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维与胡琏分别突围,为何只有黄维被俘?副司令胡琏成功逃出
迪丽瓦拉
2025-07-07 11:32:54
0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爆发后,从华中增援淮海战场的国军第12兵团,被我中野全军与华野一部围歼在双堆集地区。当我军最后发动总攻之时,敌兵团两位司令黄维与胡琏竟扔下部队乘装甲车仓皇逃窜。

而胡琏在突出我军包围后,居然对其他人说:黄维突围失败全是因为他心太软,不敢对自己人开枪。

尽管胡琏从双堆集逃出生天有一定偶然性,但国军主力兵团覆灭于淮海战场却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第12兵团本是华中剿总机动力量,却在蒋介石命令下仓促增援淮海战场

众所周知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以60万击败了80万敌军。但我军的“60万”指的是在战役开始时,我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总兵力。而“80万”却是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敌人向淮海战场投入的兵力总和。

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敌徐州“剿总”下辖第2兵团、第7兵团、第13兵团、第16兵团和4个绥靖区,总兵力约70万。

其中包括王牌第74军和第5军,在总兵力和装备上都对当面我华东野战军具备优势。

所以在战役开始之前,毛主席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制定的,仅仅是攻占淮安、海州地区的“小淮海计划”。而蒋介石也踌躇满志地认为,其有足够的兵力固守淮河一线。

然而当淮海战役开始后,蒋介石才发现战场形势迅速恶化。首先敌人为了集中兵力,故意放弃了开封、郑州等城市,于是我中原野战军也顺势东进加入淮海战场。

同时由于第三绥靖区的战场起义和第13兵团仓促撤往徐州,导致孤悬于新安镇的第7兵团被我华野大军合围。

一时间淮海战场似乎到处都是我军主力,蒋介石任命的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又是公认的“猪将”。

蒋介石在焦头烂额之下,不得不一面把杜聿明召回徐州重新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一面越过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强迫其下辖的第12兵团火速东进增援淮海战场。

第12兵团可以说是1948年时,敌人在中原地区最强大的机动力量。其前身为整编18军,表明其由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军发展而来。第18军是蒋介石心腹陈诚的起家部队,在抗战中逐步成为国军主力。

解放战争爆发后第18军一度被缩编为整编11师,在中原战场同我中野、华野都曾经打过交道。

1948年随着我军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蒋介石发现之前由两个军或整编师临时组建的小兵团,已经难以同我野战军对抗,故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多个强大的机动兵团。

于是第18军与第10军,第14军,和第85军编为第12兵团。其中第10军和第14军都曾经被我军歼灭过,由第18军抽出基层军官予以重建,故和第18军可以说是兄弟部队。

而第85军却是何应钦的嫡系,把其强行编入第12兵团完全是权宜之计。同时蒋介石还给该兵团配置了一批装甲车和牵引重炮的汽车,使其拥有强大的机械化行军和作战能力。

再加之其直到1948年10月尚能保持完整建制和充足的美式装备,蒋介石自然希望该兵团10万人可以一举扭转淮海战场国军的颓势。

黄维性格缺陷严重却被迫出任司令官,发现我军企图优柔寡断导致被围

然而11月8日第12兵团官兵接到蒋介石命令后,却普遍对任务持悲观态度。原来之前该兵团已经被我中原野战军牵制在大别山中半个多月,刚刚回到驻地河南确山。

许多车辆需要维修,必要的粮食、弹药和油料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可是在蒋介石严令下,以兵团司令黄维为代表的黄埔系军官自然只能唯命是从。而白崇禧早就知道其根本没有能力驾驭这支蒋军嫡系,故而乐见该兵团去淮海“送人头”。

更让黄维等人揪心的是在国民政府国防部为其规划的行进路线上,居然要穿越“黄泛区”内的多条河流。

对于普通步兵部队来说,这与在国内其他地区行军尚没有多大区别。但是黄维兵团有大量车辆重炮,结果被“黄泛区”的烂泥折磨得苦不堪言。刘伯承、陈毅、粟裕等我军首长,起初并没有想到蒋介石会派其他主力部队加入淮海战场。

但陈毅和刘伯承在中野指挥部察觉到黄维的动向后,就命中野主力对黄维兵团进行拦截。

11月23日黄维兵团前锋突破了我军在南坪集的阻击,但是以18军军长杨伯涛为代表的军官,都向黄维建议暂缓前进。

因为他们发现,本该共同增援淮海战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一直踌躇不前。而我军虽然连战连退,却似乎在有意后退诱其深入。

可黄维这个“书呆子”却对第12兵团的战斗力过分迷信,他也不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只是勒令下属快速前进,早日与李、刘兵团在宿县会师。

哪知第二天国民党空军的侦察机就报告黄维,其周围已经全是我军主力。黄维这才相信,我中原野战军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围歼自己的兵团。可是黄维优柔寡断,没有随机应变的魄力。

当他终于听从下属的意见决定掉头后撤时,又为了等一个已经被我军俘虏的通信参谋而推迟行动。结果当25日其终于决心突围时,整个第12兵团已经被我军合围在以双堆集为核心的狭小地区。

这时黄维也从电台新闻得知,第七兵团已经于22日被我华东野战军全部歼灭。从徐州出击增援的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损失很大,在黄伯韬兵团覆灭后仓促退回徐州。

黄维听闻此消息大惊,开始怀疑自己或步黄伯韬后尘。

于是他下令趁我军包围圈尚不牢固,以装甲车为先导全力向东南突围。27日他又集中了4个师的兵力,试图以密集队形一举突破我阻击阵地。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是地下党员,借突围之机突然举行战场起义。

我军趁机对毫无防备的第18军等部发起反冲锋,敌人损失巨大且士气从此一蹶不振。第二天参谋总长顾祝同飞到了双堆集上空,给黄维传达了蒋介石的命令。要他在原地固守待援,等待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前去解围。

第12兵团各级军官听闻此消息几乎全都面如死灰,同时也对黄维优柔寡断表现出强烈不满。

原来黄维虽然是黄埔一期生,在淞沪会战初期曾指挥67师在上海有过优秀的表现。但在黄埔军校时期黄维就非常木讷呆板,而且对蒋介石的命令马首是瞻。

1938年后他虽然升任军长却再没有上过一线,1948年9月还在担任新制军官学校校长兼陆军第三训练处处长。

而他之所以会出任第12兵团司令,仅仅是因为在整编18军扩编为第12兵团时,原18军军长胡琏遭受白崇禧和其他同僚排挤。

蒋介石派亲信去上海同重病的陈诚商议后,才决定由黄维接替胡琏出任第12兵团司令。

黄维自己都认为这个任命强人所难,甚至对下属说:“只要胡琏回来担任司令,我就主动让贤。”

胡琏亲临战场却只能靠诡计突围,黄维不忍对同袍开枪导致被俘

虽然在解放战争后期,国军将领见形势不妙,扔下部队孤身逃离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当第12兵团被包围在双堆集以后,他们的“救星”胡琏竟主动选择同僚们同甘共苦。

12月1日胡琏与电台报务员乘坐一架小型飞机在双堆集的简易机场降落,让第12兵团从上到下都有绝处逢生的感觉。黄维一时也认为“天不亡我”,马上让胡琏实际接替指挥权。

胡琏是黄埔四期生,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过11师的团长、67师的旅长。他1943年“石牌大捷”中一战成名,1944年成为了18军军长[1]。

由于其指挥风格往往令人难以捉摸,所以敌我双方都称他“狡如狐”。

可这次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也被我中原野战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困住了。他到来后一度认为我军装备差,且双堆集地区地势平坦,完全有能力一战突围。

可我军早就构筑了坚固的工事,让其突围行动都被打了回去,蒋介石又再次严令第12兵团原地固守。

于是胡琏也只能下令,各部队在陈官庄周围地区构筑坚固的土木掩体。

并将兵团最后的400辆卡车装上沙土,在双堆集周围构筑起最后的汽车防线。第12兵团瞬间由“兔子”变成了“刺猬”,的确给缺少重武器的我中原野战军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为此粟裕紧急命令华东野战军的3个纵队,加炮纵一部去双堆集增援中野作战。同时中原野战军的工兵部队,也成功利用汽油桶开发出了“飞雷炮”。简单说就是用汽油桶为炮管,用大量的黑火药作为发射药。

以电话线捆绑好的大容量炸药包作为炮弹,近距离轰击敌军阵地。通过双堆集实战,证明其拥有堪称大口径重炮的毁伤威力。

这样我中原野战军将第12兵团牢牢困死在双堆集地区,华东野战军也在南北两线挡住了徐州和蚌埠增援黄维之敌。

黄维和胡琏得知淮海国军到处失利后都预感末日将至,可是蒋介石却要他们继续坚守待援。当胡琏和参谋长最后一次乘飞机去南京请求援兵时,蒋介石却安排他们去看电影《文天祥》。

胡琏自然明白了蒋介石的用意,只得飞回双堆集传达蒋介石的命令。黄维听后也无可奈何,甚至觉得回南京恐怕也难逃一死。

12月14日,我淮海战役总前委正式下达了对第12兵团的总攻。

随着一阵震天动地的炮响,敌沿阵地的碉堡和火力点被彻底夷平。随后我华野和中野各部战士们如下山猛虎,对被围困之敌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这时的黄维和胡琏除了命令把司令部人员填入第一线,并严令下属“一步不许后退”也已经毫无办法。而且随着敌人控制区域的缩小,我军一颗炮弹的杀伤效果成倍增加。

12月15日其精心构筑的汽车防线也被我军“飞雷炮”所摧毁,整个12兵团的覆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当天下午黄维、胡琏、吴绍周等兵团级军官,最后一次在摇摇欲坠的第12兵团司令部开会。他们考虑到我军尚缺乏反装甲武器,3位司令决心各乘坐一辆装甲车,从不同方向冲击我军阵地突围。

胡琏这时真的发挥出了他“狐狸”的本性,刻意挑选了一辆最为破旧的美式装甲车,而且还要士兵们精心去掉装甲车上的国军标志。

黄维和吴绍周没有他这样的心思,于是分别乘坐上了一辆较新的装甲车。

可就当3辆装甲车准备出发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此时已经被打的失去建制的国军完全沦为溃兵,纷纷爬上装甲车想一起逃出去。胡琏大怒从装甲车里探出身子,抄起装甲车上的机枪一顿扫射。

溃兵要么被打死要么逃跑,他才冒充我军装甲车反方向突围。胡琏成功骗过了到处抓俘虏的我军战士,也成为了第12兵团唯一成功突围的高级指挥官。

黄维不忍心如胡琏那样心如铁石,只能任由一堆国军士兵坐在他装甲车上,或者跟着他装甲车一起向前突围。可这样明显的目标根本逃不出我军战士的法眼,很快就陷入了解放军的包围。

这些本想靠司令官装甲车冲出去的国军士兵,反而连累他们的司令官也没法逃走。

黄维乘坐的装甲车连续同我军交战后慌不择路在一条小河里抛锚,化装成士兵的黄维只得跳出装甲车继续逃跑,最终被我军战士俘虏。

两个司令命运不同却都不知战败原因,解放军得到人民支持才是胜利之本

胡琏逃出战场却因装甲车被流弹击中而负伤,被转送到了上海的医院。在那里他见到了黄维的妻子蔡若曙,并告诉她黄维是因为心软不肯滥杀无辜,才最终被我军俘虏。

后来胡琏奉蒋介石的命令重建第12兵团,并成功率部退往台湾[2]。黄维则进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一直到1975年才最后一批被特赦。

尽管2人最后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但他们都没想明白其为何会在淮海战场惨败。

胡琏在最后时刻为了活命居然向同袍开枪,就足以说明国军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反动军队。而人民军队陷入绝境时指挥员会选择带头冲锋,在无法突出重围时也会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比如在1934年的湘江战役中,负责殿后的红34师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师团级指挥员除100团团长韩伟突围去了延安外,全都和自己的战士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而黄维虽然尚有一点儿做人的底线,但仍然认为其兵败淮海是运气不好。他甚至不肯承认蒋介石的瞎指挥,是造成国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当其他战犯纷纷因积极改造而一批批被特赦时,黄维却用研究“永动机”来继续顽抗,甚至对上门劝说的亲属也态度冷淡[3]。

相比之下杨伯涛虽然是蒋介石的的嫡系将领,在被俘后却承认其在进军过程中得不到人民的任何帮助。

可我军战士押着他前往后方时,杨伯涛却看到之前消失的老百姓,都在热火朝天地为我军战士提供后勤服务。所以他也相信解放战争的胜利根本还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他们即使有再多的先进武器也只能被人民军队消灭。

参考资料

[1]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胡琏传”

[2] 李新;孙思白;朱信泉;赵利栋;严如平;宗志文;熊尚厚;娄献阁主编 · 中华民国史 人物传 第三卷 · 中华书局 · 2011

[3] 黄维 · 《功德林改造纪实》,收入《从战犯到公民-原国民党将领改造生活的回忆》 ·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 1987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东汉这个战乱不断,群雄并起的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勇猛过人的武将:像邢道荣、典韦、吕布等人,可他作为三...
家族荣光: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 在河南省兰考县的一个幽静庭院中,鲍先生悉心珍藏着一枚珍贵的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铜币是他祖父...
原创 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昔日三顾之 礼 得卧龙出山相助,而卧龙不负所望几经...
原创 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原创 若... 关于陈塘关被屠城,小时候的我们会认为是,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三太子,因此东海龙王一怒之下就淹了陈塘关。...
原创 明... 从古至今,县这个地儿划分一直都是个挺重要的单位。不管是知县还是县令,都是管这个县的最大的官。 知县与...
原创 怛... 怛罗斯之战的战败,真的是唐朝退出中亚、丢失西域的原因吗? 唐军 网络历史圈有这么一种唱衰唐朝的声音,...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加强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工...
原创 第... 公元前122年冬,汉武帝刘彻在陕西凤翔县南的雍城举行祭祀,实则是前所未有的狩猎活动,年号由此改为“元...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我国古代杀戮功臣最多的开国皇帝。他称帝之后,制造胡惟庸案、蓝玉等大案,将很多开国功臣杀掉了,...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烽火:五卅...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 第七期 烽火: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的抗争岁月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
诸葛亮是否架空刘禅导致其无能化... 一、白帝城托孤:权力交接的千古谜题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前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原创 整... 整个明朝,倭寇的肆虐如同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东南沿海的天空。 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患”到万历年间的“...
原创 军... 1949年7月中旬,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三九师四一四团奉上级命令自宜昌渡过长江西进,进入长阳丹水一线。...
原创 留... 引言 鬼谷子,此人在我国历史上只闻其人未见其自身,但他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朝文学家刘...
原创 周... 1928年3月,正在井冈山上的毛主席忧心忡忡。 部队刚刚上井冈山不久,斗争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这块刚刚...
原创 各... 古人曾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360”这个行业数目。 只...
旧石器时代重要见证 揭秘吉林和...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分布范围超过4...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古代人物中智慧的象征,无论是正史中的表现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表现,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让...
原创 王... 一、理想主义者的致命天真 王安石变法,堪称中国史上最“网红”的改革。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