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马事件之后,武则天一直没有找到赢得皇帝欢心的良机,可危及她性命的谣言却在宫外悄悄传开了。
是谣言也是预言,说唐朝三代过后,当有“女主武王”掌管天下。
这些话传到宫里,李世民听了心里有些震惊,也有点慌乱。
都是些平民百姓,难道他们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这个谣言有点危言耸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还是让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观察一下,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唐太宗立刻召太史令李淳风进宫,让他观星占相。
李淳风观察之后说: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有太白经天,这意味着要有女主兴起。而此女已在后宫,不出30年,将取代陛下,掌管大唐江山,诛杀李唐皇室子孙。
什么?现在就在后宫?要夺我江山,还要杀我子孙,她是谁?
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
他说,防患于未然,现在就下令,宫里头凡是姓武的、跟武沾边的,通通都给我杀掉。
宁可错杀三千,绝不能漏网一个!
李淳风急忙说:陛下,不妥啊。您肯定知道“王者不死”一说吧。既然是上天的旨意,您恐怕轻易杀她不得,如若殃及众多无辜,上天会怪罪的。再者,即使把她杀了,如果上天的旨意没变,还会再派人来。此人如今在后宫,说明她业已成年,30年后就到了老年,老年人心慈手软,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而如果现在杀了她,上天又指派一个新的人来,那30年后这个人是青年人,年轻人心狠,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
唐太宗觉得太史令的话在理,只好作罢。
不过,史书上还有一个更离奇的说法。
在李淳风夜观星象之后,唐太宗命令他到宫里指认谁是传言中的武王。
李淳风推脱:后宫女人众多,眼花缭乱,臣眼力不济,怕指认有误。
唐太宗说,那我把后宫的女人每100人编成一队,你看看她在哪一队。
李淳风看后,指了一队;太宗又把这百人分为两组,一组50人;
李淳风又指出了一组,武则天就在这一组里。
眼看真相就在眼前,唐太宗让李淳风明确具体是这50人中的哪一个。
李淳风到此不肯再继续指认,只说:陛下,天机不可泄露。
他让唐太宗自己猜。
这不是开玩笑嘛。我要能猜到,还用问你?
唐太宗没法猜,他也不想费那个事儿。
说,干脆把这50人统统杀掉。
李淳风说: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违反天意,恐怕后果更加严重。
唐太宗找不到这个未来的“女主武王”,又不能乱杀无辜,心里痒痒却无法动手,犹如一口老痰在喉,使他不吐不快。
武则天躲过一劫,可有人当了这个预言的替罪羊。
他是玄武门的一名守将,叫李君羡。玄武门是扼守皇帝居住的关卡位置,历来为人所重,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
唐太宗当年就是在宣武门设下伏兵,杀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又胁迫父皇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这就是著名的宣武门之变。
英武的李君羡,岗位在宣武门,职位是左武卫将军,爵位是武连郡公,是洺州武安人。
这些称谓里都有“武”字,李君羡就这样不明就里地和武字有了瓜葛。而真正要他命的,是那个娘不兮兮、带“武”字音的小名。
一天,唐太宗兴致很高,在宫内宴请武将,大家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
太宗说,大家边喝酒,边说说笑话,各自报报自己的小名,看谁能博大家一笑。
武将们纷纷响应。有人说“臣小名和尚”,有人说“臣小名秃子”,听着威风凛凛的武将们一个个怪异的小名,宫内不时传来哄笑声。
到了李君羡,他粗声粗气地说了一句“臣小名五娘子”。
一个虎背熊腰的武将,起了这么个小女人的名字,一片哄堂大笑。
可有一个人笑不出来,那就是唐太宗。
他把五娘子的“五”当成了“武主”的武,总之,只要听见武这个音,他心里就不爽。
宣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个武将,他联想到那个令人头疼的“女主武王”预言,心烦意乱之下,也不管他是男是女,就是觉得跟武沾边的就有谋反的嫌疑。
让帝王不爽,必将杀之而后快。不久,李君羡人头落地。
唐太宗松了一口气,有关预言的事就不了了之。
武则天好像对当了替死鬼的李君羡心有愧疚,她当皇帝后,郑重其事地给无辜的李君羡平了反,也算还他一个清白。
虽然武则天后面掀起了大浪,但在唐太宗时代,她始终郁郁不得志。
进宫整整12年,从14岁的青涩懵懂成长为二十几岁的美艳纯熟,武则天身份没变,始终是个武才人。
武则天是个不甘寂寞的女子,在皇帝身边12年,按理说应该不缺表现的机会,可始终没得到唐太宗的欢心,应该是有原因的。
说明她一直难入唐太宗的法眼。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唐太宗眼里的西施是谁呢?那就是他钟爱一生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秦王李世民,贤良淑德,很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当皇帝后,回到后宫有时想和她唠唠朝中大事,但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谈。
她说,我一个女流之辈,怎么可以干涉朝中大事?
那么,长孙皇后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对政治一无所知的人吗?
其实不然。
在李世民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长孙皇后夫唱妇随,配合得非常得力。
李世民当秦王时,随父李渊东征西战,建立了赫赫战功。他拿下了李渊集团的强劲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因为屡建奇功,他的野心也慢慢膨胀,不甘心只当秦王,他要当皇太子,他要当皇帝。
因为政治目的不同,李世民和父亲李渊、兄李建成、弟李元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而此时,长孙皇后在干什么呢?
她在公公李渊面前极尽孝顺,讨老人的欢心,有点转移视线的意思。而且极力和李渊身边的妃嫔们搞好关系,通过她们之口,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李世民的掌握之中。
长孙皇后在为李世民获取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宣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在前方与父亲兄弟兵戎相见,长孙皇后在秦王府鼓舞士气,激励他们英勇杀敌。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宣武门之变一举成功。
李世民继承王位,长孙氏荣升皇后。
李世民当皇帝后,精勤朝政,并善于纳谏。就是自己哪儿做得不好,让大臣们勇于谏言。其中名臣魏征做得最好,可老魏同志有时说话太直,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
一天,在朝廷之上,魏征彻底把唐太宗激怒了。太宗回到后宫,仍然怒气难平,觉得自己作为皇帝颜面尽失。
他自言自语:简直无法无天,胆敢那样和我说话,非把这个乡巴佬收拾掉不可。
长孙皇后看太宗真生气了,她没说话,转身进了屋。
好歹劝劝呀,就这样一声不吭躲了?这可不像长孙皇后的做派。
果然,一转眼皇后穿着重大场合才穿的华丽朝服走出来,对太宗跪拜行礼。
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好好的,皇后为什么要行此大礼?
长孙皇后说,皇上英明,魏征才敢直言进谏,大唐江山有您这样的明君,定会兴盛。请受为妻一拜。
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知道皇后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胸怀有气度,哪能为了几句话就杀人呢。
很可惜,虽然皇后贤德,可由于操心太多,凤体欠安,36岁就撒手人寰。
她病入膏肓时,皇帝太子都忧心如焚。
太子承干出主意说,医药用尽也不见皇后病好,要不赦免一些犯人,再多度些僧人为皇后祈福延寿吧。
长孙皇后知道后坚决反对,她说,生死由命,非人力能改。若修福可以延寿,我素来并未作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
并在弥留之际对唐太宗说,皇上千万不可重用外戚,自古外戚干政难有好结果。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千万不可再给他们位高权重的官职。
她还说,我死后不要厚葬。
作为女人,活着时无益于天下;死后,更不能因我的葬礼浪费国家资财。
有这样一心辅佐皇上、心思纯朴而识大体的皇后在先,野心勃勃的武则天自然难走进太宗的心里。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父亲不爱,儿子却把她当宝贝。当唐太宗把皇位传给儿子李治时,武则天咸鱼翻身,一步步开始施展她的拳脚了。
武则天的父亲,独具慧眼的投资,从农民到三品大员的转身
武则天的父亲工作勤勉,感动唐高祖亲自做媒,二婚娶得金枝玉叶
从小陪父亲游历四方,为不再受欺凌,14岁的武则天选择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