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左宗棠去世,100年后名气在美国大增,甚至超过了李小龙
迪丽瓦拉
2024-06-29 16:38:15
0

原标题:1885年左宗棠去世,100年后名气在美国大增,甚至超过了李小龙

左宗棠是晚清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而就是这样一名军事将领,最初的他却只是一名文人墨客。不仅如此,左宗棠家七代都是秀才,无一人入仕当官,他是典型的农村书香之家,二十岁乡试中举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在经历了三次失败后,他彻底放弃了科举考试。

直到40岁,他才靠机遇入仕当官,直至官拜相位。左宗棠一生功业始自戎马,只是他这开始的时间比常人要晚了不少。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书写他的挚友李白的。

每一个能名垂千史的人,他生前道路多是坎坷崎岖,而很多名人的名字,也多是在他生后才让人知晓。

但好在,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这个发光整整晚了百年之余。

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世界历史上的百位智慧名人,左宗棠的大名赫然在列,并且他在美国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许多纪录片导演辗转来到左宗棠的故乡,想要拍摄有关他的纪录片。

众所周知,李小龙一直是在美国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可是1885年去世的左宗棠,竟然在100年后的美国名气大增,甚至超过了一直位列榜首的李小龙,这究竟是为何?

三次科举失败的读书人

左宗棠的家庭条件只比一般的农村人好一些,1807年淮阴地区持续大旱,庄稼连续多年歉收,左家只能靠吃咽糠度日。

左宗棠出生以后,这种食不果腹的日子依然持续着,并且因为他的母亲无奶且请不起奶娘,他整日饿的号啕大哭。成年后的左宗棠,由于小时候经常挨饿且吃不饱,身高也只有一米六。

他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虽然在二十岁中举以后在科举考试方面就未再有更上一层的推进,但是他从小便饱览群书,尤其留意土地、农事、兵法方面的事。

15岁,左宗棠按当地的习俗与其父同窗的女儿周景端订婚,可没想到,订婚当年,左宗棠的母亲就病逝了,其父在三年后也相继离世。

刚及弱冠之年的左宗棠不仅没能力娶媳妇进门,自家更是欠了一屁股债,最终,他只得以入赘的方式和家境殷实的周祯端成亲,不过幸运的是,在这整段婚姻生活中,周轶端给了他非常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这期间,左宗棠三次会试失败,周礼端也从未对他有过任何抱怨和不满。

左宗棠曾自述过一件事:婚后第二年,他的夫人拿出陪嫁的100多两银子给他做路费,而左宗棠却将这些银子赠给了贫困的大姐,他的夫人不仅没有任何责备,对于他的仗义行为还十分理解,且继续求助亲朋好友为其参加会试筹资。

周子端不仅是名善良温婉的女子,她的才学也很了得,其家族中的许多人工于作诗。

因此,婚后的周惠端常与左宗棠钻研学问,谈论史经,两人之间的夫妻生活可谓是举案齐眉,琴瑟和谐。

而在和周揖端的长期相处以及受其温婉性格的浸润下,性情刚烈的左宗棠性格中的乖戾之气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愿意去改变自己脾性中不好的部分,愿意接受夫人的引导去改变自己。

愿意改变自己,加之周溥端的德才兼备,不仅给左宗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及精神上的支持,更是对之后成为国家栋梁的他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抬棺西征开疆扩土

1852年,因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左宗棠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中,在这一场炮火连天的战争中,饱读诗书、一直对军事方面都有所涉略了解的优势彻底显露了出来。

由于他在硝烟四起的战势下迎难而上,张亮基将全部军事系数托付给左宗棠,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提出的建议不仅被采纳还立即付诸了行动,就这样坚持不懈了三个月以后,终于使太平军撤围北去。

即使寂寂无闻几十年,但左宗棠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不负有心人,在一个机会来临之际,彻底的爆发出了出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说,人生中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作数的,都会在将来的某一个不经意间得到展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左宗棠的仕途,一生的功名也因为这一仗而开始,这一年,他正好40岁。在左宗棠一生大大小小、无计其数的功业中,收复新疆是他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作出的最大贡献。

19世纪70年代,受太平天国运动和同治陕甘回变影响,新疆各地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占地为王的混乱局面。当时在朝堂之上,李鸿章主张海防,得到了群臣响应,大家都表态要放弃新疆,可左宗棠就是不愿意,并在之后弹劾了景廉、成禄等原受命收复新疆而不作为者。

1875年,左宗棠被授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为了表达自己收复新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1876年,已65岁的左宗棠抬棺西征,在此期间,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增强军队战斗力。

之后,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为祖国的领土扩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在美国的中国名菜“左宗棠鸡”

曾国藩曾对左宗棠有过这样的评价: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不惑之年,始于戎马,一生为国尽忠的左宗棠于1885年去世。

但是他的名字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烟消云散。

在他离世后的1930年,彭长贵这名湖南少年,来到谭延麟家当帮厨,其父谭钟麟是湘军名将,在左宗棠卸任陕甘总督之后,接替了这一职务,每次在家,他总是会说许多关于左宗棠的轶事。

彭长贵听多了,便对左宗棠起了敬佩之心。

多年后,长大成人的彭长贵也成了一名湘菜名厨,1952年,“海军总司令”梁序昭宴请美国时任海军上将的阿瑟·威廉·雷德福,当客人询问菜名时,彭长贵希望这道菜名响亮而又和自己的家乡湖南有点关系,就随口说道:“左宗棠鸡”。

没想到彭长贵随口一说的这道菜却渐渐地成为了美国人心中的“中国美味”,并一直流传了下去。

到了80年代,美国的每一家中餐馆的菜单上都有左宗棠鸡这道菜,俨然,它已经成为了一道家喻户晓的美味菜肴。

和这道菜有关的人名左宗棠就这样也成为了每个美国人都知道的人。

没想到左宗棠这个名字火起来却是因为一道菜名,但是他生前为祖国人民作出的长足贡献也足以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大清朝曾有过这样一位充满着东方智慧的老人。

小结:

在美国,跟随左宗棠的名字被众人知晓的还有他的生平事迹,他在知识学问上的刻苦专研、在带兵打仗上的智勇双全,他不轻言放弃、敢打敢拼的精神都让人不得不钦佩。

即使他的声名鹊起是在他已经离世的100年后,但是左宗棠的一生都是一部让人精神振奋的奋斗史,从而激励和鼓舞着我们也能像他一样为国效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王莽为什么这几年狂吸流量?一是穿越,二是杀子。 虎毒不食子,王莽为什么杀子?不假思索的话,一个很明显...
原创 清... 满族在清朝时曾是政治地位最高的民族。据有关史料统计,满族共有六百多个姓氏,其中有八个姓氏的家族力量和...
原创 蒋... 我们都都知道在国民党军队中,一直以来都有着派系之分,因为自从大革命以来,国民党吸收了各地的军阀,从此...
原创 圣... 王阳明的“圣人”认证,无可厚非 何为圣人?司马光在《资政通鉴》中这样下了定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原创 刘... 刘表临死留下3名猛将,曹操刘备孙权各得一名,其中刘备最占便宜 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
“诗家董”百货传奇:由饶平独闯... 来源:一波说传承有道 在新加坡繁华的乌节路上,一座仿照北京紫禁城屋顶设计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建筑...
从鲁迅故乡到产业高地 一座古城... “结合人文和AR技术的推介方式特别接年轻人的‘地气’!”来自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同学在亲身体验“V...
原创 朱...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问桌上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3个字保住命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他们也是因为自...
当AI让古人“贴脸开大”,该如... □闻仃 “早上被王羲之骂,中午被赵孟頫骂,下午被宋徽宗骂,晚上没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最近,“回答...
原创 刘... 刘备为何放弃赵云,而重用魏廷?临死前,刘备才说出真实原因 说到赵云,大家脑海里马上出现的词可能就是武...
原创 开... 1942年的秋天,延安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都来参加了,在同志们的见证下,...
谁把英国尼达姆,变成深爱中国的... 1995年3月24日,著名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英国剑桥家...
原创 看... 中国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溥仪。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成为清朝的皇帝,但是自己并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原创 清... 清末时期,整个国家都陷入动荡,为了保家卫国,很多人都开始习武,因而在清朝末年,出现了很多武林高手;但...
原创 古...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夫妻双方出现了矛盾,这时候男方就会写一封休书,然后就把...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 探源溯流:从文字起源认识中华文明 演讲人:冯时 演讲地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国家决定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时代之问。 我国古代史籍把三皇五帝时代作为...
原创 皇... 三国时期的东吴人才荟萃,其中会稽余姚有一位虞翻,聪明绝顶,精通经学,但因为他性格古怪,有些不解人情世...
原创 桃... 公元616年,刚投奔瓦岗军的李密,向寨主翟让献了“苦肉计”,结果翟让采纳后,将隋朝第一悍将张须陀彻底...
原创 遵... 扬州文峰塔的脚手架已然搭起,这座矗立于古运河畔四百四十三年的古塔,即将迎来一次精心呵护。始建于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