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下大旱,朱元璋问刘伯温:该怎么办?刘伯温称:杀了此人定下雨
迪丽瓦拉
2025-08-23 16:04:04
0

一个皇帝身边总要有那么一个谋士,还有一个武将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然纵使皇帝再怎么天选之子也很难成就大业,这是我国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刘备如此的英雄豪杰,身边不就有诸葛亮和张飞的守护嘛。

可是皇帝身边的谋士和武将也要能够相互制衡才行,不然权利一边倒了,皇帝的地位就会变得岌岌可危了,这是皇帝最忌讳也是最惧怕的情况,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历朝历代的皇帝在任用官员的时候都费劲了心神。

既要有真才实学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又要找到这人的缺点达到能够有效控制的目的,这就非常的难办了,所以不要觉得皇帝的生活就是非常畅快的,每天手握大权想干嘛就干嘛,其实皇帝的日子过得也挺焦心的。

就比如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的谋士就是刘伯温,而与之相对的人就是李善长,这两位就是所说的那种既能帮助朱元璋治理国家又能相互制衡防止权利一边倒的代表。

那么他们具体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可以通过一个事件来略知一二:天下大旱,朱元璋问刘伯温:该怎么办?刘伯温称:杀了此人定下雨。

刘伯温

一、亦敌亦友

其实刘伯温和李善长的关系有点像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是却是偏向于敌人多一点的,毕竟两人在官场上面的明争暗斗就算是朱元璋都能够看得出来,但是为什么朱元璋都看出来两个人不是很合了,却不想着改善他们的关系,让他们相亲相爱呢?

这就是皇帝的一种控制手段了,其实将这样的控制手段做的最好的是康熙皇帝,因为在他的的安排之下他身边的两位大臣就一直明争暗斗从没有停止过,康熙皇帝也从来不插手,甚至还假装不知道,就让他们自由发挥,适当的时候再出面控制一下大局就好。

说到这里大家才出来这两个人是谁了吗?那就是和珅和纪晓岚这两位名人。

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和珅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贪官,做了很多的坏事,可是乾隆皇帝并没有直接定他的罪就是因为和珅还有他的用处,而纪晓岚在大家的心中却是清廉爱民的代表。

可是乾隆也没有把非常重要的职位交到纪晓岚的手中,这就是为了防止纪晓岚权利过大从而影响自己的地位,而和珅正好也有钳制纪晓岚的作用,于是这样一个“铁三角”的关系就一直牢靠的绑在了一起。

反观朱元璋这边刘伯温就像是纪晓岚的角色,而李善长就是和珅的角色,这两个人也想纪晓岚与和珅一样,李善长处处看不惯刘伯温,还时不时地使些阴招来陷害刘伯温,但是刘伯温每次都用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朱元璋也通过这两个人的彼此争斗而更好的把控着局面。

其实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中一位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人都觉得刘伯温就是朱元璋的智多星,为朱元璋提供了非常多的好主意。

可是朱元璋不管是处于哪方面的考虑都没有十分的善待刘伯温,首先用李善长来控制刘伯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来说朱元璋是一个半根出身,他的狭隘的一点也在刘伯温的身上显露无疑了。

那就是胸怀狭窄没有很大的肚量,这和朱元璋自小的生活环境有些必然的联系,大家都知道的朱元璋小的时候经常吃不上饭,家里很穷。

所以这就注定朱元璋小的时候无法形成一个宽大的格局,再加上他从小就对官场充满了敌意,认为当官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干净,所以后来他成为了皇帝就开始大搞反腐等工作,虽然收效并不大。

而刘伯温却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人,据说刘伯温不仅好学他的阅读能力也是超群,能够一目七行,被人称为神童。所以朱元璋就很担忧刘伯温,害怕哪一天这个厉害的神童就爬到了自己的头上,于是就从来不放权给他。

也是因为朱元璋这种怕这怕那的性格导致了明朝官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帮派团体,刘伯温和李善长也有自己的圈子。

李善长同样也是一位通读诗书的有学识的人才,而且还是一个能够预知世事的人,有一次朱元璋就问李善长这天下什么时候能够平定呢?

李善长听到之后问没有慌张而是从善如流的回答说秦末战乱的时候,汉朝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因为汉高祖生性豁达,不乱杀人,所以现在元末之时国家分崩离析,如果能够像汉高祖那样必然可以平定天下。

朱元璋听后觉得李善长说的非常有道理,从此以后就对李善长照顾有加。

李善长

二、针锋相对

可是就算朱元璋喜欢李善长也没有用,他的一个同僚李彬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被刘伯温抓捕了,按照律法这个李彬罪应当斩,可是李善长就很不爽了。

毕竟李善长本来就不喜欢刘伯温,现在李彬又被刘伯温揪着不放,李彬是淮西集团的成员,大家也知道李善长也是一个小团体的成员,所以说李善长和李彬是“战友”关系。

自己的人被别人抓住了把柄本来就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更何况还是被自己讨厌的刘伯温抓住,可是毕竟现在刘伯温掌握着主动权,于是没有办法李善长只好拉下面子去向刘伯温求情。

可是刘伯温就是不吃这一套,无论李善长说什么他都坚持公事公办,非但没有给李善长面子还说要是李善长在求情就去朱元璋那里告他贿赂官员,这下新仇旧恨一起使的刘伯温和李善长的关系达到了冰点,李善长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刘伯温为此付出代价。

于是第二天李善长又一次登门拜访,说到你看这京城已经这么久没有下过雨了,百姓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要是在不下雨继续这样旱下去怕是会引发灾祸呀,又说现在种情况下按照五行八卦来看最不适宜的就是杀人见血了,其实个中意思就是威胁刘伯温你要是杀了李彬,这京城闹旱灾可就是你的责任了。

可是刘伯温还是无动于衷,他说自己也算了一卦,卦象显示近几天可能就会下雨了,而且前提是必须杀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彬,只要杀了他必然就会下雨。

于是刘伯温还是把李彬杀了,只不过京城并没有因此而下雨,所以李善长就抓住了这次机会上书朱元璋举报刘伯温,可是这种无稽之谈相信谁也不会相信的,更何况朱元璋也知道刘伯温对自己有用,所以自然不会怪罪与刘伯温,只不过这个时候刘伯温已经看透了一切。

他也知道了自己在朝中不受待见,大臣们觉得自己的障碍,朱元璋觉得自己是威胁,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再说了刘伯温本来就是一个云淡风轻的人,当初在元朝的时候就因为不满意元朝的统治而不入官场,现在这种情况还不如主动离开的好。

于是内心打定主意之后刘伯温也没等朱元璋下令,就自己主动的辞官告老还乡了,回归山林之后的刘伯温闲云野鹤过得好不快活,也因此躲过了很多的灾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入关后,各方各面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前朝甚至后宫的很多制度都是仿制明朝,在选妃方面,他们也采取了...
原创 历... 历史回响:时间的巧合与神秘轮回 一、 数字的奥秘:朱重八与明朝的皇帝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
原创 1... 大家知道,日本是一个民族构成相对单一的国家,因此相对来说,日本人也是个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的群体。所以虽...
原创 唐... 现代科技发达,用一些技术能够检测出动物活了几岁,或者说是来自什么年代,像恐龙化石等等就是用“碳14检...
原创 河... 相信大家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好人没有好报,让很多做好事的人觉得心寒,但其实恩将仇报...
原创 明... 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离开东宫时,10岁的朱由检拉住他的袖子道:“哥哥,皇帝是什么官儿,我能做皇帝...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分裂成为15个独立国家,一大部分加入了北约阵营。表面上看,美国...
原创 抗... 黄埔军校,民国时期中国的顶级军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有不少黄埔学生都成了抗日名将,特别是黄埔一期,...
原创 红... 薛蟠和薛宝钗这对兄妹,还蛮奇葩的。一个整日端着架子装贤惠,一个索性放开性子摆烂;一个戴着假面具做人累...
原创 明... 有人说,如果你熟读明史,那么你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都已经出师了。 那么真的如此吗?难道明史真的如此神奇...
原创 她...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身为一个女子,要想在这个社会上得到和男子一样的地位,她们所付出的努力必须是男子...
原创 村... 诸葛亮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名人,他是忠臣的典范,智慧的化身,有人知道诸葛亮用剑吗?估计很多人会觉得诸...
原创 北... 之前看到有人意气用事的称,完颜阿骨打为第一英雄,孛儿只斤铁木真仅能排第二。该人并未做任何解释,只呼喊...
原创 大... 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古代的君王非常合适,或许是因为古代君王天性多疑,所以他们不会轻信他人,宁可信其...
原创 叶... 有很多人都说是叶利钦一手搞垮了苏联,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不无道理。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以后也没有...
原创 李...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斯智计百出,功不可没。可是嬴政做了皇帝后,李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原创 不... 世间万物皆是有始有终,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在白纸上绘画的历程,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油墨画,亦或...
原创 国...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曲道奎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
原创 本...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仆不侍二主”。明朝大学士李建泰就因为侍奉了三任主子,因此而遗臭万年。 明...
从考古新发现读懂“何以中国”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个民族越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来”,就越能有力把握历史规律,越能使自己行进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