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60万日本战俘被带到苏联,裕仁向斯大林讨要,却收到一个骨灰盒
迪丽瓦拉
2025-07-10 04:32:49
0

这群人步履蹒跚,饥肠辘辘,疲惫的脸上挂满了沮丧的情绪,他们垂头丧气地慢慢前行,手上拿着仅有、看起来难以下咽的食物,或是倭瓜或是土豆。

但这却是他们现在仅有的食物。

这群看起来邋遢的军人,就是曾经耀武扬威的关东军士兵,也是后来被押送到苏联的六十万日军战俘。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为了响应民众的要求,开始向苏联索要自己的士兵。

面对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斯大林只能够敷衍了事,声称一定会归还他们的士兵的。

可日本千等万等,等到的却只是斯大林的挑衅——一个骨灰盒。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六十万战俘被扣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在解决完心腹大患德国后,开始正式对在中国耀武扬威的日本宣战。

于是,在斯大林的一声令下后,苏联士兵跋涉千里,背井离乡再次踏上了一个新的战场。

数百万的苏联军队来到了中国东北,前来解决侵犯中国多年的日本精锐部队——日本关东军。

面对苏联的猛烈进攻,号称日本精锐中的精锐的关东军仅仅只抵抗了十天就仓皇败退。

在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下,他们不堪抵抗,为保住小命,只能选择缴械投降。

苏联对日本关东军部队进行围追堵截,直到获得全面胜利才肯收手。

这都是因为日军曾在苏联远东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做下的恶果。

此时,苏联占据上风,自然是不肯放弃报仇的好机会。

最后,苏联在此战中,共击毙日本关东军士兵八万多人,俘获近六十万日本战俘。

近六十万战俘,他们在苏联人的眼中,可是“宝贝”。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这些年为了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拼尽全力,最终虽然获得了胜利,但也令苏联元气大伤。

国内的成年劳动力骤减,只剩下一些劳动力低下的老弱病残。

所以,当这几十万的日军战俘落到苏联人的手中后,立即就被送到了西伯利亚战俘营。

但那里,并不是一个好地方,堪称人间炼狱。

气候环境极为严酷,终年寒冷,常人难以忍受。

如此严酷的战俘生活和那些被美军俘虏的日军相比,就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了。

虽然在二战期间,两国斗得你死我活,但战后他们却选择站在同一个阵营。

因此在美国的日本战俘并未受到很苛刻的对待,只是被送回日本参加战后建设。

身在苏联的日本战俘和他们相比,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当时,日本关东军应该知道苏联人对他们恨之入骨,知道他们对待战俘的态度,为什么不跟苏联军队拼死一搏呢?

其实,二战末期的日本关东军,早已不是当年那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了,他们当中的很多精锐早就在和中国人民的战斗中损失殆尽。

加上后来战争范围的扩大,很多关东军的老战士又被调到了其他的战场,所以后来的日本关东军都是由新兵、日本侨民补上的。

当时,约八成以上的关东军都是新兵蛋子,其中年龄较大的以及较小的都有很多,因为他们当兵的时间很晚,所以并没有很强的战斗能力。

而和他们作战的,可是在欧洲战场上下来的苏联军人,身经百战。

后来,这支关东军在苏联军队面前被打得自信心都没有了,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少之又少,所以只能听天由命被苏联俘虏。

只等到一个骨灰盒

很快,经苏联政府决定,将这六十万日军战俘押送到西伯利亚的上千个集中营服役。

西伯利亚本就处于极寒地段,再加上他们前往的时候正值严冬,因此很多的日本战俘都因为经不住严寒而被冻伤,甚至被活活冻死。

据说,他们当时大多数人只能够居住在简陋的土屋或者帐篷里面。

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中,他们身为战俘,既没有充足的燃料和取暖设备,也没有厚实的衣服,所以屋内常常和屋外一样寒冷。

更为夸张且残酷的是,几乎每天清晨都有被冻僵的日本战俘的尸体,从屋子里面被同伴拖出来。

这些葬身异国他乡,被冻死的日本战俘的尸体在野外土地上冻得像石头一般坚硬,他们甚至难以入土为安。

身处这样的环境,只能够认命,被同伴无奈地抛尸荒野,等待饥饿、凶恶的野兽吞食。

除了生活环境上的艰难,他们还要遭受精神层面上的虐待,被看守的人肆意打骂,过得猪狗不如。

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采矿石、修铁路、伐木、挖河等等。

每天都被规定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只要稍有懈怠就可能会遭受监督的苏军士兵的拳打脚踢。

尤其是在二战结束那一年,苏联遇上了饥荒,自己国内的人都难以果腹,更别提那些身处集中营的日军战俘。

他们在这场饥荒中的情况和那些苏联人民相比,更加艰难,很多的日本战俘也因此丧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的日本战俘都坚持不下来了,有些选择逃跑,有些选择自杀……

虽然他们远在异国他乡受苦,但他们的政府和人民从未忘记他们。

日本在稍有缓和后,就想要这些流落在外的国民回到国内。

其实,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筹备索要流落在国外的战俘。

二战结束后次年,他们就前往中国商议战俘处理问题。

经过双方的不断交涉,我国最终秉持人道主义和遵守国际公约的精神,决定同意日本的要求,释放日本在华战俘,分批归还。

恰恰是和中国政府的交涉成功,让日本政府觉得自己可以再接再厉,接回受苦受难的同胞们。

由于身靠美帝国主义这棵大树,日本开始向苏联抛去要求,希望斯大林可以释放在苏的六十万战俘。

在国际上,斯大林为了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形象,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日本裕仁天皇的请求,并表示,当他处理好了一切后便会立即归还在苏的日本战俘。

得到了斯大林的承诺后,日本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日复一日,日本天皇终于收到了斯大林所谓的回复。

他收到了斯大林派人送来的一个盒子,打开一看,却令裕仁天皇愤懑不已。

原来里面装着的是他的亲侄子的骨灰,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但最令裕仁天皇痛心的是,他还拿斯大林没办法,因为此时的苏联可是媲美美国的大国,就算是日本倾尽全国之力也难以对抗,最后此事只能不了了之了。

后来,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斯大林这才愿意妥协,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归还战俘。

可当日本人民再见曾经的战士的时候,内心很是悲痛,不仅人数骤减,还精神颓丧,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

曾经的浩浩荡荡六十万日本战俘只剩下四十七万,十数万日本战俘葬身苏联……

其实,关于斯大林对于日本战俘的态度,一直都受尽世人猜忌,有人说是为了泄愤,也有人说是为了本国的发展。

所以,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实践出真知,只有走进六十万日本战俘在苏联的生活,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

羁押回国充当劳动力

据说,在苏联向日本宣战前,苏联政府就已经决定了,要将在战争中俘获的日本战俘全部都带回苏联,就是为了在战后的城市复兴以及后续发展中,能够有充足且免费的劳动力。

这是因为,在二战期间,苏联在欧洲战场上损失巨大,这也导致了后期的国家发展受到了阻力,缺少至关重要的青壮年劳动力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大林决定扣留在战争中俘获的战俘,强迫他们留在苏联充当免费劳动力。

于是在《波茨坦宣言》发表不久后,斯大林当机立断,下令以一个月为期限将战俘全部都运回国内。

当时,被拘押在中国东北的战俘营的日本战俘,后期被分期送到了苏联。

在安排好了一切后,他们开始立即执行斯大林的计划。

所有的战俘都被送到了指定的劳改所,里面会有负责他们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为他们安排检查。

可是,这并不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是为了后期的劳动建设不出问题。

因为,当战俘们进入劳改所后,他们会进行为期三周的检疫隔离。

当战俘们度过了检疫隔离期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无尽的工作。

日本战俘在苏劳动建设

在这场异国他乡的劳动建设中,几十万日本战俘在苏联的城市建设中,充当了劳动力。

苏联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它是阿穆尔河下游的河港,距离哈巴洛夫斯克不到四百公里。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来自苏联四面八方的共青团员来到这里建设城市。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不仅仅这座城市中不仅有苏联人民的足迹,还有日本战俘的痕迹。

除此以外,还有日本战俘还曾在哈萨克斯坦的城市建设中,留下过自己的足迹。

他们自从1946年来到哈萨克斯坦后,两年的时间中,建筑了一千五百多座居民楼和大型工程,为哈萨克斯坦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规模的贡献。

至今,这些工程和建筑物还留在这些城市中。

当然,日军战俘除了在城市建设中贡献了很多劳动,还参与了苏联的原子弹工程建设。

据说他们当时被秘密送到了一个地下工厂,这个地方就是研制原子弹的,而他们将会在这里进行漫无天日的工程建设,还会有专人看守。

作为战俘的他们,在这里根本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不仅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时刻被监视,身心都饱受摧残。

自从这个工程一结束,包括日本战俘在内的一大批参与了工程建设的战俘就被疏散到了偏僻的地区,他们被禁止向被人提起自己是谁,又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因为没有证明自己身份的相关证件,所以他们就算是离开了也没有地方政府愿意收留,生怕惹上了麻烦。

至于他们的亲人,就更不清楚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去了哪里,就像人间蒸发一样。

虽然后期经过交涉,也给他们开具了相关的证明文件,但他们仍旧无权随便离开。

而苏联此举,就是为了保守国家机密。

被看押在那里的战俘们,虽然在身体上没有遭到过分的虐待,但是已经像一个被人遗忘的孤魂野鬼一样,不知以后该何去何从……

此外,由于缺乏防护工具,很多战俘都在工程建设中遭受到了辐射,这也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身体埋藏着隐患。

也正是因为日本战俘知道自己的处境,一时间难以回到祖国,为了生活得好一点,他们只能拼命干活,不触怒看守的苏联士兵。

在苏联的劳改营中,日本战俘的表现也受到了苏联人的赞赏。

据说,日本战俘在工作中,干得十分卖力,从来都不偷懒,还很勤奋、认真,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

通过日本战俘这件事,我们认识到了,做人做事都要为自己留有后路,毕竟有因必有果,善恶到头终有报。

但是,不管日本战俘在苏联遭受过多少苦难,也难抵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下的罪孽。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翻篇,我们应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在新时代做更坚强的自己,为祖国创造更好的明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再翻三国有感,刘关张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有其内在基础。比如桃园三结义,怎么一见面就结义了?其实,这里...
原创 唐...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因为他被武则天废黜。现在通常认为,武则天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而他是第五...
原创 与... 李悝[kuī]又名李克,(公元前455—公元前395年),战国时期著名法家,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原创 毛... 1945年,日寇战败已经成为定局,在这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党中央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团结全国军...
原创 朱... 前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成为了新的皇帝。 为了嘉奖那些在建立新王朝中立下汗马功劳的...
原创 为...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虽然也是精彩纷争的乱世,却不怎么具有名气。与三国时代和春秋...
原创 孙...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对推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被尊称为...
陈云患癌后的誓言:再活两年,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事迹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陈云,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原创 我... 前言 1948年7月6日,河南龙王店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坦克在突围时被华东野战军的解放军战士们拦了下...
原创 为... 玄武门之变杀害自己兄弟逼自己父亲退位,可以说是李世民一生的污染,所以无论他如何清洗都没办法清洗干净。...
原创 此... 此人用一条毒计,让明朝的江山彻底覆灭,如今还有人深信不疑 文│小先生 明朝自朱元璋创立后,在尽三百年...
原创 解...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与粟裕以亲密战友的身份充分配合,屡次挫败国民党军队,两人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绝佳搭档。...
原创 1... 封建时代,优秀的骑兵在一场战争中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胜算。就欧洲骑兵而言,不但人身着铁甲,连战马也披上厚...
原创 此... 前言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在我党甚至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可以说是德高望重般的存在。不仅如...
原创 英... 引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过去经常是伤痕累累,也是在历经了沧桑之后才能有如此的地位。中国国土面积辽阔,...
原创 1... 前言 1989年11月6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其中一条中心内容为:“邓小平提名刘华清任军...
原创 只... 中国古代直诉制度在专制社会的实施和运行为含有冤屈而诉讼无门的人提供了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为疏导民怨、...
原创 大... 前言 上次讲到,赵王被章邯围困在巨鹿,遣使向楚怀王求援。此时,楚军需要一支人马顶住压力攻打章邯,去救...
原创 疏... 1963年8月,我国华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规模降雨。 这导致海河及周边河流水位暴涨,给河北、天津...
原创 7... #深度好文计划#兴衰无常,昔日权势滔天的李公,如今何以沦落到这般境地?命运多舛,令人感慨。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