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
迪丽瓦拉
2025-07-18 17:32:23
0

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一直保持宗藩关系,相互之间是朝贡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此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政权到明朝建立之前已经保持上千年的交流和发展。

因而在明朝建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希望自己的王朝与唐宋元一样可以与朝鲜半岛的政权保持朝贡关系,于是通过一番努力继续保持对朝鲜半岛的贡赐贸易。

而今天主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是贡赐贸易之下,在明朝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

两个政权为何会出现使臣间的走私贸易

1,朝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于同年的年底安排使臣昭告四方相邻的政权,其实就是告诉邻居们,元朝已经灭亡,现在是明朝,之前你们与元朝来往的方式,我明朝和我朱元璋依然承认,只要你们继续保持朝贡关系即可。

其中朱元璋派往朝鲜的符宝郎(官职称谓)圆满完成任务,至此标志着明朝与朝鲜王朝的朝贡体系正式启动。从洪武二年至洪武九年,朝鲜王朝的恭愍王一直非常尊敬明朝,朱元璋和朱标的生日都会主动前来恭贺。

但是恭愍王去世之后,新上任的高丽大王想着与元朝残余势力交往,被朱元璋切断朝贡贸易,直到洪武十六年朝鲜王朝主动向明朝认错并上贡,于是再一次恢复两国的朝贡体系。

其实所谓朝贡体系,其实就是一件不赚钱的买卖,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明朝回赐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而朝鲜王朝只需要意思一下即可。

但是两国之间的关系是确立了,为此让两国使臣发生贸易创造了政治条件。

2,朝贡体系之外允许民间贸易活动

明朝对高丽王朝的态度要格外友好,所以在朝贡贸易之外,还有着使臣的民间贸易活动,例如朝鲜王朝的使臣会在朝贡时特意携带诸多特产来到明朝进行贸易。

从公元1371年开始,朝鲜王朝使臣私下进行的贸易活动非常频繁,据历史记载,如果朝鲜使臣准备向明朝进贡一车货物,那么就会带着十车私人物品到明朝进行贸易;

这个现象让明朝大臣看不过眼,于是上奏朱元璋应该收取他们的商业税,但是遭到朱元璋的拒绝,理由是朝鲜王朝偏远小国,长途跋涉来到我天朝上国不容易,不用过于计较。

但是此后明朝大臣依然多次上奏,都被朱元璋拒绝,最后在公元1387年,朱元璋更是开放明朝大部分地区让朝鲜使臣进行贸易活动,之后的朱棣同样延续这个政策。如此一来,为使臣之间的私人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空间和条件。

3,朝鲜半岛政权对“唐物”的需求

所谓唐物,主要是指来自中原王朝的物品,因为唐朝当年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东亚地区,所以在中国古代,东亚地区对中原王朝的物品一直称之为“唐物”。

朝鲜王朝的王公贵族都特别喜欢使用唐物,如果没有唐物,认为自己很难受,而且在朝鲜半岛没有替代物,例如绫罗绸缎、例如陶瓷玉器、例如字帖书画等都是中国中原王朝的独有产物。

因此朝鲜使臣会携带当地特产与明朝使臣或其他民间商人交换“唐物”。

两国之间使臣的走私贸易表现

1,朝鲜半岛政权使臣的走私贸易

第一,是使臣自己的个人走私行为;例如根据朝鲜史书记载,在明太祖朱元在位期间,朝鲜是李氏太宗皇帝时期。

当时他们安排都总制李都芬和大司宪李泼作为正副贺使?来到明朝的首都南京?李都芬和李泼二人在朝贡的同时,安排下面人以朝鲜使臣的名义去进行走私交易,甚至李泼本人都亲自上阵,既是为了销售,又是为了购买需要的东西。

是朝鲜王朝的皇帝的暗中交代;朝鲜使臣走私贸易并不仅仅是自己的私人行为,很多时候还是朝鲜王朝皇帝的暗中命令,例如朝鲜成宗时期的需要大量的弓角,但是明朝规定使臣之间的贸易活动有定量的。

所以成宗特地命令下臣要通过走私把朝鲜需要的弓角给购买回来;例如还有朝鲜好向明朝人购买大量的中药材,还是通过走私贸易才能满足朝鲜王朝所需。

是朝鲜使臣与朝鲜富商合作进行走私贸易,朝鲜使臣在出使明朝时,朝鲜很多富商大贾通过贿赂都方式,把自己安插进使团当中,与使团官员?一起去往明朝?然后打着朝鲜使臣的名义和明朝民间商人进行走私贸易,这样朝鲜使臣可以从中获取私利,而朝鲜商人可以通过走私贸易大赚一笔。

由此可见,朝鲜使臣来到明朝可以获得的利益特别多,所以才能助长走私贸易现象的不断发展。

2,明朝使臣同样在朝鲜进行走私贸易

明朝派往朝鲜的使臣在中前期主要是以太监作为代表,这个也是源于明成祖朱棣开始宠信太监,安排太监做很多重要事情,例如郑和作为太监却受到朱棣的信任,可以七次下西洋;

因此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太监作为使臣前往朝鲜,他们同样在进行走私贸易,明成祖时期最活跃的一个太监使臣就是黄俨。

根据史书记载,这个黄俨曾多次出使朝鲜,每次去都是大量的走私,从而影响着身边人也开始跟着他做走私贸易,主要走私的物品基本上都是人参、貂皮、麻布、席子等明朝少见的东西。

后来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这个皇帝对宦官的宠信不亚于他爷爷朱棣,所以还是安排太监出使朝鲜,因为太监都是伺候皇帝和后妃,相互之间信息互通有无,朱瞻基时期的太监知道前辈的走私贸易做得特别好,所以他们做得更猛,带的物品比黄俨要多几十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促使朝鲜的太监们欲望越来越大,而且带过去的物品也变得更以次充好,强行要求朝鲜王朝花大花钱购买,而朝鲜李氏皇族没有办法,只能照办,搞得朝鲜王朝敢怒不敢言。

曾多次使出手段阻碍宦官进行走私贸易,但是明朝太监摆出天朝上国的态势,朝鲜又再一次屈服;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间才大幅度减少太监使者,换成文官,而文官讲究天朝上国的礼仪,所以一般不会做有损明朝威严之事!

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走私贸易的盛行原因

1,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不管是朝鲜还是明朝,两国使臣之所以进行大量的走私贸易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

对朝鲜使臣来说,自己国家本就地盘小、国家又穷,在本国境内捞不到太多好处,所以看着地大物博又富饶的大明王朝,他们心中肯定有着非分之想,哪怕不能实现所谓的野望,但是因为自己捞钱肯定是可以的!

例如朝鲜商人为何要贿赂官员,为何不自己去明朝进行贸易活动?就是因为跟随官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还不用担心被卡脖子,同时与自己国家官员打好交道,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利益!

至于明朝太监出使朝鲜,也是贪欲和心理问题所致,对他们太监来讲,既然无法传宗接代,那便好好享受生活;

而他们在朝廷被皇帝和后妃的各种不平等待遇,长时间在心中积累着一股怨气,所以能出使朝鲜,既能发泄自己,还能获得大量的财富,这样何乐而不为!

2,朝鲜王朝对一些紧缺产品的需要

第一,前面提到朝鲜王公贵族特别喜欢“唐物”,但是朝鲜王朝的实际发展需要,还有很多东西是朝鲜紧缺的,不仅是绫罗绸缎和文玩字画;

例如朝鲜王朝统治者亲自下令要使臣到明朝进行走私贸易购买中药材,因为古代医疗水平有限,而朝鲜自己生产的中药材更是无法满足所需,相较明朝发展多年的医药水平和药材种植技术都是朝鲜无法比拟的,但是明朝却对药材也是有着限定的,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朝鲜决定走私!

例如购买弓角,弓角是武器装备,明朝是不对外销售的,但是朝鲜再经过多次朝贡之后,不断地向明朝皇帝求取,最后明朝皇帝看在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来往上千年,而且朝鲜使臣的朝贡次数特别频繁。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因而明朝皇帝答应给朝鲜销售弓角,但是依然杯水车薪,所以朝鲜王朝为了自己的需要,还是选择通过走私贸来满足对弓角的需要!

3,两国国力所致

首先,根据史书记载,从1369年到1398年,即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朝鲜使臣朝贡次数达到99次,算起来每年至少3次;

另外在1392年到1450年期间,朝鲜使臣团队多达近400个来到明朝朝贡,这个至少每年7次;这么频繁除了利益之外,就是因为明朝国力强盛,尤其是中前期明朝还未衰落,所以朝鲜为了自身的存亡,必须要进行走私贸易!

其次,明朝太监使臣凭什么前往朝鲜作威作福?就是明朝实力雄厚,不怕朝鲜翻脸,朝鲜也不敢翻脸只能妥协,所以助长了太监们的气焰!

总而言之,明代中前期中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虽然是走私贸易,而且存在很多现实性的残酷问题。

但是从总体来看,明朝获得了自己在政治上的需求,而朝鲜通过朝贡也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双方都是各取所需,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整体来说是一件有益两国自身发展的好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古代众多帝王中能够称得上“仁”的皇帝并不多,现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4位庙号是“仁宗”的帝王,...
原创 三... 汉灵帝光和七年,即公元184年,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乱不断,国家变得越来越衰弱。而刚好...
里耶秦简和汉代漆器中藏着的怀化... 来源:湖南日报 怀化市的中方县和著名的里耶秦简有什么关系? 里耶秦简是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衙署档案的遗...
文物新生②|古船遗珍!运河见证... 海报新闻记者 高雪婷 蔡溦 辛然 报道 南起浙江,北抵北京,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
原创 三... 刘备进位汉中王,白手起家的他论功行赏,大封群臣。文臣以军师诸葛亮为首,武将以二弟关云长为尊。 关羽、...
原创 1... 1955年8月31日,已是深夜,而身在菊香书屋的毛主席却丝毫没有睡意。 伟人端坐在书桌前,案边则放着...
原创 春... 徐国(前20世纪-前512年),国君姓嬴。 徐国历代国君 1、若木(?-前2070年,若木,伯益之子...
北京文化守护人|盖建中:读懂社... 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盖建中。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盖建中,中山公园遗产办主任。他担负中山...
原创 明... 前言:万历四十年九月,藏居的深宫明神宗收到一份颇为无厘头的奏报。兵部主事王以梧奏称,驸马都尉冉兴让在...
原创 1... 千年疑云:1972年湖北古墓揭秘陈胜吴广起义真相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件因其传奇色彩而被反复传...
原创 为... 有一位聪明的人曾对我说:“穷人思维,渴望暴富,鄙视劳动。”这句话如今在我看来,恰如西班牙的写照。16...
原创 揭... 在我国封建时期,曾出现过许多的皇帝,在他们其中,光绪帝应该是最可怜的了。因为他一直都没有能够活出自己...
原创 济... 1948年8月25日,华东野战军军事会议在曲阜召开,这是华野为组织济南战役召开的最大一次会议。 参加...
原创 朱...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对于在何处建都,都是再三考虑,颇费周折,因为他关系到王朝的延续和...
耗时三年复制的明代“圣旨”亮相... 受况钟家族委托,苏州丝绸博物馆承担的明英宗朱祁禛赐况钟夫人万氏“圣旨”修复和复制工作,历时三年终于完...
原创 历... 说道北京的13陵,可能无人不知,但是作为大明王朝的首都的北京并非明朝的开国首都,之前的首都是南京。而...
原创 十... 作者:相忘于江湖 开国十大元帅,有哪些人一直屹立不倒? 主席崛起于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第二年4...
原创 头... 传统的英国绅士形象常常被描绘为一身笔挺的西装,一顶高高的礼帽,手中再拄着一把雨伞。这成为了我们对于英...
原创 孝... 古代陵墓多有丰厚陪葬品,因此引发历代的盗墓现象,大部分盗墓贼是为了图财才去挖人家祖坟,但有的盗墓却是...
话说山海关丨山海之间 他们守“...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海关长城犹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华夏大地之上。它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