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奈何世事无常,人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死。幸运的是,虽然人不能控制生命的长短,却可以改变生命的质量与厚度。英年早逝固然可惜,但至少赢得了一世美名。若浑浑噩噩惶惶度日,百岁高龄也是枉活一生。
北大女博士遗嘱自白写道: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应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面对日渐衰弱的身体,这个乐观的女孩子没有怨天尤人,从此一蹶不振。她选择勇敢面对死亡,利用好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
究竟是什么疾病让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女博士身体日益衰弱?在弥留之际她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等待死亡的过程,远比死亡本身更令人恐惧。
渐冻症,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疾病
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湖北武汉是最早发现疫情的地区,也是受到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
幸运的是,在医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好。而在这一过程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功不可没。
张定宇
更令人钦佩的是,张定宇院长本就是一个渐冻症患者,他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面对困难,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拖着日渐僵硬的身躯,带领整个金银潭医院与疫情顽强地抗争。他虽身患不治之症,但他的生命远比常人更有意义。
渐冻症,一个对常人而言熟悉而又陌生的疾病,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一生便饱受此病的折磨。渐冻症的发病率约为5.2/10万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目前约有6万名渐冻症患者。
霍金
截至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根治渐冻症的方法。一旦患上此病,也就意味着被判上了死刑。渐冻症是一种非常残忍的疾病,它不会一下子夺走人的生命,也不会让人的思考能力受到任何的影响,但却会让人的身体逐渐失去行动的能力。
到了病情晚期,连吞咽和呼吸都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此时谈起死亡死亡,反倒成了一种解脱。北大女博士娄滔便是一名年轻的渐冻症患者,她在28岁这年被检查出患有渐冻症,并在两年之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坚强的女孩选择立下遗嘱,将自己的头部留给北大医学部研究。虽然她的病情没有治愈的希望,但她想为其他的患者做一点贡献。
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北大女博士
颇为巧合的是,娄滔是个土生土长的湖北女孩。她自幼品学兼优,是全家人的骄傲。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此后又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若没有患上渐冻症,她本应在学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拥有幸福的生活。奈何天妒英才,万中无一的罕见病渐冻症,却落到了她的身上。
至此之后,这个喜欢运动的女孩子,却不得不与轮椅病床为伴。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并最终难逃死亡的命运。在不治之症面前,人类才能意识到自己竟是如此的渺小。
娄滔本就是历史学专业,因此对于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之后,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与此同时,她将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用在了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却可以选择做一个怎样的人。
在命运的最后两年之中,娄滔将自己的心愿一一达成。她先是安慰父母,让他们继续努力地生活。随后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拼命汲取知识。最后,她将自己的器官捐出,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够通过另一种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立下遗嘱认真过好生命最后时刻
在娄滔的遗嘱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应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人们很难想象,这般深刻的话语,竟然会从一个28岁的女孩子口中说出。
在得知治愈无望之后,娄滔便毅然决然地与男友分手,并拒绝同学的探望。她不想因为自己毁了男友的人生,也不想让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样子被同学记住。
此后,娄滔选择尽量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以便弥补自己未来无法尽到的孝。在看病之余,她总会手捧一本书,快速的汲取知识。
虽然她没办法延长自己的生命,但却可以利用好余下的每一分钟。但残酷的病魔并没有怜惜这个乐观的女孩子,几个月之后,娄滔的手脚便无法正常使用了。
在家人的帮助之下,娄滔通过听音频的方式继续学习。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下,她依然听完了60部中外名著。她虽然再没有机会亲自体验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在书籍的海洋之中,她的思绪可以飘得很远很远。
通过这样的方式,娄滔的生命质量和厚度有了很大提升。
10个月之后,娄滔病情发展迅速,连吃饭张嘴都非常困难。很快,她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自己的生命。为了不给父母造成太大的负担,也为了体面地与亲人道别,娄滔知道自己应该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了。
在娄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她的父母也选择尊重女儿的想法。
佳人已逝但所作贡献永存
18年1月5日,离开了呼吸机的帮助,娄滔很快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此之前,她委托父母在人体器官捐赠登记表上签下了名字。
她希望自己的头部可以交给北大医学部从事渐冻症研究,以便帮助人类早日攻克这一疾病。她希望自己的身体器官,能够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她死后,不需要任何丧葬仪式。她只想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就像自己不曾来过一样。
从出生到离去,娄滔的生命仅有短短的三十年。但人们无可否认的是,她的生命,远比常人更有意义。人生在世,逃不过生老病死。几十载春秋,不过转瞬即逝。
娄滔的生命富有意义,因为她懂得生命的可贵,也知道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面对病痛的折磨,她原本最需要爱人的陪伴,但她却与男朋友毅然分手。她深知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可他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她不能自私地将男友留在自己的身边,她希望自己爱的人能够生活的更加幸福。
而对待父母,娄滔总是有着很多的抱歉。父母辛辛苦苦供自己上学十余载,好不容易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候,却不得不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诚然,她也可以选择努力维持自己的生命,让父母散尽家财。但理智告诉她不能这么做,她走了之后,父母还要继续生活下去。
而留给自己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娄滔选择了图书的陪伴。哪怕她的双手无力捧起一本薄薄的书籍,她也要用听的方式汲取更多的知识。
虽然娄滔的生命很短暂,但她的人生却有着很深的厚度与很高的质量,她活着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化为尘土之时,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记得她曾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