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唐朝宰相李义琰、乐彦玮,就能看出唐高宗不怕老婆了
迪丽瓦拉
2025-07-07 13:06:20
0

由于种种原因,唐高宗被刻画成了怕老婆的形象,甚至被描述成了傀儡皇帝。

但事实上,有能力批评宰相的傀儡皇帝也许有,但能因此吓得宰相辞职的傀儡皇帝恐怕不好找。

这个挨批后吓得辞职的宰相叫李义琰。

李义琰出身大族陇西李氏,身长八尺,魁梧俊秀,博学有识;少年时即中进士,补太原尉,在名将并州都督李勣帐下效力。

李勣有一些更出名的马甲,比如徐茂公。

由于李勣功勋卓著,其他部将害怕他,不敢和他争论;但李义琰却不怕,当廷与李勣争辩,反而得到了李勣的尊敬。

后来,李义琰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据榻召见,李义琰不拜,说:“我是天子使者,可以当小国之君,奈何傲慢地见我?”高丽王词穷,为之加礼。

后来李义琰的从祖弟监察御史李义琛出使,高丽王也坐着召之,但李义琛却匍匐拜伏。时人由此看出他们兄弟的优劣。

唐高宗麟德年间(664年 - 665年),李义琰任白水令,被认为是能吏,后被提拔为司刑员外郎,再任中书侍郎。

上元二年(675年),高宗为慢性病(可能是高血压)所苦,想让强势的武皇后摄政,宰相郝处俊坚决反对,李义琰也说:“郝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之。”最终高宗放弃了这一想法。

高宗每有顾问,李义琰言皆切直。

上元三年(676年),李义琰被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仪凤二年(677年),他又兼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李贤。

仪凤年间,官号复旧,又敕李义琰与左仆射刘仁轨、右仆射戴至德、侍中张文瓘、中书令李敬玄、右庶子郝处俊、黄门侍郎来恒、左庶子高智周、吏部侍郎裴行俭、马载、兵部侍郎萧德昭、裴炎、工部侍郎李义琛、刑部侍郎张楚、金部郎中卢律师等,删缉格式,于仪凤二年撰定奏上,即《永徽留本司格后》。

永隆元年(680年),李贤得罪武后,被控谋反并被废黜,宰相张大安也受牵连被贬官,但高宗赦免了其余的太子属官,改让他们辅佐新太子李哲。

宰相薛元超等人都为此手舞足蹈,但李义琰却自责失职并哭泣:都是我辅导无方,太子才会倒台的!

人们因此赞扬他。

李义琰做到了宰相,家里仍然没有中卧室,弟弟岐州司功参军李义琎得知,就买了木材给他,意思当然是希望李义琰用来造卧室。但后来李义琎来到京城,发现竟然全无进展,便问究竟。

李义琰说:“我虽然做了宰相,但我自认为并不够资格。如果我再造一间华美的卧室,只怕会带来灾祸,这哪里是爱我呢?”

李义琎说:“当了县丞廷尉级小官的人尚且想建新房,哥哥你如今荣耀而有权,为什么要住在小屋里,让下属们情何以堪?”

李义琰答:“不是这个道理。做事很难完美,好运也不会再来。我现在是荣耀的官员,也不是不想要一间新卧室,但只有品德完美了,我才会考虑扩建府邸,否则便会自招灾祸。我怕带来灾祸。”

最后李义琰也一直没有动手开建新卧室。一次雨后,木材都腐烂了,李义琰将其丢弃。

永淳年间,李义琰为中书侍郎。弘道元年(683年),李义琰改葬父母,让舅舅迁旧墓。

唐高宗闻讯,大怒:“李义琰只因荣耀了,就欺凌舅舅,这种人不能用来秉政!”李义琰闻知,感到不安,自称有足疾,请求退隐,高宗批准了,并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荣衔致仕。

这就是小编说的宰相被唐高宗批评得辞职的事。

李义琰即将在东都洛阳附近退隐,很多官员在城门外设宴为他饯行,时人称场面堪比当年汉朝疏广、疏受叔侄辞职后“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的欢送会。

这一年,唐高宗驾崩。可以说,唐高宗把最高权力一直把握到了自己临终时。

李哲继位为唐中宗后,在嗣圣元年(684年)被亲妈武太后废黜,武太后改立小儿子豫王李旦为唐睿宗。睿宗垂拱年间(685年 - 689年),复用李义琰任怀州刺史。

但李义琰自知先前曾阻止武后摄政,自认为已经得罪武后,不敢冒险,没有应召。垂拱四年(688年),李义琰在家中去世。唐德宗年间,李义琰得以续图凌烟阁。

《旧唐书》史臣论曰:义琰腐材而不营第舍,可谓有俭德矣。赞曰:二李(李敬玄、李义琰)、二乐(乐彦玮、乐思晦),俱号公清。权臣独抗,美第不营。以兹辅弼,无愧德声。

这里提到的乐彦玮,也是一个敢于在唐高宗面前不附和武皇后的正直官员。

乐彦玮是唐朝都城长安人。显庆年间,为给事中。

先前贞观二十年(646年),宰相刘洎因自比伊尹、霍光而被弹劾,被唐太宗赐死。刘洎的老下属李义府拜相后,于显庆元年(656年)趁对头宰相褚遂良刚被罢免,指使刘洎之子刘弘业诣阙上言,说刘洎当初是被褚遂良陷害死的。

高宗问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因为李义府和武皇后一伙,大都赞成翻案。

但乐彦玮反对,说:“刘洎是大臣,举措应该得当,人主暂时不豫,怎么就能有所图谋?前朝给他的处罚不是不恰当的。而且皇帝是无过的,如果给刘洎平反昭雪,岂不是说先帝用刑不当吗?”唐高宗同意了,停止了此事。

不久,乐彦玮丁忧去职,期满后起复为唐州刺史,入殿告辞。高宗想起他曾直言反对李义府,于是复拜为东台舍人。累迁西台侍郎,麟德元年(664年),在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任上被授同东西台三品,为实质宰相。麟德二年(665年),和孙处约一同罢相。乾封元年(666年)代刘仁轨为大司宪。

咸亨元年(670年),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和副总管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在大非川之战中被吐蕃宰相论钦陵大败,高宗敕乐彦玮去军中调查战败情况,将三将都械送京师,免他们死罪,皆除名。

后来乐彦玮的官职改回旧名御史大夫。乐彦玮认为下属两名御史不够,加设副承诏一人。

上元三年(676年),乐彦玮卒,赠秦州都督,一作齐州都督。

唐睿宗登基后,大权由武太后掌握。在此期间,因为儿子乐思晦显贵,乐彦玮得以重赠为扬州大都督。但具体怎么个显贵法,史书没记载,连历任什么官职都没写。

后来武太后迫使睿宗禅位,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任命乐思晦为鸾台侍郎(黄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就是也拜为宰相。

但仅仅四个月后,乐思晦就被处死了。他不到十岁的儿子被发往司农寺为奴。

乐思晦贵为宰相,在史书上体现出的影响力竟然还不如自己的这个儿子。

天授三年(692年),武则天亲信的酷吏左台中丞来俊臣诬告宰相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司农卿崔宣礼、前文昌左丞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七位大臣谋反。这时候,小乐这个罪臣之子上书说话了:

“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择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为反状以付俊臣,无不承反矣。”

——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挑几个可靠的亲信交给来俊臣,经过来俊臣的审理,他们都会承认自己谋反的。

在电视剧《无字碑歌》里,小孩干脆直接说:您把上官婉儿姐姐交给来俊臣,最后她也会承认自己谋反的。

武则天心有所动,最终决定召见七位大臣,虽然最后还是将他们贬了,但总算没枉杀人命,而来俊臣也最终倒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寻红色印记,忆峥嵘岁月 2024年7月14日,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开展“红...
原创 清... 康熙作为开国皇帝,掌握着掌管天下生死的大权,但他一生却对杀人持谨慎态度。 这不仅适用于天下臣民,也适...
原创 凯...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他的政治与军事能力外。他是第一位担任...
原创 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笔从戎”这两个成语都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有关,此人就是世称“班定远”的...
原创 大... 李世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他的母亲去世太早,没能看到自己丈夫夺得江山、儿子登上皇位,没能看...
原创 出... 前言 提到最厉害的家族,大家常常会想到曲阜孔氏和龙虎张氏。 而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被称为"科技世...
原创 楚... 楚威王是战国时代楚国国君,在他在位期间,楚国消灭灭亡吴国的越国,成功统一长江以南。楚国国力也因此在楚...
原创 西... “《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为最,反复...
原创 不... 文 / 子玉 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孤本,但翻开史书,某一段剧情在历史上被重复上演也是常有的事,比如隋...
原创 曹...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相...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件”爆发,这个事件成为了中日淞沪会战的开端,双方兵力投入几十万,最终...
原创 苏...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起社会主义国家的话,便不得不说苏联,苏联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而苏...
原创 重...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邓... 邓小平是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无论他在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造富中华”的功绩有多大,他始终坚称自...
原创 蒋... 革命年代,我党的发展道路十分曲折坎坷,不过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坚持下,队伍在不断壮大,吸引着一大批有识之...
原创 葡... “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2年的某天,毛主席手中拿着香烟,坐在办公桌前处理从朝鲜送来的战报...
辽博精选75件馆藏文物 以图片... 中新网沈阳7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文物图片展...
原创 林... 上将萧克在回忆首长林彪时,经常说:“林总是个沉默寡言的,很少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在同事和手下眼里,林...
原创 “...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很多人认为《水浒传》中打打杀杀...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