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胡林翼主持编纂的《读史兵略》,受什么因素影响所形成?
迪丽瓦拉
2025-07-06 05:32:47
0

战争是我国历朝历代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改朝换代、镇压内乱、边疆防控、开疆拓土都与战争息息相关。战斗力强弱是一个王朝生命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评判标准。

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懂得对作战方法、作战原则进行总结归纳,有《军志》《军政》问世,这便是我国的早期兵书。

兵书总结了行军作战的基本规律,为军事实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所以兵书一经问世,便在中华历史上绵延不绝。

胡林翼主持编纂的《读史兵略》正是传统兵学与清末战争实际碰撞的产物。《读史兵略》的编纂和我国编纂兵书的历史大背景有深切关联,是兵书编纂史的一次接力。

早期兵书的影响

从长时段来看,主要是以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早期兵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胡林翼。

《孙子兵法》一经问世便成为不朽经典,是我国古代兵学的至高起点,奠定了后世兵学的基础。

不仅在著书体例上首开先例,著述内容更是后世效仿的法典。明人茅元仪在遍览兵书后赞叹道:“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也即是说,孙武的《孙子兵法》吸收了以往的兵学精华,后世有志于军事的读者没有不从《孙子兵法》中汲取营养的。该评价说明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兵学历史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早期兵书带动了编纂兵书、学习兵法的历史风气,间接影响了胡林翼。

《孙子兵法》在后世的流传久远,但凡有战争发生的时期,孙子兵学都会再度流行并为兵家所熟谙。对《孙子兵法》兵学思想的学习是军事家的必修课,如曹操、诸葛亮、岳飞、戚继光都热衷于孙子兵学,古今这类潜心钻研《孙子兵法》的将士和谋略家们不胜枚举,他们或醉心于钻研兵法,或熟记兵法能脱口而出,或在战场上游刃有余地化用相关战略战术。

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多位知名将领的推崇,让《孙子兵法》热度持续不减,使得《孙子兵法》的阅读风气长久盛行,不仅久经沙场的王官将帅,心系国家安危的朝野大夫对《孙子兵法》知之甚多,哪怕是社会下层的乡野村夫对《孙子兵法》亦耳熟能详。

《孙子兵法》的盛行不仅给社会营造了阅读兵书的历史氛围,同时也带来了注解与修撰兵书的风气。

曹操为《孙子兵法》作注后,引来其他学人纷纷为兵书作注,这种注解兵书的风气经久不衰。不唯如此,孙武著述兵书取得的成就还鼓励了后代军事家继续创作军事作品,如韩信有《韩信兵法》,汉代有《淮南子·兵略训》《三略》问世。

同样,这些军事著作再一次把兵书和兵法推进人们的视野,继续扩大兵书这一书种的社会影响力,使兵书成为和时代共生的书籍类型,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读物。可以说,我国较早时期编纂和注解兵书的行为与《孙子兵法》有脱不开的关联。

《孙子兵法》作为高起点的兵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吸引一批读者,形成“孙子热”。

于是有一批孙武后学以自己对兵法的见解来注解《孙子兵法》或撰述兵书。长而久之,这种编纂、注解兵书之风似滚雪球般席卷着更多人,曹操、杜佑身在其中毋庸置疑,胡林翼是其一员也不容争辩。

同时,人们喜闻乐见兵书的历史氛围也让胡林翼饱含自信地主持编纂《读史兵略》。

另一方面,胡林翼的潜心钻研《孙子兵法》,即是受到了《孙子兵法》的直接陶染。

首先,胡林翼研读并推崇《孙子兵法》。在胡林翼与友人的来往信函中常常会引用《孙子兵法》中的治兵语录,如“致人而不致于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人可胜”,可知胡林翼经常翻看《孙子兵法》。

实际上,胡林翼不仅阅读《孙子兵法》,尚注重挖掘该书的内涵,所以除翻看原著外,胡林翼还研读《魏武帝注孙子》等书,并将此书收录于《兵法七种》中,以供兵界学习之用,由此可见胡林翼对《孙子兵法》的推崇。其次,胡林翼吸收运用孙子兵学。

学以致用是理学经世派的人生格言,胡林翼的实践体现了孙子兵学思想。

如《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之说,胡林翼《致多隆阿》信中有“以静制动,以主待客,以整御散,以逸待劳”都赞成打持久战,在咸丰六年的武昌争夺战中,胡林翼就用该战略变弱旅为强师,取得武昌争夺战的胜利。

对将领的认知方面,《孙子兵法·谋攻篇》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兵法·作战篇》有言“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武认为将领辅佐的周到与否是决定国家强弱的关键因素,将领的职业修养的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安危。

胡林翼承其思想,尤其注重对将领的选拔和培养。他认为好的将领必须要智勇双全,他说“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甚至有将领因惧怕打雷而被胡林翼撤了职务,可见胡林翼对“勇”这一素质的在意。

胡林翼收录《兵书七种》的目的就是提高将领的智慧。

最后,胡林翼还将孙子兵学思想加以创新而形成了自己的军事理论。胡林翼军事思想中的“奇正”“选将”等观念脱胎于《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势篇》对“奇正”思想的抽象表达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可见掌握了“奇正”的用兵内涵就能实现战争的胜利。此中对奇正的关系没有明确表述,胡林翼依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反对在没有稳扎稳打基础上“出奇制胜”,摒弃不切实际的“奇正”观念,在《读史兵略》批注中,有“军以奇行,以正动,不闻以妄也”之说,胡林翼这种“奇出于正”的观念是对《孙子兵法》“奇正”观念的继承和丰富。

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孙子兵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孙子兵学思想的吸收借鉴和创新。总的来说,以孙子兵学为代表的早期兵学是胡林翼军事思想的源泉。

兵书编纂的历史氛围带动胡林翼进行军事著作的编纂,于是有了《读史兵略》的问世。

宋元军事著作的启迪

从中时段来看,《资治通鉴》及其他宋元军事著作启迪了胡林翼。宋元两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

为了集权,实行以文治武的政策,甚至禁止兵书的传播和使用,以防止农民起义与社会动乱,终导致了北宋武备废弛,官军积贫积弱,北宋与辽、夏作战频频失败局面的出现。

所谓“国家不幸兵家兴”,战争的屡屡失利使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军事建设。兵书著述正是军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私人纂述兵书之风再度兴起,甚至出现了官修兵书,此时兵书的数量大增,形式更加多样,为后代兵书修撰提供了范例和启发。

宋朝以前,我国兵书都是私人撰述,有志于兵书著作的文人武士在经历从被压抑到被鼓励编纂兵书后,纷纷投身于兵书创作中。

有宋一代兵书数量大增,如陈傅良《历代兵制》和陈规《守城录》,他们各自对专门的主题作出系统详尽的论述,使我国兵书类型更加多样化。这些兵书中丰富的军事内容充实了将士们头脑,多样的形式为学者编纂兵书提供了选择。

官方组织编纂兵书有《武经总要》,该书内容丰富,从选将练兵到城邑攻防,从制度器物到地理沿革一一详述,不仅举例说明历代战争得失,还总结经验以警示后人,故而被称为军事百科全书。

胡林翼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武经总要》的启迪,他重视选将练兵,注意边防,尤其重视军事地理的重要性,这些军事思想和《武经总要》的思想总的来说是一脉相通的。

另外,胡林翼仿效北宋朝廷颁行兵法丛书《武经七书》,汇编《兵书七种》以增强军事实力。

不仅兵书能为读者提供军事借鉴,一些史书亦多记载军事,如官修史书《资治通鉴》。胡林翼《读史兵略》一书的编撰,既受到《资治通鉴》的直接影响。胡林翼自小就喜欢读《资治通鉴》,哪怕在军务繁忙之时,也请人“日讲《通鉴》二十页”。

其编撰《读史兵略》一书,就受到了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启迪,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其一,从纂书目的上来看,胡林翼和司马光撰书都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本意是让当朝君臣能以历史成败得失为戒,“襄平官文序”中也言《读史兵略》汇纂历代史实是出于劝惩之意,“胡林翼自序”中直接表明编纂《读史兵略》是“防患于未萌”。

其二,从内容来看,尽管《资治通鉴》被公认为史学著作,但对战争的描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司马光不仅记载战争作为后世镜鉴,还能用高超的手法把战争描绘的具有画面感,对战争浓墨重彩的描述就容易激起将领们的浓厚兴趣。虽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没有直接对兵法进行总结,但其中汇集的千年历史战争胜败史实能够为将领们提供足够的战斗经验。

这些直接的战斗场面,相较于抽象的兵法著作更受世人欢迎。不管是朝廷要将,还是底层农民起义的首领们,很多读者会把《资治通鉴》作为兵书来看待,对其捧读不休。故而胡林翼在编纂《读史兵略》时,直接节选《资治通鉴》的战史内容作为兵书的主要部分。

其三,从编纂体例来看,《资治通鉴》重振了湮没已久的编年体,《资治通鉴》内容叙述以时间为线,一气贯通地把一千多年的历史串连起来,内容繁多而不冗杂,故事众多而次序井然,赢得了文史界乃至军界的一致好评。

《资治通鉴》的声名远播引来了各界要人对其点评批注及考证,有《资治通鉴音注》《释文辨误》等著作接续出现。

编年体书在《资治通鉴》问世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宋代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汇编》等书即袭用该体。不止在宋代,明清时期《通鉴》体著作依然层出不穷。

《读史兵略》即沿用了这种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的编年史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国徽为啥不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道林徽因境界高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林徽因以其独特的...
原创 满...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强势逼迫下,6岁的溥仪退位,溥仪退位后,袁世凯念在溥仪曾经是自己的主...
原创 带... 东北悍匪“座山雕”被人们熟知,得益于“老怪”导演徐克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剧中的“座山雕”盘踞在茫茫...
原创 他... 在古代,皇帝给臣子最特殊、最荣耀的一项待遇就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意思就是皇帝将这名臣...
原创 他... 【图1】世界“战争纪念品”之王:约翰·海恩斯(JohnHines,1878-1958) 这张老照片拍...
原创 投... 溥仪的一生也算是可怜,先后两次当皇帝,但是没有那一次是自己自愿的,首先自己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在此...
原创 开... 1929年4月,毛主席第一次来到江西兴国县,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就是调查研究兴国的农民运动情况和革命形...
原创 慕... 一、慕容博的动机 读天龙八部,关于慕容博和萧远山潜伏少林寺藏经阁一事,一直有很多不解之处,萧远山的动...
原创 为... 一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我们描述了一曲蜀汉复兴未果的悲歌,其中蜀国中的诸葛亮作为全书中描述最为精彩的...
原创 在... 孙子说:不知敌情的人,是愚蠢透顶的,是不能成为辅佐领导成就大业的将才的,高明的领袖和优秀的将领之所以...
原创 从... 1957年初冬的一个晚上,北京中南海走进来一对毛泽东主席请来的客人。看上去,他们和主席很熟悉,聊起家...
【祖国好 家乡美】探秘丹噶尔古...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每个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镇馆之宝”,究竟是什么样的藏品,才担得起“镇...
原创 武...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奴隶制社会时期还是在封建社会时期,马都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因为它不仅仅是国家军事...
原创 《... 嘿,听说你们对《庆余年》的四大宗师感兴趣?庆帝、苦何、叶流云和四顾剑可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庆帝是这四位...
原创 叶... 叶剑英元帅和粟裕大将,在战争革命时期,接触的并不算太多,而真正两人一起共事,则是在军事科学院内。 对...
原创 本...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有不少的宝贝,但很多都埋在地里,没有被挖掘出来,也有一些被黑心的人卖到了海外,更多...
原创 为...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不管身在何地的中国人,都会特别看重这个节日,过年一直都是一家人...
原创 孙... 前言:1921年、1923年和1925年,孙科曾经三次担任广州市长,为广州市的近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
原创 他...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想学好不容易,但是堕落变坏却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江洋大盗、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
原创 雍... 导读:《雍正王朝》中,被任命为西北绥远大将军的年羹尧,自上任的第一天,便开始了“一意孤行”的“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