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砝码,浅谈宋代的台谏制度
迪丽瓦拉
2025-07-06 07:34:02
0

台谏制度宋代以前就有,秦汉台谏制度经过长期发展,至宋代已逐步成熟。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皇权专制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宋代台谏制度历经改革后,谏官为皇帝亲自任免。谏院作为言谏机构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台谏成为皇权与相权天平上重要的砝码;台谏合一已初见端倪。宋代最高的监察机构,台谏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

一、宋代台谏制度的由来

01.宋代的台谏制度的改革

北宋政权建立在后周开创的统一大业基础上。

台谏是御史台官与谏官的合称,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开始设置台谏官,后来历代均设有这项制度。名义上自汉代唐宋历代相承,实际上宋代的台谏制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宋代在传承这项制度的同时,对台谏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台谏官的选任、回避、言事、监控等方面都趋于完善。

现代成语中的“拾遗补阙”实际上是古代台谏制度中的两个官职名称。宋代传承了唐代的制度,改补阙为私谏,拾遗为正言。宋代初期,私谏、正言均为寄禄官,多数时候都不干预谏诤事务,谏院是谏诤事务的机构。

随着宋代的改革和发展,宋真宗时期的谏官专制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谏官制度的完善和规范。谏官机构随着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并上升为北宋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政治机构。

02.宋代台谏制度的实施

宋代在台谏的选任制度上,首先确立了侍从荐举、宰相不干预、君主亲自选拔的原则和选拔程序。台谏对君权和相权都具有独立的监察特许权。在言事原则、公文关报制度、取索公事规定和出巡采访途径等方面都实现了制度化,确保了台谏监察信息的可靠性。

宋代的台谏制度的合理性、严谨性及系统性十分的显著,但是在皇权专制统治下,这种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在宋代秦桧等奸臣的手里,台谏制度被利用,沦为排除异己、打击报复对方势力的一种手段。秦桧通过台谏官员,以“莫须有”的罪名为异己和威胁到自己的党羽罗织罪名,从而达到排除异己的目的。

03.宋代台谏制度的发展

宋代把中央监察系统的台谏与军权、相权三者并用。据《宋史》记载,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宋代的台谏制度比较完善。朝廷的重大决策出现不合理的状况,台谏可以否决;君王有了过失,台谏可以加以干预;百官犯了错误,台谏可以给予批评和弹劾。

台谏的设置是君王加强皇权集中控制的一种手段,与现代的西方三权分立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的相权被削弱,军事由枢密裁夺。宋代传承了唐代制度,文事任宰相,武事由枢密院掌管。唐代设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管财政,并由宰相统一兼管。宋代初期沿袭了这项制度,但是在后来的改革中,这三司逐渐脱离了相权开始独立运作。

宋代强化台谏制度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皇权集中统一得到强化,但是决策力却反而下降。宰相在君王的猜忌下很难做事,甚至如走马灯一样更迭。

二、宋代台谏制度的特点

01.谏院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北宋初期,由于刚建国唐末五代的割据势力比较大,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从朝廷派官员挂职地方任职,这些官员以谏官居多。由于谏官大多由科举选举产生,其自身素养较高,在地方任职期间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作用,起到了一种政治生态平衡,维护国家统治和社会秩序的效果。

随着宋代制度建设的完善,宋真宗时期有了谏院谏官和两省谏官的分流。并对谏官的俸禄、职能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谏官制度趋于完善,专制谏官由此诞生。专职谏官的诞生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谏院开始扩大机构、增加专职人员、职能也随之增加,谏院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

中央政府设置了门下省、中书省,下设给事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等职,监督提醒君王,这些部门主要由宰相掌管。宋代废除了唐代的制度,统治中心只设置执政的中书和掌管军事的枢密两府,台谏由此脱离宰相。

02.台谏合一的形成

在北宋,谏院与御史台合称台谏。是中央政府最高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为“言官”,台谏官即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在朝廷直接参与朝廷的决策、批评朝廷政事。台谏官的选择由皇帝亲自任免,主要起到监督和协调朝廷各方关系作用。

宋代初期的谏官并不专制任谏职,也参与弹劾大臣的事务。而御史台的御史,也并不是专管监察贵族,言事御史(殿中侍御史)的职责类似于谏官,负责向皇帝进言献策,宋代常以台谏并称。台谏合一的现象在宋代已初见端倪。

03.台谏成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砝码

五代以前,宰相充当了王朝礼仪秩序的象征。到了宋朝,宰相的角色从坐而论道的形象“三公”转变为具体执行行政工作的行政掌管。故而在宋代人的观念中,宰相之权是很重要的。

宋代通过设置枢密院、审官院和三司分割了宰相的军权、人事权和财权,进一步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实现。但同时也使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而台谏作为皇权和相权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则成为皇权与相权天平上的重要砝码,在皇权与相权之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台谏官作为皇帝的耳目,由皇帝亲自任免,因此在监督百官,尤其是监督宰相的所作所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宋代,大量的宰相因为台谏而被弹劾、罢免。宋代的惯例是,一旦被言官弹劾,无论虚实,宰相都要自行停止在家待罪等候调查处理。

台谏官通过行使监察职能,严密监察宰相的行为,并使宰相对从事的不法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宰相的权力运行。也是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但是,在宋代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台谏系统也经常为宰相所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台谏造成了另一种危害,成为大臣之间排除异己的一种武器。

04.台谏的社会功能

宋代将加强皇权统治放在国家建设的首位,中央划分成了三省六部,极大程度的弱化了宰相权力,设枢密院和中枢省分管军事和民政。在官僚制度上,财、政、军大权由皇帝直接掌握,下设御史、三司、监察等辅佐皇帝,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宋代台谏制度的设立,是出于劝诫君主言行,纠察百官任职情况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台谏也将皇帝的言行举止纳入士大夫的规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士大夫对皇帝所施加的君主观,强化了君主的自律意识,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在士大夫政治的影响下,相对开放、自由的士大夫政策使谏官敢于言事,加上自身的出身、学识都比较优秀,宋代的谏官一般都敢前赴后继的劝诫君主,与朝廷权歼做斗争。

台谏官的职能决定了台谏对于朝廷言路的控制。这种控制又体现在对于公众舆论的把握。台谏官有时会使用“相率上殿”的特殊方式,在士大夫之间制造舆论,从而引起皇帝的重视。

台谏制度的公众舆论效应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行政效率,有效的监督了封建政府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台谏制度对宋代的影响

01.台谏与统治者的关系

代表着皇权的宋代台谏制度,可以随意发挥权力甚至于风闻言事被法律的形式确定成为言法。台谏官的职责是直接向皇帝弹劾进谏,对于官员的监管有绝对的话语权,有时甚至不需要调查考证,仅以所谓的风闻言事。在这种权力的放纵下,台谏官内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化。

由于谏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限制相权,因此,台谏官的任免由皇帝亲自掌握,台谏也是统治者弱化相权,从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措施。

02.台谏制度的内部斗争

台谏制度促发了宋代一系列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以王安石变法最为突出。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着手新政策的实施。新政法触及了贵族阶级的切身利益,反对派当中的御史中丞吕诲列举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对王安石进行弹劾。在宋神宗的信任下,这场弹劾失败,却加剧了王安石与台谏之间的矛盾。

此后,王安石颁布了一系列新法,其中“均输法”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变法因此举步维艰。王安石对官员进行了调整,选拔了一批支持变法的官员任台谏官,然而最终被自己举荐的御史中丞杨绘反对。越来越多的反对声使新变法最终在台谏官的操控下失败。

宋代台谏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宋代台谏权成为最为发达的一个朝代。代表监察机构的台谏系统获得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宋代台谏制度的运行中,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行政权与监督权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权力。合理的运用台谏制度是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

《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1948年8月25日,华东野战军的前委书记粟裕在曲阜举办了一场扩大会议,会议邀请了各纵队的司令和政委...
原创 国... 提到自己的这位“小领导”,谷牧感慨良多,他比华国锋年长7岁,级别上却没有华国锋高。 周总理在世的时候...
原创 李... 在清朝,莲居士的古典小说《说唐》中提到了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书中将武将的武力值进行排名,其中秦琼被...
原创 中...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词,那就是天妒英才,其实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神童,其中也有长大成人的,但是那些过早...
原创 山... 你见过有人一生能获得9次特等功吗?如果说获得一次特等功的人有很多,那么能获得9次特等功,还能4次被中...
原创 倒... 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并称为解放时期三大战役,此战享誉中外,在国内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傅作义阵...
原创 为... 为何清朝公主大多不能怀孕?专家验尸解开谜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公主、皇子都是尊贵的...
原创 正... 导语:大唐盛世除了让我们看到了不夜城的繁华,让我们看到了万朝来贺的繁盛局面之外,同时也因为大唐王朝的...
原创 1... 李敏,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1981年的一天,她收到了一份毛主席留给她的遗产:一台冰箱,一台彩电,还...
原创 《... 《雍正王朝》里谁最厉害?此人仅献三计便助雍正继位,留一计保命 文/观心通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故事情...
原创 1...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刘伯承元帅和肖永银同生共死,南征北战多年,建立起了超越生死的革命友谊。 新中国...
原创 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
原创 傅...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傅作义和白崇禧都是国民党军中的杰出将领。两人同为保定军校出身,分别扮演着晋...
原创 相... 所谓“佞幸”,说白了就是帝王的男宠。 在历代的佞幸人物中,性情良善的人应该存在,不应笼统地一概否定。...
原创 刘... 1995年的人民大会堂的西藏厅,迎来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身着彝族的服装,年龄看起来也是有老有少,但他们...
原创 华... 1981年,华国锋向中央提出辞呈,正式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晚年的他,有一个人每年都会前去看望,还用镜...
原创 1...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运动,被称为大运动。这场风潮席卷全国,许多领导人...
原创 雍... 导语:君臣知遇的例子在封建皇权社会屡见不鲜,但像雍正皇帝和其十三弟爱新觉罗·胤祥这般感情深厚、相知相...
原创 她... 照片中这位女士名叫金维映,是战争年代江浙地区早期盐民运动和妇女、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也是邓公的第二任妻...
大隋朝14位悲情名将,兔死狗烹... 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的动荡期后,终于迎来了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