝已经经营安南长达二十年,如此仓促罢兵,难免存在草率的因素。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安南对于当时的明帝国而言,确实只能算是边边角角,放弃了安南当然也是为了更好的经营更加重要的北方。朱瞻基非常热衷于北方边境的种种事宜,总是喜欢在边境巡视,巡视期间偶然也有那么几场战斗,朱瞻基也总是能够打赢。

这使得朱瞻基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明军“强于胡人”,这导致明帝国从上到下都开始轻视北方,后世认为,土木堡之变的祸端很有可能就是源自于此。朱瞻基统治时期曾经改革了明帝国的行政制度,并且开创了内阁票拟制度,大学士审议官员们的奏折并且给予适当的答复,然后贴在每道草拟的诏旨上供皇帝审阅。

在地方上设立总督和巡抚的制度也是由朱瞻基所开创的,而后来这两项制度也成为了明朝统治系统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朱瞻基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位明君,但是他的性格中却也有着任性轻佻的一面,比如说同其他官员为一个妓女争风吃醋,因为大臣不给他春药就把人家打一顿,因为有人不陪他下棋就把人贬官到南京。

汉王被软禁之后,他跑去探视人家,结果汉王就是绊了他一脚,他就直接把汉王用三百斤重的铜锅罩住,用炭火在外面加热,最终将其活活烧死了。但是宣德一朝,到底也算是明朝近三百年的黄金十年,百姓生活日益提升,对这一点而言,朱瞻基是有功的。

可是朱瞻基在任上却在宫中设立书院教育宦官,就此为明朝的宦官专权埋下了祸根...

朱瞻基与宦官之祸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宦官之祸的三个朝代分别是东汉,唐朝和明朝,而明朝的宦官之祸又尤为严重。但是明朝的早期,对宦官的监控其实是非常严格的,或者说自从唐代结束后,后面无论是宋代还是元代乃至明朝早期,都在有意识的限制宦官权力。

在洪武年间,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官不过四品,且明令规定宦官不得干政,违者斩。朱棣在靖难之役依赖于宦官刺探情报,同时还有一些宦官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确实立了功,所以宦官的地位在朱棣上位后也有所提升。

而朱瞻基在上位之后,则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宦官的势力,为了加强宦官的个人能力,朱瞻基在宫中专门设立了名为内书堂的机构,允许宦官读书识字,舞文弄墨。而知识型的宦官出现之后,干政几乎就成为了必然,因为他们从个人能力上相较于一些大臣,已经没有差到哪里去了。

而在宣德年间,一些宦官的地位确实也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宦官被赐予“铁券”,享有免罪免死的资格,这种待遇哪怕是之后的魏忠贤等权倾朝野的宦官都是没有的。可见朱瞻基的性格中确实存在着较大的任性成分,但是宣德年间的宦官权力也确实非常的高。

除此之外,宣德年间部分宦官权力凌驾于内阁制上,宦官开始镇守边镇,宦官负责采买贡品,甚至还有宦官开始全面的参与军政。著名的郑和下西洋也是发生在宣德年间,而郑和实际上就是一位宦官。这意味着宦官出使国外的情况也开始出现,朱瞻基就先后六次派遣宦官出使朝鲜。

在宣德年间,宦官扰民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朱瞻基本人还是一个比较勤政的皇帝,所以虽然宣德年间宦官比较受宠,且皇帝本身也在有意培养宦官的势力。可是宦官在明面上,依然不敢太过于放肆,因此纵观宣德一朝,宦官都谈不上把持朝政。

直到朱祁镇继位之后,宦官的势力才开始逐渐的做大,瓦剌犯边时朱祁镇就是听信了宦官的谗言而御驾亲征,最终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宦官当权与朱祁镇的无能,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然而这一切很有可能在宣德年间就已经种下了因果,毕竟当时当权的大太监王振之在宣德年间就已经很得宠了。

朱瞻基想要利用宦官制衡内阁,可以理解,但是最终导致明朝一朝都受困于宦官专权,恐怕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参考资料:
《太平天子——朱瞻基小传》 陈时龙
《论朱瞻基的历史地位》 赵中男
《论朱瞻基与明代的宦官之祸》 郑彩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引言 黑豆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可以当做药来用,也可以做成食物。 这样小小的东西却是清代十分重要的战略资...
一代军事奇才,保卫了祖国边疆完...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是好人只能偷偷议论真相,而坏人却能明目张胆的说好人在造谣。” ——毛姆 01他...
清朝人的辫子究竟“多脏”,英国...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时期,很多电视剧里都展现了那时候的生活画面。说到清朝,大家印象最深的肯定是...
原创 金... 《海上之盟》北宋和金朝联手灭掉辽朝,北宋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北宋和南宋之间竟然还隔了一个王朝,你...
原创 马... 在汉语中,忽必烈汗的中式巨邑称作大都(意为“伟大的城邑”),蒙古语中称其为Daidu(源自汉语音译)...
慈禧“干女儿”周莹:清末陕西女... 说起做生意,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男人,但清朝末年,却有这么一位厉害的女商人。她不光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
原创 宋... 吕思勉先生曾言:“中国人所以必欲立后,盖出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古人所以为此说,则以其谓鬼犹...
原创 在... 在演义中,如果在巅峰期的话,那么还有关羽、赵云、马超、黄忠、颜良、文丑这六人至少可以和吕布打百合以上...
原创 中...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看到江湖上有很多门派、教派,比如峨眉派、华山派、武当派,虽然这些地方在现实中也都存...
原创 6... 可以说,20世纪就是从战争和革命的洗礼中走过来的,它的源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一战已经被人们遗...
原创 今... 今天的人为什么都在怀念毛主席?我们来看看AI的分析: 首先,毛主席有伟大的历史贡献 建立新中国:毛主...
原创 孙... 三国时期,天下之所以能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的联盟,只有两个国家联合起...
原创 东... 唐朝时期的刘禹锡曾写下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原创 两... 她孕育了悠久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数以千计的炎黄子孙。我们敬仰她,爱她,她是一副壮丽的风景画,她是...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唐国强老师饰演的主角雍正帝胤禛,可以说是塑造了一个相当成功的雍正帝,使当时...
原创 为... 相信大家看过或者听说过《三国演义》,作为一段追溯历史,半真半假的小说,受到了古今众多读者的喜爱,三国...
原创 世... 种族歧视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有,而种族隔离是种族歧视的一种极端手段,这种极端手段在南非历史最为严...
原创 周... 前情提要: 武王伐纣6 友情提示:本节内容,大部分参考于《史记》、《左传》、《诗经》和《尚书》,但是...
原创 东... 前半生贵为名门之女,不仅精通音律,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后半生命如草芥,在异国他乡沦为女奴,两度与至亲...
原创 1... 1057年春,北宋京城发生了一件怪事:许多前来参加科考的考生聚集在街头,当他们看到一位官员骑马出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