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彪,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人名字,却是侵华日军将领的名字,此人曾担任高雄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步兵第60联队长、第十四师团步兵团长、独立混成第17旅团长和第二十九师团长,领兵参加了武汉会战、鄂西会战和关岛战役,最终在守卫关岛防御战中“玉碎”,其长子高品武彦曾任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任幕僚长。
高品彪(1891—1944)是日本千叶县人,没有读过陆军幼年学校,而是在中学毕业之后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并于1913年5月毕业于第25期步兵科,被分配至步兵第66联队服役,1919年12月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4期,与小林浅三郎、柴山兼四郎、中薗盛孝、冈田资、田中隆吉、根本博、花谷正、佐野忠义、和知鹰二、安达二十三、中村明人等人同学,这一期毕业生有几个人,是以特务工作见长的。
1922年11月,高品彪从陆军大学校毕业,曾先后在陆军士官学校任教官、在基隆要塞司令部任参谋、在第十四师团步兵第50联队任大队长,此后又在陆军工兵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担任教官,晋升陆军中佐之后,又先后在近卫师团步兵第4联队任队附、第十六师团留守师团司令部任参谋、第一师团步兵第3联队任队附。
1937年8月2日,高品彪被晋升陆军大佐,调到台湾出任高雄要塞司令官,随着日本侵华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兵力使用入不敷出,遂于1938年4月4日恢复使用第十五师团建制,并以第三师团留守师团为基干,编组成立了三联队制的第十五师团,下辖步兵第51联队、步兵第60联队和步兵第67联队,由岩松义雄中将出任师团长,高品彪被调任该师团步兵第60联队长。
1938年8月,日军第十五师团在上海吴淞登陆,并被编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驻屯在镇江、常州、南京附近地区及担负芜湖至南京铁路的警备任务,同年9月30日,高品彪的步兵第60联队被划入波田重一率领的“波田支队”,并随“波田支队”向合肥集结,被编入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作战序列,沿长江南岸向武昌方向攻击前进,最终于10月27日下午从武昌渡过长江,攻占了汉阳,由此打开了武汉三镇的门户。
1940年3月9日,高品彪晋升陆军少将并被调回日本,出任第十四师团步兵第27旅团长,与师团长喜多诚一中将同日赴任,该师团又于当年8月被派到中国东北驻屯,被部署在诺门坎一带,隶属于关东军作战序列,在这期间步兵第50联队被编入了第二十九师团,第十四师团成为三联队制师团,下辖步兵第2联队、步兵第15联队和步兵第59联队,由于取消了旅一级建制,高品彪改任该师团第14步兵团长。
1942年9月15日,高品彪被调到中国派遣军,接替田上八郎出任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团长,该旅团是1939年11月在上海编成的,下辖独立步兵第87大队、第88大队、第89大队、第90大队、第91大队及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等,驻屯在上海松江一带,隶属于第十三军作战序列,这也是高品彪在时隔四年之后,又再次回到了日军在上海地区的驻军任职。
1942年12月,日军第六师团被调到太平洋战场,增援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日军,并被编入百武晴吉的第十七军作战序列,而独立混成第17旅团从上海松江被调到了湖南岳阳,接替第六师团原本驻守的防区,并被编入了日军第十一军作战序列,此时担任该军司令官的是横山勇中将。
1943年5月,高品彪率领独立混成第17旅团参加了“鄂西会战”,协同山本三男的第三师团、赤鹿理的第十三师团、澄田赉四郎的第三十九师团等师团,向陈诚统率的第六战区发动进攻,高品彪率所部时而当先锋突破,时而又佯动引诱中国军队围攻,尽管该旅团在“鄂西会战”期间十分活跃,但也是被中国军队重创且损失惨重,高品彪麾下的5个独立步兵大队长,就有3个被击毙了。
1943年10月29日,高品彪晋升陆军中将,并被调到关东军,接替上村利道出任第二十九师团长,该师团是三联队制师团,下辖步兵第18联队、步兵第38联队、步兵第50联队及野炮兵第29联队等,当时驻屯在辽宁辽阳地区,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直辖。
1944年2月,第二十九师团被调回日本本土,并于当年4月被撤销野炮兵第29联队,被改编为海洋编制,同时调往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驻防,并被编入日军第三十一军作战序列,该军司令部设在塞班岛上,司令官为小畑英良中将,参谋长为井桁敬治少将。
日军第二十九师团从日本运送至关岛途中,该师团步兵第18联队乘坐的运输舰被美军潜艇袭击而葬身海底,尽管该联队在塞班岛被重新组建,并被派往关岛驻防,但是该联队的步兵第1大队还是留在了塞班岛上,而该师团的步兵第50联队则被派驻到了提尼安岛上。
1944年6月15日,美军开始进攻塞班岛,由于小畑英良前往关岛视察防务而不在塞班岛上,因此塞班岛上的指挥权由第四十三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担任,而临危受命的斋藤义次指挥能力有限,尽管小泽治三郎曾率领航母舰队前来解围,但面对美军由15艘舰船组建的庞大舰队,根本无法对抗和解围。
驻守在塞班岛上孤立无援的日军,只能在绝望之中拼死抵抗并直至战死,在7月7日组织最后一次自杀式冲锋之后,斋藤义次、井桁敬治与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等日军高级将领,在绝望中选择切腹自尽,时间定格在1944年7月8日凌晨。
自从塞班岛战役打响之后,日军第三十一军司令官小畑英良就被困在了关岛,美军于7月22日又开始进攻关岛,从关岛的尼米兹海滩抢滩登陆,防守海滩的是第二十九师团步兵第38联队,在美军强大的舰载炮火的攻势面前,步兵第38联队也是不堪一击而溃不成军。
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但高品彪与小畑英良还是困兽犹斗,于7月25日组织残兵败将进行反击,可还是被美军摁在地上“摩擦”,就连第二十九师团长高品彪也在7月28日的战斗中阵亡,小畑英良接过指挥权后,又开始组织残余日军进行拼死抵抗,但还是遭到了彻底的惨败,战至8月11日时,第三十一军司令官小畑英良中将也以“玉碎”的方式效忠天皇。
美军发起关岛登陆作战的第三天,就于7月24日在提尼安岛登陆成功,仅仅花了9天的时间就控制了全岛,而第二十九师团步兵第50联队,竟全军覆没而无一生还,第二十九师团被美军全歼之后,就被日本大本营撤销了番号。
高品彪生前曾获得一枚功四级金鵄勋章,其长子高品武彦则是一个后起之秀,1940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54期,日本战败投降时已是陆军大尉军衔,战后曾长期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服役,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曾经担任了日本陆上自卫队第八任幕僚长(即参谋长),第十一任日本陆上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