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年,衣带诏事件后不久,曹操亲征刘备,结果刘备战败,关羽被擒,无奈之下,刘备跑路去了袁绍那里,不久后又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一面用刘备,让他屯兵新野,一面也防着刘备。因为刘备名望高,荆州有名的士子都成为他的谋士,而其中更有一名少年成为刘备的养子,此人就是刘封,而他的人生更像是一场悲剧!
刘封的家世并不简单,“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刘封原名寇封祖籍罗侯。而从“长沙刘氏之甥也”由此可知他的母亲应该是姓刘的。刘备被陈寿赞为“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所以被刘备看上的养子的刘封也应该不是泛泛之辈。因为刘封的舅舅刘泌是樊城县令,而刘备若是收刘封为养子,那么将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可乐而不为。
刘封能独当一面,建功立业,是二十岁左右,按陈寿《三国志》道:“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而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可以说是一名少年英雄,在蜀国将坛呼之欲出,并和诸葛亮、张飞并驾齐驱,俨然已将星灿然了。
后来打下益州,刘备的目光,扫向汉中,刘封再次跟随刘备出征,这时,关羽镇守荆州,张飞另有他用,军前先锋,则是刘封和魏延。以公子之身,兼上将之任,蜀国只刘封一人。汉中攻下,刘封、魏延处于首功。为犒赏魏延,刘备大会群臣,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成为和关张并列之人,但是刘封却没有任何的封赏,十分不合理,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公元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这时的刘封迁为副军将军。
也就是在219同年关羽围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孟达与刘封不和,刘封夺取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一方面害怕刘备治罪,另一方面又对刘封十分忿恨,于是修书一封给刘备,然后率领部曲投降曹魏。
由此也能够看出刘备对于孟达并不信任,于是派遣刘封去统领孟达的军队也就是监视孟达,但是刘封是一员猛将,并不能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后来果真发生了“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而刘封则是去见刘备,这时诸葛亮提出继嗣问题,担心刘封刚猛,难以制御,并劝刘备借机除掉他之后,这才促成了他的死。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封虽不是刘备的亲生但这么多年父子之间也是有感情的,但是为了大局,刘备别无选择,刘备也只能挥泪斩刘封赐其自裁。刘封临死前仰天长叹悔恨不听孟达的劝告,果然不得善终。蜀国两个最高人物需要刘封死,所以,刘封不得不死。陈寿言,刘封是自杀的,以他的胆勇刚烈,大概是横剑自刎吧。他死前长叹:“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封本可让关羽不死,却被诸葛亮逼死,否则必一统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