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宋时轮的传奇一生动人心魄,作为将军一生戎马,在中国战争最需要的时间和场地中能一次又一次的看见他的身影,在国家危难之际浴血奋战。宋时轮可谓是三野名将,但是对这位上级却是一直不服,甚至在建国之后也对这位上级抱有意见。
粟裕在新中国成立战争期间的成绩斐然,非常强的军事头脑以及战略眼光带来了极其耀眼的功绩,这些功绩荣粟裕的前途坦荡节节高升,但是与之而来的则是众多人员不服,认为粟裕资历低。
而宋时轮这位老一辈的将领对这位斩头露角的军事领袖尤为不满,在会议中与粟裕吵架,更令人关注的是,甚至在战争发生前的指挥会议中当众和宋时轮争吵,直接让粟裕十分难堪。
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捷报连连,成为军队领导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与之而来的是粟裕与宋时轮两人的矛盾逐渐加大,宋时轮对粟裕的排挤和不信任在诸多层面产生了分歧。
时间点来到1947年,华东野战军成立,粟裕同志因表现优异担任军事指挥。但对于粟裕来说,与自己有矛盾、不服的人突然成为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并且在后续的作战中总是被粟裕安排伤亡大、收获小的任务,这更加让宋时轮对粟裕不满,双方之间的这种紧张的关系不断恶化。
直到在济南战役期间,宋时轮一度摆脱粟裕的指挥,借题发火、推三阻四。这让粟裕十分难堪。不过为了统一大局着想,在粟裕的劝说之下,宋时轮同意继续任职军队副指挥,在双方的配合之下赢得战斗胜利。
但火包不住纸,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有心人很快将宋时轮不听从指挥、推三阻四的情况反映到了中央,中央当即决定要撤宋时轮的职,认为不服指挥、以下犯上。粟裕知道了之后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十分大度的向中央求情,与此同时宋时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错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和宋时轮同时在军事科学院参加工作,在工作期间宋时轮也时常和粟裕产生矛盾。但是,粟裕的为人十分真正,从不落井下石,纵使两人矛盾不止,然而在宋时轮困难之时,宋时轮总是会受到来自粟裕的鼎力帮助,正是因为如此,粟裕和宋时轮后成至交。
值得一提的在济南战争结束之后,粟裕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替宋时轮向中央求情,宋时轮才因而免于革职处分,济南战争事后宋时轮便对粟裕怀心怀感激,两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在粟裕过世后的追悼会中,这位曾经与其不满的下属前来追悼会吊唁,这位粟裕将军的生前同事在会中发自内心的说到:“粟司令在我处境困难时,三次力保我!我是非常感激的。”一位开国战功显赫的将军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在场的人感到十分吃惊,而这个人就是与粟裕关系复杂的开国上将宋时轮。
粟裕和宋时轮两人的关系缓和,体现了中国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和面对困难的伟大智慧。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将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恶化,反而是双方相互理解及时沟通来解决矛盾,这种对国家集体以及团体利益的认知,缓和了双方的矛盾,搭建了尤为坚实的感情桥梁。这样伟大的精神也展现在中国革命家的共产主义精神当中。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然能够在粟裕和宋时轮两人的关系发展中学习到智慧与力量。无论遇事还是对人,在产生矛盾时,我们不应该固执己见,而是应该秉持着开放、宽容、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尽力化解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下共同前进,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