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生批评陈赓:当年你要是把蒋介石毙了,哪有今天?陈赓如何回答
迪丽瓦拉
2025-07-06 08:32:32
0

1943年底,陈赓从前线回到了延安。

陈赓是我军中有名的“乐天派”将军,在闲暇之余就找在延安的战友唠嗑。一天,陈赓在窑洞里与几个战友在聊蒋介石的事,这时康生刚好从窑洞前走过。

听到屋里有人在议论蒋介石,一下子就集中了注意力,停下脚步听了几句后,便走了进来。

进门看到陈赓也在屋子内,康生一问,原来是聊陈赓当年救下蒋介石性命的事。

康生听完后,不怀好意地问陈赓:当年你要是把蒋介石毙了,现在哪里要打那么多仗?

康生问完,屋子里一下子都静了下来,因为当时正处在整风的敏感时期,大家将目光转向了陈赓。

陈赓也没有想到康生会突然问这件事,但他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同时也深知康生的为人,巧妙地回答了康生,最后康生哑口无言,转身离去。

那么,康生为何会问陈赓这个问题,他过去与蒋介石之间有着什么故事?

陈赓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将门之家,祖上曾参加过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湘军中的一员战将,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虽然后来曾国藩将湘军解散,但陈家一直保留着优良的传统,陈赓也不会像其他地主家的少爷一样对待下人。

陈赓家里有一个叫卢冬生的下人,他与陈赓的年龄相仿。虽然有主仆之分,但陈赓从来都不会欺负他,两人还成为了好兄弟、知己。后来在陈赓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还曾被送到苏联伏龙芝深造,抗战胜利后回到了祖国,担任过哈尔滨的卫戍司令。

但遗憾的是,在1945年的年底的一个夜晚,卢冬生在外出时,看到街头有几个苏军在抢夺老百姓的财产,他便上去阻止,结果被这几个苏军杀害。

陈赓的父亲从小就给他讲述先祖的英雄故事,虽然有很好的条件可以读书,但受先祖的影响,一直有“弃文从武”的念头,只是父亲一直主张他先好好读书。

14岁时,家里给陈赓安排一门婚事,门当户对,但已接受到新式教育的陈赓主张自由恋爱,因此对这门婚事很反对,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由于带出来的钱不多,很快就花光了,恰逢这时湘军在招兵,为了有一口饭吃,陈赓报名参加了湘军。

也是在这里,陈赓第一次遇到了同在湘军里的彭德怀。

陈赓被分配到曾君聘担任团长的部队,当时彭德怀担任连长。军阀部队腐败无能,军饷经常都被一层一层地扣起来,最后到士兵手里,已没有多少,且还经常不能按时发放,导致普通士兵的伙食很差,有时候都要自己去野地里摘一些野果吃。

一天,陈赓看到一连的连长彭德怀来地里挖东西。彭德怀从来不克扣下面的军饷,于是陈赓准备来找彭德怀帮忙,毕竟他是连长,兴许可以让他替自己说说话,让连长把军饷发给他。

彭德怀看到陈赓走来:“你怎么还在这,怎么不去考讲武堂?”

陈赓指着自己的军衔,摇了摇头。

“你们连长都不做正事,你当了这么多兵,都没有给你升官”彭德怀说道。

“哎,说来话长,我跟他的关系很不好,已经快一年没有发军饷了”陈赓无奈地说着。

“你们应该起来闹饷,不能让他老喝战士的血,你不用怕,万一没有闹成,你就到我这个连来当兵,我给你一个班长当。”彭德怀说道。

有了彭德怀这句话,陈赓果然去闹饷,虽然起初连长屈服了:“兄弟,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知道错了,大家这个月军饷,马上发放,每个人发五块大洋。”

将近一年没有领到军饷,陈赓笑了。但第二天,陈赓一个在团部任职的朋友跑过来跟他说:“陈赓,你们连长要报复你了,你快走吧......”

得到消息后,陈赓准备去“投奔”彭德怀,但没有想到,彭德怀因为处决了一个地主恶霸被通缉,已离开湘军逃命去了,无奈之下,陈赓只能离开了湘军。

就在陈赓走投无路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毛泽东在湖南创办了自修大学,陈赓看了发表在《大公报》上的组织大纲后,第一时间来报名,也是在这里,踏上了革命之路。

1924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在共产党的建议下,孙中山成立了黄埔军校,根据组织的安排,陈赓考入黄埔一期,因为过去曾当过几年兵,加上幽默有趣,很快就成为数百名学生中的佼佼者,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

第二年,蒋介石率部讨伐陈炯明,陈赓率部担负总指挥部的任务,也是在这时,从火线中救下了蒋介石。

第一次东征胜利之后,革命军迅速回师广东,镇压了趁机作乱的杨希闵、刘震寰部,而没有一鼓作气消灭陈炯明的残部一网打尽,在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反动力量的支持下,准备卷土重来。

当时有一些陈炯明旧部为寻求出路,投奔了继续扩充实力的许崇智部,驻守在东江一带。

因蒋介石要独揽大权,在廖仲恺遇刺后,逼走了许崇智,引起原许部留守在潮汕部队的骚动,陈炯明认为这是反扑的好机会,于9月中旬抵达香港,联络过去的部下进攻广州。

陈炯明推进的速度很快,蒋介石研究后,决定进行第二次东征。根据部署,蒋介石将参战部队分为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由何应钦率领,第二纵队由李济深率领,第三纵队由程潜率领,总兵力约为3万余人,分别向不同的方向挺进。

当时陈赓负责总指挥的安全保卫工作。开始行动之后不久,与总指挥部最近的第三师就与陈炯明的主力部队林虎部遭遇。

第三师是由旧粤军改编而来的,师长是谭曙卿;这支部队平时就比较缺乏训练,谭曙卿的指挥才能也比较一般,在战斗打响之后,很快就溃不成军,连同总指挥部一起被团团包围了。

而此时何应钦、周恩来所率的第一师已向揭阳方向开去,返回需要时间,蒋介石一时间成了“光杆司令”。

随着枪炮声越来越近,指挥部里的人都乱了阵脚,蒋介石一时也束手无策。

他对身边的陈赓说:“陈赓,你快去向谭师长传达我的命令,一步都不准退,否则军法从事。”

“是。”陈赓说完就以最快的速度下山,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

谭曙卿接到命令后,马上组织了一次反击,但由于林虎的攻击很猛烈,很快就被炮火挡了回来,这一切都被蒋介石在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

陈赓在传达完命令后,就回到了指挥部。“陈赓,我命令你代理第三师的师长,马上组织部队将阵地夺回来!”

陈赓再次冲下山,对着溃逃的官兵说:“不许后退,我现在是你们的师长,听我的命令冲上去…….”

但大家都顾不上谁是师长,脑袋里只有逃命这一个念头,因此也都没人听陈赓的命令,无奈之下,陈赓再次回到了指挥部。

随着敌人的炮声越来越近,陈赓见如不赶快撤离,将会被包饺子,便一直催促蒋介石突围。

但蒋介石认为如此狼狈地撤退,会显得很没有面子,在众将领面前摆出宁死不退的姿态,大声说道:“我唯有自杀以成仁,没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了。”

陈赓的情商很高,见蒋介石放不下面子,急忙给他找了一个台阶。

“校长,你是东征的总指挥,下面还有好几万人等着你指挥,我们刚刚损失的只是一个师,而且这个师是旧粤军改编过来的,不是我们黄埔的部队,不会影响战局以及黄埔的声誉。”陈赓说道。

见蒋介石不说话,陈赓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还有好几万的部队,突围出去后,可以重新整顿队伍,再打回来…….”

见有台阶可下,加上众人的劝说,蒋介石终于同意了撤退。或许是跑累了或者吓坏了,走了一段路后,蒋介石就停下了:“陈赓,我实在走不动了”

陈赓见状,急忙蹲下身:“校长,我背你走”,随后他就背起蒋介石,一直跑,在过了琴江之后,总算是暂时脱离了险境。

因为在撤退时,指挥部的东西都丢了,蒋介石想到了第一师,但由于没有电台无法联系,对着大家说:“我们要与第一师取得联系,现在没有电台,谁愿意去送信?”

刚刚脱险的军官们谁也不吭声,蒋介石一脸不高兴。陈赓见状说道:“校长,我去送信。”

蒋介石露出了笑容:“你不愧是我的好学生,再让你辛苦一趟,日后我一定重用你。”

陈赓拿着蒋介石的亲笔信打扮成一个农民,一刻也不敢停,朝着第一师的方向一直跑。

从这里到第一师的驻地,有一两百里,要穿过盘踞着多股土匪的莲花山,之前陈赓也没有走过。在天黑时,有人大声吆喝了一声,陈赓也吓了一跳,一紧张踩空滑到山坡下,等反应过来时,几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

陈赓预感到,这一定是遇到土匪了。

“说,你是干什么的?”土匪大声问道。

“我是革命军,你想怎么样?”陈赓回答。

这时陈赓才发现,原来这些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既然你是革命军的,那我们就放你过去”土匪说道。

这些土匪也比较同情革命军,因为之前陈炯明的部队烧杀抢掠,害得他们家破人亡,在拿走陈赓身上的一半钱后,就放他离开。一个土匪头子,还给陈赓拿了一张“通行符”,表示拿着这张符,可以畅通无阻。

就这样,陈赓紧赶慢赶,终于到了揭阳。

何应钦、周恩来见到信后,才得知蒋介石的“窘境”,随即派出一支部队跟着陈赓一起去将蒋介石接到了揭阳。

在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这句话中,“陈赓的腿”就是从这里而来的。

战斗结束后,蒋介石论功行赏,在大会上,他说道:“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

因为救下蒋介石有功,陈赓不仅得到应有的奖赏,还成为蒋介石侍从室的参谋,可以自由出入蒋介石的官邸。

虽然得到无上的荣誉,但蒋介石却一心反共。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赓在蒋介石的桌子上看到一本花名册,发现上面只要是共产党员的人都被另外圈了出来,陈赓的名字也是,蒋介石还在上面批注:“此人是共产党员,不可让他带兵。”

陈赓知道蒋介石已准备要开始全面反共了,在向周恩来汇报后,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请假回家,从此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1933年春,陈赓在上海治好了腿伤准备回到苏区;但由于叛徒的出卖,陈赓在出发前不幸被捕。

蒋介石得知陈赓被捕后,马上下令要将他接到南京。

陈赓乘坐火车到达南京后,宪兵司令谷正伦亲自来“接”,并根据蒋介石的要求,卸掉陈赓身上的手铐脚链,随后就将陈赓带到了监狱。

谷正伦开始给陈赓做“思想工作”,要其“归顺”,但连续说了好几天,都没有任何的效果,谷正伦想要“刑讯逼供”,但被上峰制止了。不能打不能骂,还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谷正伦急得团团转。

见谷正伦“不行”,蒋介石派去几个过去在黄埔时期与陈赓关系不错的同学,来劝说陈赓。

“陈赓,红军的生活条件是国军能比的吗?你这是何苦呢?”

陈赓的意志非常地坚定,虽然这些同学已当上了团长、师长,享受了优越的生活待遇,但陈赓依旧不为所动,说道:“虽然我们的部队装备不如你们,但却把你们打得落花流水,我们活捉了赵冠英、岳维峻,你们的装备再好,也无法挽救失败的命运。”

陈赓的一番话,让这几个来劝说他的黄埔同学一时哑口无言。

见黄埔同学也劝说无效,蒋介石决定亲自出马,他让人将陈赓接到江西南昌行营。

“陈赓啊,你还年轻,只要你回来,犯下的政治错误,既往不咎”蒋介石说道。

“我不需要你的原谅”陈赓冷冷地说道。

“你不要执迷不悟,只要你能公开宣布过来,我可以让你当师长,想要去哪一个师都可以,想当军长,也不是不可以的。”蒋介石说道。

听到这些,陈赓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做你任何的官…….”

一时间,两人的谈话陷入了“僵局”,蒋介石一时也束手无策,只能随便找一个理由,先行离开。

又过了几天,蒋介石将陈赓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准备再次“劝说”陈赓。

这次蒋介石同样是对陈赓许以高官厚禄,但陈赓同样不为所动。

蒋介石勃然大怒,对着陈赓说:如果不是考虑到过去的关系,早就将你处决了。

陈赓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打要杀都由你。”

蒋介石见自己出马也劝不动陈赓,愤愤离去,之后用了很多方式,企图让陈赓屈服,但都没有任何效果。

与此同时,我党也在积极营救陈赓,甚至动用了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最后在种种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将这个处处与他作对的学生释放了。

在出狱之后,陈赓回到了苏区,不久后就参加了长征。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赓担任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旅长,在七亘村伏击战中,陈赓利用日寇狂妄自大的弱点,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设伏,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由于屡次痛歼日寇,陈赓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打出了“专打386旅”的标语,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曾说:“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当时康生是整 风负责人之一,很多干部都不想见到他,也知道陈赓过去与蒋介石的关系。当问:当年你要把蒋介石毙了,现在哪里要打那么多仗?这句话时,陈赓深知话里话外的意思。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陈赓笑着说:那蒋介石不就跟廖仲恺一样成了烈士?我岂不成了反革命?

听到陈赓的回答,大家都哈哈大笑。

因为当时还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虽然暗地里在反共,但并没有公开地表现,在东征时期,有很多的共产党参加行动。我们前面也说过,蒋介石在突围后,还是周恩来将其接到揭阳,才完全脱险。

如果当时陈赓真的将蒋介石“毙”了,那蒋介石也真的会成为“烈士”,而陈赓,作为杀害总司令的“凶手”,也难逃被枪毙的命运。

康生本想在陈赓这里占一些便宜,但没有想到陈赓会这样回答,一时也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反驳,感到自己是在自讨无趣,转身离去。

参考文献:

《陈赓与蒋介石的交往》文史天地 2010-03-03

《二次东征,陈赓救了蒋介石》 军营文化天地 2006-01-15

《传奇名将陈赓》军事文摘 2020-01-0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1948年8月25日,华东野战军的前委书记粟裕在曲阜举办了一场扩大会议,会议邀请了各纵队的司令和政委...
原创 国... 提到自己的这位“小领导”,谷牧感慨良多,他比华国锋年长7岁,级别上却没有华国锋高。 周总理在世的时候...
原创 李... 在清朝,莲居士的古典小说《说唐》中提到了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书中将武将的武力值进行排名,其中秦琼被...
原创 中...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词,那就是天妒英才,其实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神童,其中也有长大成人的,但是那些过早...
原创 山... 你见过有人一生能获得9次特等功吗?如果说获得一次特等功的人有很多,那么能获得9次特等功,还能4次被中...
原创 倒... 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并称为解放时期三大战役,此战享誉中外,在国内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傅作义阵...
原创 为... 为何清朝公主大多不能怀孕?专家验尸解开谜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公主、皇子都是尊贵的...
原创 正... 导语:大唐盛世除了让我们看到了不夜城的繁华,让我们看到了万朝来贺的繁盛局面之外,同时也因为大唐王朝的...
原创 1... 李敏,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女儿,1981年的一天,她收到了一份毛主席留给她的遗产:一台冰箱,一台彩电,还...
原创 《... 《雍正王朝》里谁最厉害?此人仅献三计便助雍正继位,留一计保命 文/观心通史 《雍正王朝》是一部故事情...
原创 1... 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刘伯承元帅和肖永银同生共死,南征北战多年,建立起了超越生死的革命友谊。 新中国...
原创 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
原创 傅...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傅作义和白崇禧都是国民党军中的杰出将领。两人同为保定军校出身,分别扮演着晋...
原创 相... 所谓“佞幸”,说白了就是帝王的男宠。 在历代的佞幸人物中,性情良善的人应该存在,不应笼统地一概否定。...
原创 刘... 1995年的人民大会堂的西藏厅,迎来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身着彝族的服装,年龄看起来也是有老有少,但他们...
原创 华... 1981年,华国锋向中央提出辞呈,正式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晚年的他,有一个人每年都会前去看望,还用镜...
原创 1...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运动,被称为大运动。这场风潮席卷全国,许多领导人...
原创 雍... 导语:君臣知遇的例子在封建皇权社会屡见不鲜,但像雍正皇帝和其十三弟爱新觉罗·胤祥这般感情深厚、相知相...
原创 她... 照片中这位女士名叫金维映,是战争年代江浙地区早期盐民运动和妇女、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也是邓公的第二任妻...
大隋朝14位悲情名将,兔死狗烹... 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的动荡期后,终于迎来了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