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牧之死:火烧眉毛之际,赵国为什么非要自毁长城?
迪丽瓦拉
2025-07-07 18:32:59
0

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非要说有,那就只能是赵国名将武安君李牧的存在,可以给这场势在必行的统一战争增添一点变数,改变不了结局,但拖延一些时间倒是可以。毕竟在秦朝灭赵国之前的两场试探性战争比如肥之战,李牧都以弱势兵力击溃秦国。

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后来的史学家,都无一例外认为他是当时山东六国的万里长城,六国的地盘加起来不比秦国小,六国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必秦国弱。只是到了战国后期吏治腐败名将凋零,连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将军都没有。

唯有赵国的战神李牧,能给人们一点希望。可历史往往就是这么吊诡,人们万万想到在秦赵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赵国人居然会自毁长城,派出了赵葱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导致赵国战线一溃千里,直接亡了国。天下人都被这种神操作搞得瞠目结舌,为什么都已经到了兵临城下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赵人还要在这种时候搞内斗自毁长城,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当然是知道的,但是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他们时时刻刻都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一旦失去权力,下一秒钟恐怕就得身死国灭。多苟延残喘片刻都是好的,这个道理用在李牧被杀事件其实也是合适的,如果杀了李牧,也许明天就会国破家亡。可是如果不杀他,恐怕连今天晚上的月亮都看不到。那么李牧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以至于给他的领导非杀不可的急迫感!

有想法的将军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李牧这个人,从他过往的经历来看这是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怎么听领导话的人,李牧发迹于代地。这个地方是与匈奴交战的最前线,以前赵国与少数民族交战效果都不太理想,李牧上任之后,就变得更加不堪了,天天跟手下的人开派对,匈奴人过来打草谷了,他也视而不见。

赵国中央政府看到他这样无所作为,让他赶紧改变局面,可是他却把政府的命令当成了耳边风,还是我行我素,最后赵孝成王忍无可忍,直接把他一撸到底,可是李牧离开之后,边疆的形势就更加糟糕了,赵国政府无奈之下再一次起用了他。

李牧要求给全部的指挥权,赵国政府不允许在干涉他的军事行动,赵孝成王也答应了他,最后的事实证明,他果然是在扮猪吃老虎,匈奴没有把他当盘菜,他却把匈奴变成盘中餐。匈奴瞧他好欺负。准备来一次大的,结果十万大军被瓮中捉鳖。从此李牧名动天下。

这不是个优点吗?好事情啊!怎么可能会成为他被杀的理由,李牧这种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够固执己见的人,放在平日里头当然是个宝贝,可是一旦遇到了某种敏感的政治时刻,这种优点反而会要他的命。什么敏感的政治时刻呢?

站错队的李牧

首先是继承人问题,前些日子著名电视剧大秦帝国第四部开始上演,里面赵悼襄王这个角色,占了不少的戏份,历史书上一直都把这个人定性成昏君,可是实际上他真正的历史角色更加贴近于电视剧里头所演的那样,是一个有所作为却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要说他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让人家批斗的污点,那毫无疑问就是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给赵国挖了个大坑。

战国时期,是一个平民与贵族并存的时代,苏秦张仪廉颇蔺相如这些草根阶层纷纷崛起于微末之间,活跃于历史舞台上,但是上层的贵族一样还是保持自己的骄傲,坚决不跟平民百姓结婚,以免玷污王族高贵血统。

可是赵悼襄王的王后,却是邯郸城里头的一个站街女,这简直是开历史之先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倒不是说瞧不起她的出身,而是在贵族血统意识根深蒂固的王族,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假如你是那个平民百姓,你有勇气抬起自己的头颅吗?没有,只有深深的自卑与不安全感。更过分的是她生下的儿子居然成了国家的继承人,合法顺位继承人公子嘉被踢到一边。

所以这件事当时引发了朝廷上下的反对,李牧也是反对者之一,赵娼后就天天给李牧下眼药。还好赵悼襄王并没糊涂。赵王迁上位后,李牧手上掌握全国的军队,如果他的心里头还有想法,那么赵王就危险了。可是当时秦始皇大兵压境,明眼人都知道,没有李牧就没有赵国。而且李牧也没有表现出这方面的意愿。赵后集团只能选择姑且相信。

信任破裂,李牧之死

可后来发生两件事情,导致他们再也不敢相信李牧,秦灭赵之战,秦国方面的将军是王翦,他采取的战法非常稳扎稳打,没有首先进攻邯郸,而是把周围的卫星城市全都占领,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举个例子,今天单单是依靠北上广深的资源,根本养不活他数千万的城市人口,全都靠虹吸效应从周边城市里头吸取资源,邯郸也是这个道理。切断他的虹吸困都能困死他。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邯郸周围固若金汤,就是你逃出邯郸你也跑不远。

但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记载,赵国灭亡之后,史记:赵公子嘉帅其宗族百人奔代,自立为代王,赵之亡,大夫稍稍归之,与燕合兵,军上谷。

要是当时真的能够跑,赵王自己早就跑了,那么只能够说明公子嘉跟这百名宗室是在战争前就离开去代地以防万一的。顺便说一句赵国由三个地理单元组成,代地,邯郸为代表的河北,晋阳为代表的山西。也就是说他手上拥有了足够的资本,很有可能会重现田单复齐的奇迹。赵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李牧会跟邯郸共存亡吗?

公子嘉是谁?顺位继承人。代地是哪里?李牧的大本营。再加上李牧之前在继承人问题上的态度。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了,万一李牧觉得事不可为,跑回代地拥立公子嘉。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可别忘了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在赵国跟赵王之间,他知道怎么选。

接下来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史记: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

代地是李牧的老窝,李牧手底下的人大多数都来自这里,出了这种事情,都不用李牧做思想工作了,他们自己就会强烈要求回去。

如果你坐在赵王的位置上,你要不要杀李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应麟与《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是由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的一部考证性质的笔记体学术专著,采用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入选首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3月17日,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获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
“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熊... 2025年3月15日,“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系列讲座在静安区图书馆正式启动,该系列讲座由上海市静...
原创 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
原创 非... 现在生活在法国的黑人确实很多,根据法国国家数据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全国的人口高达6600万,但...
盘点夷陵之战刘备损失的人才,7... 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七位忠勇将领:冯习血染猇亭,张南困死夷道,傅肜怒斥“岂有汉将军降者”战至最后一息。...
原创 清... 明朝是我国朝代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的朝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避免不了...
自贡贡井:退役士兵“返乡第一课... 人民网成都3月17日电 (王凡)为增强退役士兵荣誉感和归属感,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
原创 后... 看到标题,我想有小伙伴会碰,说小编你又瞎扯了,哪有古代妃子不想见到皇帝的?你看《甄嬛传》里,妃子们变...
原创 都... 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都是皇家子弟为夺位而展开的武装斗争。玄武门之变,是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
原创 吴... 广东人就是擅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人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英国人进来了,广东人奋起反抗,在清廷都妥协...
原创 革... 嘿,各位看官!今天要给大家唠一唠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话说啊,有这么一位官员,被革职了,本想着灰...
​ “十里红妆”婚俗中的美术课... 潮新闻客户端 郑青(绍兴市上虞区重华小学)顾华平(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婚俗中的美术课 一...
原创 这... 三国的强者很多, 其中以诸葛亮、司马懿为代表的文官最强,两人势均力敌,势均力敌。但最终,司马懿以极年...
原创 家... 在广东省韶关市,施先生珍藏着一件家族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三... 如果要说哪位三国将领被严重低估,那王平绝对是其中之一。 就是那个跟着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结果却大败...
原创 说... 虎牢关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出名的大战,正史中并无记载。这场大战罗贯中先生着墨甚多,非常重视细节刻...
原创 昙... 前言: 名将辈出,名臣汇集,一个极具包容灿烂的朝代,千里大运河,繁华江都城,让人感叹和向往,文化繁荣...
原创 七...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在强大的外敌面前,以不计代价的巨大牺牲换取自己的独立和主权,那么这个民族是不配强大...
原创 原... 大清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在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最开始的“创业”,在他最开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