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军制变革,府兵制下的王朝为何武力值拉满?
迪丽瓦拉
2025-07-06 09:32:35
0

公元620年虎牢关之战爆发,占据河北的窦建德亲率十余万精锐主力前来洛阳支援被围困的王世充,结果被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兵就大破之,随后王世充开城投降,中国北方得到统一。此战奠定唐朝版图基础,天下一统的局势完全转向大唐,但分析此战获胜的根源,其致胜关键不只是李世民发挥到极致的智谋、勇猛、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还有府兵制下的那3500名玄甲精兵。

什么是府兵制?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创始于西魏,经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强盛一时的北魏经过六镇起义的严重打击后,大致以洛阳为界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西魏由鲜卑族权臣宇文泰掌控,不过由于陇西久经战乱,关中势弱,长期被东魏压制,而民间的地主豪强为了躲避兵乱也培养了不少私兵。

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泰为了增强西魏军力,便开始大量收编关陇汉人的乡兵入伍,仿照鲜卑拓跋部早期推行的八部大人制度,设立八柱国大将军,选任当地豪强为乡帅,将其纳入六柱国统领系统之内,构成一个新的军事体系:府兵制。到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时,府兵制已经制度化。

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府兵由六等以上农民之精壮子弟组成,平时务农、农隙训练、战时出征。府兵所需粮食、兵器等均需自备。不过由于均田制的推行,府兵完全可负担起此项支出,这在另一方面也大大节省国家养兵费用。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有效防止将帅擅权。

世兵制与府兵制的区别

相较之下,通行于三国两晋时期的“世兵制”来说,逐渐消弭了自五胡乱华以来,胡人与汉人之间存在的严重的种族隔阂。世兵制又称军户制、士家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齐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得脱离军籍,是一种军、民异籍的军事制度。

三国时期,魏蜀吴普遍将户口分为普通户、屯田户和军户3类。军户由军队或州郡管理,专为国家服兵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服役。军户严禁脱籍,以保证国家兵源,即为“世兵制”。普通户和屯田户专门负责种田缴纳田赋并服劳役。此即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世兵制”制度下,军户世代为国家服兵役,无法脱籍,致使军户社会地位不断下降。

之后两晋、南北朝也大体继承这一制度。北魏由鲜卑拓跋部所建,早期多为部落兵。北魏建国后,也承袭“世兵制”,不过兵员多以鲜卑人为主体,而汉人多从事耕种。不过由于连年征战,鲜卑兵员减员严重,再加上社会地位低、待遇差,所以逃亡事件屡屡发生。

所以一些世家大族为了免于服兵役,世兵制便改为普通农户亦可通过缴纳赋税和服劳役而免服兵役。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六镇(北魏旧都平城以北的6个军镇)军户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急剧下降,甚至有“六镇兵卒,有同奴隶”的记载,这最终激起埋葬北魏王朝的“六镇起义”,起义矛头直指汉末以来的世兵制。

这种弊端在北魏时创作的《木兰辞》中有所体现: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仍然“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正是“世兵制”下,军户(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于军府,称为军户)世代为兵的体现,也才有了“可汗大点兵”、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出征的故事。

府兵制因何被废除?

之后西魏和继之而起的北周,仿《周礼》进行官制改革,虽然立国后与北齐的军事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依托府兵制,不仅很好地平衡了胡汉矛盾,还建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府兵,焕发出巨大的潜力。于是北周就在对正统的争夺中后来者居上,最终成就了隋唐大一统,结束自东汉以来中国长达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唐初,延续了隋朝的府兵制,中央设置军府,这时的府兵已经具有了中央禁卫军性质,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又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服役期间,府兵免除课役,不过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仍须自备。

当然府兵也并不是唐朝的唯一兵种,还有为出征和防戍而推行的名为“募”而实也是“征”的兵募,用以防戍本州的团结兵、士镇兵等。在出征和防戍中,兵募的数量往往超过府兵,但府兵在唐初的战斗力普遍较强,是一支军队的骨干,李世民率领的3500名玄甲兵就属于府兵,跟窦建德率领的兵募队伍有着战力上的根本差别。

但府兵却在唐高宗后变得难以为继,根源就是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在均田制下,府兵基本都能负担自备武器和干粮的费用。但唐高宗以后,土地开始出现严重兼并,均田制遭到破坏,再加上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原来防戍都有的番休期限变成了久戍不归,最终导致人民避役,府兵制最终到唐玄宗时被废除。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兵制,征兵、府兵、募兵相继出现,又互相渗杂,总的说来,征兵制是最早不能适应封建国家需要的;而府兵由于兵民合一,不用朝廷出钱养兵而受推崇较多,但容易因为土地兼并导致废弛破坏;至于募兵制,北、南宋的募兵最为失败,因为花了钱又养不出能战之兵。

相对来说,清朝实行的府兵制与募兵制并行的军制较为成功,前中期的兵制以八旗和绿营为主。八旗兵以旗人(军户)世代充任,凡族人男丁“人尽为兵”,“三丁抽一”,留家者为余丁;绿营兵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父在子为余丁,父死由子替补,世代以当兵为业。军籍由兵部统管,不入民册。

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至于绿营就是清代的汉兵。清代中叶以前,对外征战以八旗为主,平定内乱以绿营为主。只是后来随着八旗兵逐渐腐败,到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堪大用;而到了清末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也难不堪使用。于是清军又转以汉人的湘军、淮军等地方团练的募兵为主。所以这种情况下,清代的寻常百姓几乎没有兵役负担,不过吃空饷的弊端一直存在。

总之府兵制,是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下的产物,就像近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说的那样,均田制先在经济上取消了贵族与庶民的不平等,而后便有了府兵制在种族上取消胡人与汉人的隔阂,北方自西晋以来的社会两大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集二者大成的隋朝才得以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任务,为唐初盛世奠定基础。

参考资料:《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创新;

《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张国刚。

上期回顾:弱水:滋养阿拉善额济纳绿洲的母亲河,一旦断流就是居延海的灾难

备注:本文是《华北山河四省》系列的第23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严禁抄袭。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之前看到有人意气用事的称,完颜阿骨打为第一英雄,孛儿只斤铁木真仅能排第二。该人并未做任何解释,只呼喊...
原创 大... 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古代的君王非常合适,或许是因为古代君王天性多疑,所以他们不会轻信他人,宁可信其...
原创 叶... 有很多人都说是叶利钦一手搞垮了苏联,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不无道理。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以后也没有...
原创 李... 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李斯智计百出,功不可没。可是嬴政做了皇帝后,李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原创 不... 世间万物皆是有始有终,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在白纸上绘画的历程,无论是五彩斑斓的油墨画,亦或...
原创 国... 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曲道奎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的...
原创 本... 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仆不侍二主”。明朝大学士李建泰就因为侍奉了三任主子,因此而遗臭万年。 明...
从考古新发现读懂“何以中国”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一个民族越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来”,就越能有力把握历史规律,越能使自己行进在历史...
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入围“... 原标题:“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合浦县草鞋村汉至六朝遗址入围 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原创 卧... 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读者,或者看过《三国演义》影视作品的人,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卧龙凤雏,得一可...
原创 日... 阅读文章前,希望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以便日后持续为您推送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小龚前进的动力。 ...
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 编者按:在重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有关“满蒙回藏苗”等民族和边疆问题逐渐凸显。如何从历史...
泊苏 完结篇:苏轼,你是命中注... 熙宁四年(1071),苏轼在奏报中大谈新法的弊端,激怒了王安石后,在多重压力之下,被迫自请外放。而苏...
原创 西... 西方在历史和考古文物上存在很多造假其实早就被证实了。比如: 一,亚里士多德墓造假。 2016年希腊考...
原创 五...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清朝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但其实他们只是衣着与我们不同罢了,其他的生活习惯还是很现...
两会听“潮”丨郑耿忠:以“潮州... 当前,潮州正举全市之力推进潮州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25年潮州市两会期间,潮州市政协常委郑耿...
山东积极推进大遗址保护 “海岱... 记者今天(2月18日)从2024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山东省建章立制强化顶层设计,实行...
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揭牌 西安2月20日电 (记者 阿琳娜)20日,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的西部机场博物馆正式揭牌,...
马库斯呼吁更多人捐赠日军侵华相... 大象新闻记者 海妹 智华 海峰 彭勃 小玉 建东 2月20日,马库斯和两位好友一起向上海淞沪抗日纪念...
原创 乳... 从乳山市区出发,沿着青威公路向东行驶,走大概二十五里路,就可以来到一个叫做“八里甸”的村庄。 笔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