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王传播韩语遭反对谚文是下等文字,抛弃汉字相当于失去中国文明
迪丽瓦拉
2025-08-23 19:33:03
0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曲道奎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承载,有着服章的华美,有着礼仪的称呼。华夏文明犹如一艘精美的画舫,静静地从岁月的远处驶来,历史的风雨犹如刀剑般在画舫上留下痕迹。

踏过漫漫黄沙,就会看到大片大片从历史中开出的花,除了惊叹没有其他言语能够描述出往事的惊艳。

中华文明的影响

古巴比伦的凐灭,古埃及的分散,古印度的流失,独独剩中国文明支撑一方。从古至今中华文明的传播到吸收外来文明,促使中华文明逐渐强大,紧跟时代潮流,革故鼎新。

中华文化的传播一开始就由游牧民族开始的,随着朝代更加的稳固和强大才将传播中华文化推至顶峰。

公元3世纪时,中国东汉末年时代皇权频繁更迭,战乱频繁,人人自危。当时的朝鲜半岛有一部分是属于大汉统治。可随着战争的到来,皇权岌岌可危,于是一部分的领土就趁机独立。游牧民族也因为战乱而迁徙,带着中华文明传播到各个周边国家。

也是这个时候,中国汉字、儒家文学以及中华文化一并传播到朝鲜。中华文明的到来,使当时的朝鲜人民迎来了一个新世纪。

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允许贵族学习中华文化,汉字也只被贵族学习,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学习汉字,他们只能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叙述。

没有文化的百姓更方便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皇权的政权更巩固。作为中国的附属国,他们依附中国,学习着中华文明。

五千年的文明,从战乱的更替,到变革的开始,经历了种种改变的中华文化愈加成熟,带着传播的意义走过岁月流淌的痕迹,有着时代的痕迹从流年走出,都是历史的沧桑。

改革道路充满了坎坷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进行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

在1418年到1450年朝鲜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的君王是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王朝的第二任国王李祹。李祹22岁即位,共在位32年,而他在位期间将朝鲜的发展推至高潮,世人称之为世宗大王,一万韩元正面的头像也是此人。

当时的朝鲜民族学习中国的汉字,但底层人民却没有资格学习。作为一个国家,他们有着属于自己国家的发音,却没有属于自己国家的文字,出于民族自尊的使命感,令李祹决心自己制造朝鲜文。

但当时人民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汉字是最正统的国语,抛弃汉字相当于失去中国文明。不过李祹还是下定决心,哪怕重重阻拦也想拥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汉字。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李祹力排众议设立谚文局,召集众多文人创作谚文(朝鲜文字)。

最终在正统十一年(1446)年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为了方便底层人民学习和传播,朝鲜文字并不复杂,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几小时之内就能全部学会。

虽然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但推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当时的科举制是贵族人民掌握大权的一种形式。如果发明简易文字让所有人学习,这不利于贵族统治国家,也威胁到他们的政权,所以遭到当时贵族的强烈反对,并批评李祹发明的谚文只有横竖圆,属于下等文字。

有些大臣甚至焚烧朝鲜文书籍进行抗议,这次的文字变革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成功施行,谚文创始人李祹也放弃谚文的传播,依旧学习汉字。

一次次的阻挠使改革的道路艰难险阻,众志成城的信念崩塌于众口铄金,每一个言语都是对谚文的诋毁,就连独行者也失去了信心。

新事物的产生

战争始终是令人叹惋的话题,一个全新的时代由战争产生,而一个残存多年的时代也因战争毁灭;因为战争人们颠沛流离,因为战争百姓才有好的生活。

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渗透,朝鲜半岛逐步走上独立,却在1945年因为美国和苏联的操控下被一分为二。以北纬38度线分割为两个部分,并在1948年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原本一母同胞的国家被迫分离,受到资本主义的渗透,两个国家成为强国的牺牲品。经历了朝鲜战争后的1953年,朝鲜和韩国依旧维持分裂状态,并一直成敌对状态。

但是终究是从一个地方分离出来的,无论是文化还是文字都会有相似的地方,独立后的朝鲜半岛重视起谚文,摒弃汉字的使用。但随着被分裂成两个国家,文字又不成熟,所以有些文字还是夹杂了汉字,分割以后谚文在朝鲜叫朝鲜语,在韩国叫韩语。

唯一的区别就是韩文仍然使用汉字,但朝鲜文从1948年起就废除汉字,改用纯粹的朝鲜文,而韩国直到1970年才开始废除汉字,但初高中学生还是会学习1800多汉字,这门课程也成为他们的基础课。

李祹万万没想到当时遭受阻挠的文字日后会成为自己国家的正统文字,也正因为李祹发明的谚文才促使两个国家能够独立为国。

新事物的诞生可能是一瞬间的想象,但过程往往是曲折的,角逐之中突然多了一名参赛者,由此新事物总会遭受排挤,不过经历阻挠,新事物总会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流传永久。

在人们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要对旧事物有着敬畏之心。旧事物走过漫长的岁月,历经风雨雕刻,看过时代变革,虽然还是走向消散的步伐,但这并不等同于消失,他会成为史书的一页,老人记忆的一部分。

时代是有光的,在变革熄灯之前,能够照亮的只有文化,哪怕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口中的过往,但始终会有人记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 欧... 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都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朝代,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同时是欧洲君主专...
原创 尧... 导语 :过去,我们中国人常常怀念上古尧、舜、禹三代,他们选贤授能,天下为公,毫无私心,将国君之位主动...
原创 高... 公元前203年,这一年对于韩信来说,适宜建功立业。作为统帅,他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擒魏取代,破赵降燕...
原创 1... 你听说过有人因为写了一首歌就被判死刑吗?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却真实地发生...
原创 与...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埃及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陵墓 新华社开罗2月19日电(记者董修竹)埃及与英国联合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发现了图特...
原创 海... 就像法布尔写《昆虫记》,中国清代深海鱼类爱好者聂璜曾绘制《海错图》,意图囊括天下所有鱼类,《海错图》...
原创 李... 李密有显赫的家事,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虽然家事没有杨家那么显赫,但当时也是名重一时。李密从...
原创 大...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把封建专制推向顶峰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大清国将近...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官职,有些听起来很平常,却手握重权,有些听起来虽然霸气,但却没有什么实权。 一、...
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甘肃简牍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