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上个世纪面临一个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尽管国土辽阔,但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我国实现了亩产奇迹。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不仅仅在于增加亩产值,还可以通过开垦新的良田。曾经,我国成功地变出了1000万亩良田,这一成就甚至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
这个故事始于渤海地区,它位于我国的内海,被陆地环绕除了东部。这一地区被称为环渤海,总面积达到112万平方公里。然而,这里却拥有我国北部最大的盐碱地,无法用来种植任何粮食作物。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渤海地区常年干旱缺水,为了缓解当地的用水难题,只能大量开采地下水。然而,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周围海水涌入,海水中的盐分很高,久而久之形成了大量的盐碱地。在西汉时期,这个地方曾经历了三次超级大地震,海啸摧毁了当地低洼地区,给地层表面留下了厚厚的盐层。海水经常流过,几乎任何粮食作物都无法在这里生长。
我国曾邀请国外专家前来实地调查,以寻找改变当地土地性质的方法。然而,即便是国外专家在调查后也束手无策,表示这片盐碱地根本无法改变。通常情况下,改善盐碱地只需要用大量淡水冲洗地表,就可以冲刷掉表面的盐层。然而,这里的盐层异常厚,不容易冲刷,而且当地淡水资源有限,根本难以实施。后来,我国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冬季时将大量碱水灌溉在盐碱地区。冰冻的盐水融化后,盐分会先行融化,而后融化的淡水会将盐分冲到地下更深的位置。通过这一方法,盐碱地得以恢复成耕地,促进了粮食资源的种植,为全球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