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长白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和满族文化圣山。长白山脉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即为长相守,到白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与美满爱情的向往与歌颂。长白山最早见于中国4000多年前的文字记载中,《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金始称“长白山”。
在清朝建立前期的时期,顺治帝一声令下完全封禁长白山,禁止汉人进到长白山。这一条圣旨一直维持到咸丰帝的时期,那时候关内自然灾害蔓延,关内汉人陆陆续续地闯关东,最后咸丰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在极不情愿的状况下宣告解禁。
从顺治年间1644年到1860年,满清封禁长白山长达216年。为了更好地避免汉人进到长白山,满清还用柳枝做成篱笆墙把山全都围住。为何满清要封禁长白山?大家看一下封禁长白山的根本原因。
最先满清的原名是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党,而努尔哈赤的革命老区便是东北。那时候满人都把长白山作为回族的发源地及文化圣山,实际上后金阶段努尔哈赤就严禁闲杂人员到长白山。努尔哈赤长期性栖身在东北,渐渐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大,直至最终进入中原。在清朝建立后,满清就把长白山作为回族的龙兴之地。
从居家风水的视角上而言,山峰形状与龙类似的便是龙脉,而长白山是世界最大的潜龙龙脉,被称作出金城。古时候封建社会对龙脉尤其注重,历代王朝的君王都想维护好自己龙脉砍断另一家的龙脉,比如秦始皇挖断南京的龙脉。满清为了更好地避免汉人毁坏长白山的龙脉,因此就一声令下封禁长白山。
最先表明一点,那时候满清不仅封禁长白山一地,封禁的是半个东北。那时候东北挨近外蒙古和朝鲜,其发展战略部位十分关键,满清担忧汉人和蒙古人或朝鲜人串通,因此,将东北打造成了国防重地,避免汉人和别人串通。
还有便是东北风景秀丽,动物与植物资源富庶,最知名的便是长白山山参。清朝时期一斤一般的山参都能卖去二十多两银两,满清皇家严禁汉人前去东北,为的便是想把东北打造成皇家自己保险库。
清王朝要想把东北基本建设成陪都,通俗化而言便是备用胎,一旦北京首都不保,那么还能撤到陪都复活。以明代为例子,明代最开始便是自南到北统一天地的,尽管明朝首都是北京,可是明代依然铭记基本建设南京,明朝末年的时期就会有重臣提议南迁到南京复活。
可是满清是清朝人,有别于汉人,对满清而言东北便是自身的本营,一旦北京首都北京有风险,那么就能撤销东北,根据山海关阻挡汉人北伐。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止汉人同化作用东北的满人,因此满清才一声令下严禁汉人进到东北,封禁长白山的。
满清封禁长白山有益处也是有弊端,益处是满清封禁长白山很多年合理地维护了长白山的动物与植物资源,弊端便是大量土地资源被沙俄所侵吞,黑龙江往北大量土地资源被侵吞,到现在也没有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