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扶苏、刘据、李建成和朱标,谁的去世最为可惜
迪丽瓦拉
2025-07-07 01:03:47
0

#深度好文计划#

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一度被认为是始皇帝的最佳接班人;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也是汉武帝精心培养的太子;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也是唐朝的开国太子;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可惜这四个人都没能接老爸的班,扶苏被赵高矫诏害死,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自杀身亡,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朱标感染风寒去世,那么他们四人谁的趋势最为可惜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

1、公子扶苏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为人宽仁、刚毅勇武,而且也比较有政治远见,也敢于顶撞秦始皇。我们知道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千古一帝,他的权威也是不容侵犯的,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敢于直谏,也因此触怒了秦始皇被发配到上郡,协助蒙恬一起修长城,抵御匈奴。

扶苏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秦始皇是否真的把扶苏当做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纵观历朝历代的太子,大多数都是留在皇帝身边培养的,“发配”离开京城的几乎都没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除非造反成功,但是这种几率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秦始皇可能真的没有把扶苏当做接班人来培养,或许秦始皇自诩能够活万世,不需要接班人,当然这个理由就有点扯了。

不过在秦始皇诸子中,扶苏应该是最优秀的一位,但是等到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等人为了弄权,必须要找一个容易控制的人来做皇帝,而以扶苏的能力,赵高是根本不可能控制得住的,所以就矫诏立胡亥继位,而逼令扶苏自杀。所以没能成功继位不算是太可惜的,但是如果真的是扶苏继位的话,他的统治肯定是要比胡亥强的,秦朝之后的历史就改变了。

2、汉武帝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嫡长子,皇后卫子夫所生。我们知道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属于乾纲独断,将朝廷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也是杀伐果断的一个人。而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与汉武帝的性格一点都不像,但是汉武帝还是悉心的培养刘据,并为其建造博望苑,对其寄予厚望。

汉武帝在位期间,常年对外用兵,虽然使得汉朝的版图扩大了很多,但是汉朝的百姓中生活并不太好,到了武帝执政的晚年,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而且武帝经常外出游幸天下,每每出宫便将诸事交付给刘据。而刘据因为为政以德,经常将一些他认为处罚过重的事进行平反。刘据这样做虽然得百姓之心,但那些执法大臣皆不高兴,但是汉武帝对刘据的做法还是比较赞赏的。

刘据

也正是因为刘据的施政方法使得朝廷之中那些奸邪小人慢慢聚拢到一起,再加上卫青去世后,这些人认为太子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一旦将来继位,这些人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他们开始竞相陷害太子。

在苏文、江充等人的构陷下,爆发了巫蛊之祸,刘据被迫起兵诛杀江充、苏文等人,但是却被他们先一步向武帝诬告说太子谋反,谋反在皇帝眼里是大忌,所以汉武帝在没有祥加查察之下就派兵镇压了刘据,刘据出逃无奈之下自杀身亡。

个人认为刘据的去世还是比较可惜的。汉武帝连年用兵,国内的民力已经被用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到了执政的晚年,流民四起,农民起义频繁,正是需要一位像刘据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但可惜的是刘据没能成为皇帝,不过多年以后,他的孙子刘据成为皇帝,将大汉的国力推向顶峰。

3、唐高祖太子李建成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因为李世民的存在,李建成似乎处处不如李世民,但是历史上的李建成绝非如此,他年长李世民10岁,在李渊建唐的过程中起的作用不比李世民少。

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前,李建成就奉李渊之名在河东秘密结交才杰之士。等到李渊起兵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统领一支军队向长安进发,至少在这一阶段李建成的功劳是不少于李世民的。

等到李渊建立唐朝后,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被李渊册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则被册封为秦王。李建成留在长安辅佐李渊处理政务,而李世民则在外统兵平定天下。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军功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李世民在外作战先后平定薛举、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人,军功越来越大,最后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李渊只得创造出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给李世民,其地位和权力仅次于李渊和李建成。

李建成影视形象

而李建成在京城辅政,军功自然就少,但是他身边同样聚集着一批关陇集团的重臣,不过真要跟李世民干起了,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过李世民。但是在平定各路反王后,刘世民能不能更进一步已经不是他自己能说了算的了。所以最终在武德九年爆发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率先发动,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两个月后李世民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所以对于李建成的失败,并不算可惜,如果他成功上位,或许大唐也会出现一个盛世,但是不一定会比李世民的强,毕竟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天才皇帝。

4、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

说朱标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因为不但是明朝的文武百官,就连朱元璋本人都恨不得朱标能成为皇帝,朱元璋更是手把手的教朱标如何治国。可以这么说,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怕太子造反,唯独朱元璋怕太子不造反。

朱元璋称帝后将朱标册立为太子,而且将朝中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到东宫挂职,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刘伯温等人都是太子的班底。等到朱标长大后,朱元璋更是将权力下放给朱标,朝中文武大臣上报事情时,必须先先交给朱标处理,然后才上奏皇帝做最终决断。

朱标

可以说朱元璋能给的已经全给朱标了,就差朱标实际当皇帝了。朱元璋杀伐果断,在位期间也杀了不少人。尤其是朱标去世后,通过蓝玉案又杀了几万人,而且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也有不少人被杀。如果朱标不是那么早的去世,或许会改变这一切。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其他的儿子,反而是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由此可见老朱对小朱的挚爱。可惜朱标先朱元璋一步去世,打乱了朱元璋的部属,由此改变了大明朝的走向。

小结:

扶苏、刘据、李建成和朱标,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都没能成为下一任皇帝,也成为历史的遗憾,要说这里面最可惜的,个人认为是朱标,不知您各位意下如何呢?欢迎交流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
曹操有多少个儿子 其中一些主要...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分别由不同的后妃、夫人和姬妾所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这些儿子中,一些...
刘备入蜀后收获一员大将,实力比... 刘备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东奔西跑的,直到打下了益州,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起来。接着,他又把汉中给平定了,...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讲一下PK5官渡之战系统及战场环境变化,其中第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几个比...
原创 他... 导语: 这世上本来没有导航,因为某些公司不断用车辆为我们探路,所以也就有了导航。在三国时期,要想有个...
东西问丨王润泽:“刘平国治关亭...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有何独特价值和意义? ——专访新疆社会科学院历...
宋明理学开山者之一胡瑗,“苏湖... 今明两晚21点20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将在江苏卫视首播,分上集《分斋教学》、下集《千年木铎...
原创 东... 导读:东吴在三国中有些属于小富即安型的特点。江东孙氏是三国君主中出身相对卑微,没有正统的合法性。三国...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长河中,清代可谓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那些厚重的牢房墙壁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
总统就职演讲简史:从乔治·华盛... 2025年2月21日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4日的首次就职典礼。/Bettmann/Gett...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原创 他... ###他是曹魏第二代中的第一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伤病发作而去世 在三国历史的浩渺长河中,英雄辈出,...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为何曹操只... 曹操把吕布打败后,却把张辽和臧霸给收了,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曹操不留下更厉害的高顺,反而把他给杀...
原创 明... 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
原创 一... 导言:一首奇诗,包含四句诗,八个“至”,诞生了一句爱情的至理名言。 提起唐朝,总是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上图为影视剧图)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时代,这个时...
原创 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下乡知青纷纷报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
原创 随... 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经历过大集体时代。他们对大集体时代很怀念,毕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那样的环境...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展的恶最高目标,都是成为发达国家。因...
蜀汉如何步步实现“跨有荆益”?...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人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