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不带上诸葛亮?诸葛亮有很重要的工作
迪丽瓦拉
2025-07-06 23:05:34
0

如果一个大臣或皇帝一生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和动乱,他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婴儿。如果世界局势稍有不安,那么大臣或皇帝可能无法控制局面。因此,局势动荡,世界动荡。以三国时期的草根企业家刘备为例。在刘备的一生中,刘备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战争。

其中,比较重要的战争有:长坂坡之战,徐州之变,赤壁之战,汉中之战,以及夷陵战役。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对东吴国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对于夷陵之战,这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前两场战争是赤壁战役和官渡战役。

因为夷陵之战被陆逊打败,不仅刘备牺牲了,蜀汉的生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在夷陵战役中并没有跟随。于是,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不带着诸葛亮呢?夷陵战役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战斗的结果相当悲惨。

在东征中,不仅曾是蜀军皇帝的刘备被歼灭,而且丢失了所有的军事物资。诸葛亮提出的刘备在隆中帮助汉朝的蓝图是徒劳的。面对刘东烈在这次选战中的失败,不少人质疑刘备的“人事准备”,但刘备为何得到如此不同的安排?这种观点更进一步。有人认为,如果诸葛亮参战,东征可能会成功。

至于刘备为什么没有带着诸葛亮,民间的看法是,诸葛亮不同意甚至反对刘备进攻吴之谋,所以这次军事行动中刘备没有叫诸葛亮随行。这是《三国演义》的基本观点,但在现实中并不成立。三国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战役。它们是官渡战役、赤壁战役和夷陵战役。夷陵战役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不仅因其规模巨大而载入三国史册,而且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后人长期关注和探讨。

官渡战役、赤壁战役、夷陵战役被称为三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夷陵之战是蜀汉刘备集团与东吴孙权集团之战。公元221年4月,刘备成为皇帝。因其兄关羽死于曹魏与东吴的联合绞刑,刘备决定向关羽报仇,收回荆州大地。同年7月,刘备率蜀军主力进攻东吴。孙权不求和平,任命陆逊为都督,率军参战。

后来陆逊在夷陵地区放火烧蜀军连。蜀军战败,汉昭烈皇帝刘备不久后去世。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力是非同小可的。夷陵之战爆发前,刘备想要率军东征,在这时候,蜀汉的大臣几乎全部反对刘备东征孙权。那么这些人仍然没有阻止刘备,可是战争爆发后,身为谋士的诸葛亮,为何没有随行呢?

至于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通俗的观点是认为诸葛亮对刘备伐吴之谋并不赞同甚至反对,因此刘备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没有召诸葛亮同行。这样的观点来自三国演义,在正史中,这是站不住脚的。刘备伐吴未必招致全国上下一片反对,更不一定存在诸葛亮竭力劝阻的可能。夷陵之战时,孙权刚刚吞并荆州、斩杀蜀汉名将关羽。

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如果刘备对此毫不回应,不仅无法给部下一个交代、也会留天下人一个笑柄。荆州是蜀汉重要的战略基地,因此荆州被孙权夺走,刘备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刘备在当时肯定是想要夺回荆州的。从关羽被杀到刘备出兵,前后历时三年,期间还经历了刘备称帝,长时间的战争准备,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不可能朝夕劝阻、也不可能消极怠工、而更可能是与刘备一起准备战争事宜。

受到演义以及后来长期领军经历的影响,诸葛亮给人一种“能打仗、打胜仗”的杰出军事统帅的形象,可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价是极为客观的。就是诸葛亮治理内政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在军事方面,就是诸葛亮的短板了。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与人马,开启了扩张征伐之路,直到夷陵之战战败,他一共有三次大规模亲自率军作战的经历。

三次分别是夺取西川,其后孙权派遣吕蒙突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还有就是夺取汉中之战。这三次重要的战役中,诸葛亮都不在。进攻西川、诸葛亮在荆州镇守;进攻汉中和抵御吕蒙、诸葛亮则坐镇成都。这并不是说诸葛亮在战争中没什么作用,而是在战争中,诸葛亮起到了管理后勤的作用。

在秩序混乱生产荒废的三国时代,后勤力量往往成为两军决胜的主要因素。如果后方不稳、后勤不继,前线军心根本无法维持。正因如此,诸葛亮在后勤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决定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诸葛亮这个第一功臣的作用,是坐镇后方调度粮饷、补充军力,而非追随主上左右出谋划策,这就是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的真正定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前言 在唐朝的辉煌篇章中,有一段历史被深深铭记——一位皇帝的统治,不仅改变了帝国的命运,更在历史长河...
原创 及... 侵华日军将领及川源七中将,与中村正雄是陆大第32期同学,在昆仑关战役期间,曾任第五师团步兵第9旅团长...
原创 1... 宋希濂与胡宗南在汉中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长达六小时的密谈。这次会面对于两位国共内战中的重要人物来说,具...
原创 6... 引言 1951年春,一个冰雪消融的季节,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刚刚做好志愿军回国代表团接待等工作,准备...
原创 蒋... 1949年4月25日,浙江奉化溪口。 第三次“下野”的蒋介石臂挂拐杖,呆呆站立在母亲墓前,沉默不语。...
原创 晚... 1885年9月5日,原本是很平常的一天,但是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让很多人都陷入悲伤之中。作为晚晴第一硬...
原创 红... 徐海东指挥的红25军在当时是真的富得流油,正儿八经的德械军团!区区不到3000人的部队,不到20岁的...
原创 他... 他是北洋水师的英雄,为何半个世纪来,一直被认定是民族败类? 1962年,国内上映了一部名叫《甲午风云...
原创 九...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在侠客行中用这两句话赞扬侠客的仗义,这句话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经典之所以...
原创 刘... 刘璋为什么不听谋士的劝告非要迎刘备入川呢? 人人都知道刘璋不行,周瑜打赢赤壁之战后,就开始惦记着要直...
原创 许... 毛主席让卫士修补拖鞋 1969年6月的一天,刚睡了几个小时的毛主席从床上醒来。 他先是看来一眼外面已...
原创 唐... 唐诗中最巧妙的一首“洞房”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一时成千古佳话 闺意诗,一般是写少女、少妇在闺阁中...
原创 何... 他是民国上将之一,他是黄埔军校的教官之一,他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但也曾多次与蒋介石不和,这位传...
原创 1... 寺庙是古代劳动人民信仰的象征,一直到了近代,人们对于寺庙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敬仰,就连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
原创 徐...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过无数的猜测,正是因为未知,所以人们只能将生前最珍贵的东西一同埋葬,希...
原创 在... 高品彪,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人名字,却是侵华日军将领的名字,此人曾担任高雄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步兵第...
原创 朱...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走的很安心,留下年仅21岁、忧心忡忡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虽然即位称帝,但朱...
原创 此... 此人若非英年早逝,55年该是何军衔?继任者后来被授予元帅 湖南,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出现了无数的...
原创 为... 时代之变:汉化与胡化之间进行完全融合地典范,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已经不能复制了,特别是境内外的政治风向...
原创 冯... 一,西北国民军代总司令张之江 张之江是“五虎将”里面的老大,也是西北国民军中地位仅次于冯玉祥的,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