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昌起义中的关键性人物,先后任职师长、军委书记等要职。是中共红军的创始人,此外,他与毛主席、朱德等人既是亲密的战友,又是惺惺相惜的同事。他有着突出的才华,善诗词,所作文章赢得满堂彩。
他就是中国的开国元帅——陈毅。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仍然残留着众多国民党的势力。他们之中,有曾任国民党内部要职的官员,也有曾率领部队打仗的国军将领。尤其是在国际大都市上海,这里分布着大量国民党势力,且大部分曾经作恶多端,引起百姓的不满。
但同时,从另一方面看,又是他们构成了上海的城市根基,如果将他们一个一个全部连根拔起,那么会使上海的建设停滞几年甚至更久。
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大事除了保卫国家安全之外,就当属尽快恢复生产发展了。显然,如果这样决定是不明智的。但是,如果不进行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规矩,也无法树立我们的威信。
两难之下,接手上海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必须指派一个经验丰富、能文能武、资历老道的领导来统筹上海的发展,做出诸如上文的重大决定。
那么谁能担此大任呢?毛主席愁眉不展之际,一下子想起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他在革命时期的挚友——陈毅。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陈毅很快上任了。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上海市长。刚一上任,他就面临着如何处理一万四千多名国民党官员的去留问题。
在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决定为了上海民众的生计和上海的长久发展,对于这些军官能不杀就不杀,尽量留用,最大程度的维持着上海的立身之本。陈毅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中央,马上就得到了党组织的理解和同意。
因此,很快一条经由陈毅签发的命令被公之于众:上海现存的所有国民党官员中,绝大多数留用,其余罪大恶极,危害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依法交由法院审理并判决。
这一命令,给那些每天都为了自己命运担忧的国民党军官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本来以为,陈毅会严厉地惩罚他们,但是没想到新任的上海市长竟然对他们进行了如此宽大的处理,给了他们继续仕途的机会。
因此,他们对共产党以及陈毅市长本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快脱离了国民党的怀抱,积极拥护共产党的政策,有一些甚至成为了受到百姓尊重的好官员。
毛主席对于陈毅关于此事的处理感到十分满意,果然派陈毅任职上海市长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另外,陈毅在任职期间还打了一场漂亮的反投机大战,解决了上海的物价高涨和通货膨胀问题,沉重打击了建国初期的投机倒把行为,稳定了上海的市场和经济发展,再次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许。
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因为不甘心失败,贼心不死,蒋介石针对华东沿海地区进行了封锁和轰炸。上海地区受灾严重,尤其是上海的杨树浦发电厂。这次轰炸使得上海大部分地区的供电系统陷入瘫痪,上海进入了停电的局面。
毛主席对上海停电一事高度重视,要求陈毅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上海的供电,保证上海民众的正常生活。
陈毅不敢怠慢,连忙组织技术员开会讨论对策,并马上开始了抢修。在众人齐心合力的抢修下,就在受到蒋介石轰炸四十二小时后,整个上海就重新恢复了供电,粉碎了蒋介石破坏上海人民生产生活的阴谋。
在任职期间,陈毅还取得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成绩。面对纷涌而来的赞和肯定,陈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公众面前也表现的十分谦虚,丝毫没有架子。
他曾真挚地说道:“上海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因为我手下有一群足智多谋的得力干将。他们之中,既有我的老手下,又有国民党的旧官员”。
陈毅市长的风度和胸襟,由此便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