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英布等人将项羽围困于外下,迫使西楚霸主自杀于乌江。从此,汉朝统一了天下,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位皇帝。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被项羽打得惨不忍睹,几乎所向无敌。如果没有关中人力物力的支持,说不定早就被项羽打败了。项羽还有很多能打的军阀,比如季父、龙骑、钟离昧等。在他们面前,刘邦很少能得到宠信。所以,刘邦不但恨项羽,也恨他的部下将领。
项羽自杀后,他的将领纷纷逃亡,隐藏在民间,其中就包括名将季辅。季步本是楚地赫赫有名的英雄,热心正义,人脉广泛。秦末战乱时,季父被项羽招为将领。楚汉战争期间,季父多次击败汉军,让刘邦难堪。
西楚失陷后,刘邦立即发布通缉名单,并悬赏重金攻克季府。同时,刘邦还强调,敢于隐藏吉孚的是夷人。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命令,但是有些武者仍然不认真对待。濮阳有周侠,将吉甫藏匿。
但像这样隐藏并不是一个选择。到处都有投机者试图用三角帆头换取黄金。于是,周侠想出计谋,将吉芙穿上奴服,卖给鲁国英雄朱氏。交易过程中,朱家一眼就注意到了人群中的季布,但季布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暗暗对儿子说道:我们必须给他吃和我们一样的东西。 ”
朱家在季部安顿下来后,便驱车前往洛阳,去见老友如印侯夏侯婴。夏侯婴是刘邦的好友,曾担任刘邦的私人车夫。此人武功高强,忠心耿耿,深受刘邦器重。夏侯婴老友来访,十分高兴,宴饮了好几天。
酒足饭饱之时,朱氏突然问夏侯婴:“陛下为什么要抓季父?”夏侯婴回答说:“因为我多次给陛下添麻烦,陛下讨厌我!”朱家人问道:“你觉得吉甫的性格怎么样?” “现在陛下刚刚征服了天下,就凭个人恩怨来追杀人,这不是要向天下人展示你的无能吗?他们北逃匈奴,南逃?”前往南越国。如果太早逼迫四夫,圣人必然逃往何处?到了楚国大臣伍子胥去吴国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
听到朱氏这番话,夏侯婴立即猜到了吉甫的行踪。不过,在他看来,朱氏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他按照朱氏的意愿,向刘邦汇报。刘邦性情宽容,善于听取建议,知错能改正,很快恢复了已安排的命令,并原谅了蚩尤。季父随后亲自见刘邦并道歉,但刘邦不顾他过去的怀疑,任命他为太医。此后,吉甫历经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三代统治者,成为汉朝的杰出人物。
季布成名后,打算再次感谢朱家。但可悲的是,朱家却选择了回避。他帮助吉布纯粹是出于“正义”,并不求任何回报。古代骑士的崇高正义,至今仍为人们所景仰。
虽然吉布得救了,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丁戈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说季父是刘邦的敌人,那么丁固也可以说是刘邦的恩人。
彭城之战,刘邦大败。当时的鼎固与季父一样,都是项羽麾下的大将。彭城西边,丁固追上了狼狈而逃的刘邦,两军展开白刃战。刘邦绝望之际,向丁固哀求。 “我们都是智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互相伤害呢?”
丁固一听,认为这是个两头下注的好机会。于是他故意网开一面,放走了刘邦。垓下之战后,丁固得意洋洋地谒见刘邦,想求得封赏。然而刘邦却带着丁固去自己的军队中示众,并说:“丁固不忠于项王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固也。”随后,刘邦斩杀了丁固,并说:“我可不想后人效仿这位不忠之臣!”
就这样,刘邦在取得天下后,杀了一个恩人,赦免并重赏了一位仇人,并以实际行动告知自己的臣民,什么叫忠诚。
司马光认为,对于人主来说,进取与守成,必须要用两种不同的手段。在进取之时,要学会招降纳叛,不能因对方是叛徒就不任用;但在天下一统,需要守成之时,就必须使大家明瞭为臣之道,就必须要“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即使这位不忠之臣对君主怀有私恩,也不能使之存活。
在司马光看来,刘邦不受个人好恶所驱使,杀一恩人却让天下不忠之臣惴惴不安,赏一仇人鼓舞天下忠臣之士,其目光之远大是无人可比的。在他看来,汉朝之所以有四百年太平江山,正是源于刘邦的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